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11 (1700-1725).djvu/120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神異典

 第二百八十一卷目錄

 道觀部藝文一

  招真館碑        梁簡文帝

  南嶽衡山九貞館碑      元帝

  善館碑           沈約

  桐柏山金庭館碑       前人

  茅山長沙館碑       陶弘景

  太平山日門館碑       前人

  茅山曲林館銘        前人

  林屋館碑         陳沈炯

  老君堂頌并序    隋薛道衡

  荊州大崇福觀記     唐陳子昂

  唐江州沖陽觀碑       李湜

  天柱山天柱觀記       吳筠

  道士劉宏山院壁記      李觀

  修玉局觀記        宋彭乘

  賜包道成御書崇道菴額跋   陸游

  諫作玉清昭應宮       王曾

  仙都觀三門記        曾鞏

  重建許旌陽祠記      王安石

  招真菴記         康舉之

  清真觀碑        元楊維楨

  瑞雲觀記          黃溍

  青霞觀碑          虞集

  重修大基山先天觀記    明胡濙

  元妙觀重建彌羅閣記     前人

  高真堂記          王鏊

  重建福濟觀記       徐有貞

神異典第二百八十一卷

道觀部藝文一

《招真館碑》
梁·簡文帝

夫東瀛淥水,三變成田;西嶽靈桃,千年未子。尚以星 起牽牛,部首迢遞;律生甲子,氣數杳冥。況復上遊玉 清,損之又損;高排金闕,元之又元。豈言象之能詮?非 時節之所辨。海虞縣者,則虞農都尉,太康置其宰,境 有虞山。《越絕書》云:「巫咸之所出也。」高巖鬱起,帶青雲 而作峰;瀑水懸流,雜天河而俱灑。雖日門採藥之地, 楚望懷椒之歌,湯反流沙之魂,錦飾汾陰之鼎,無以 喻焉。其峰則有石城,石門虛峗自然,不度句吳之馬, 神功挺起,豈似岡陵之畫?魏后冰城夜陣,權息長安 慈石浴鐵,暫流,較跡比期,優劣斯遠。道士沛郡張君, 諱道裕,字弘真,即漢朝天師陵十二代孫。天監二年 來至此岫,栖遁十有餘載。夜忽夢見聖祖云:「峰下之 地,面勢閑寂,宜立館宇,可以卜居。」裕師潘洪,隱始寧 四明山,無何有人耳長髮短,云從虞山招真治來。言 訖,忽然不見。潘馳信報君,君因辭山舊居,而以夢中 所指峰下之地,即以為治,故號招真。高臺迥立,有類 玉臺之山;長廊宛轉,還如步廊之岫。柱削芳桂,豈俟 開陽木飛。材選海檀,無勞豫章,神拔。黃庭司命之府, 有類玲瓏;米陵赤石之觀,同符弘敞。遠望仲雍,而高 墳蕭瑟,旁臨齊女,則衰壟蒼茫。蘚尋千仞之木,氣葉 星晷;華飛五香之草,形圖宮室。雕葉綵花,卷舒蹊逕; 陽桃侯棗,榮落巖崖。樹息金烏,簷依銀鳥。鳳將九子, 應吹能歌;鶴生七歲,逐節成舞。旭日晨臨,同迎若華 之色;夕陽斜影,俱成拂鏡之暉。玉礎微潤,應山雲于 高牖;鳴籟徐響,引和風於空谷。方當專氣致柔,入無 為之境;周行不殆,窮混成之致。茅子算歸,輟轡無已; 魏姬宴罷,留駕不還。何止持節變淮南之金,傳符蒔 北鐘之稻,明月蛟龍之騎,驅之使鬥;四銖七子之鏡, 引以成刀,散季齋之羽,起雄鳴之霧而已哉!乃為銘 曰:「玉龜二始,金書八會。道浹地心,功浮天外。故帝可 小,惟真能大。德起同塵,善生塞兌。物寶自然,人符交 泰。掩映綠蘿,穹隆紫蓋。仙治之美,此焉為最。雄柱千 步,陽臺百丈。水均下矚,山踰高掌。野寂雲興,禽繁山 響。赤虹夕栖,豐雷朝上。元陽作蓋,竹龍成杖。書藏玉 匣,藥蘊銀筒。燒鉛雜鯉,折」桂和蔥。羽衣可服,雲軿《易》 通。斧柯雖朽,碑石無窮。

《南岳衡山九貞館碑》
元·帝

簫鼓騰空,煙霞相接,星辰奪采,燈燭非明,風牖雲梁, 千門萬戶,樓施九柱,已同瀨鄉之地,山帶五城,復類 元州之所,玉版之經猶蘊,金丹之處存焉,上月臺而 遺愛,登景雲而忘老,欣欣然不知所以然,日暉石瓦, 東眺靈壽之峰,月蔭玉床,西瞻華蓋之嶺,竹類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