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11 (1700-1725).djvu/95

此页尚未校对

存五千言。」及至經成工畢,二人亦不知所往。

《尚書中候》:「秦穆公出狩,至於咸陽,日稷。庚午,天震大 雷,有火下化為白雀,銜籙丹書,集於公車。公俯取其 書,言繆公之霸也。」訖胡亥《秦家世事》。

《路史後紀》:「禹北見六子,獲玉匱之書以從事。受黑書 於臨洮,得綠字於濁水。乃駐江山,棲桐柏,受策鬼神 之書,乃得童律、狂章、鴻蒙之徒,制其水怪。」

《雲笈七籤三皇經》說《三皇經》云:「昔天皇治時,天以經 一卷授之,天皇用而治天下二萬八千歲,地皇代之。 天又以經一卷授之地皇用而治天下二萬八千歲, 人皇代之。天又以經一卷授之人皇用而治天下亦 二萬八千歲。三皇所授經合三卷,爾時號為《三墳》是 也,亦名《三皇經》。三皇之後,又有八帝,治各八千歲,上」 天又各以經一卷授之,時號為八索是也。此乃《三墳》 八索根本經也。如法而言,三寶俱起無量之世,但以 隱顯有時。自三皇八帝之後,其文亦隱。至于晉武皇 帝時,有晉陵鮑靚,官至南海太守,少好仙道,以晉元 康二年二月二日登嵩高山,入石室清齋,忽見古三 皇文,皆刻石為字,爾時未有師。靚乃依法,以四百尺 絹為信,自盟而受。後傳葛稚川,枝孕相傳,至於今日。 三寶行世,自然之數,心與理契,因緣冥符,使之然也。

清靈真人裴君傳太素真人受太帝君訣,言曰:「子」

「存日精五帝君,口含《太上鬱儀文》,須此道成,乃見日 中君,無此徒勞自煩冤。」又曰:「子存月精五夫人,口含 《太上結璘章》,須此道成,乃見月中夫人,無此徒勞自 悼傷。」太素真人教裴君,裴君乃先密受《太上鬱儀文》 《太上結璘章》二書,然後齋戒而得存日月之精,有仙 名骨錄者,乃得見此二書,見之者仙,為之者真。《鬱儀 結璘經》及《大洞真經》,乃太極四真人之所祕,上清天 皇之所珍貴也。西元山下洞臺中有此書,刻以玉簡, 書以金字。及王屋清虛洞中亦見有《鬱儀結璘》之篇 目爾,而不盡備具。惟太元宮高上臺及蓬萊府北室, 金柱玉壁刻文,並備具也。精心存念,晝夜為之,十一 年而成,與修洞經者大都等爾。夫此二文,是《洞經》之 祖宗,《素靈經》之園圃爾。凡諸下仙,莫有聞《鬱儀》之篇 目,《結璘》之密旨者,得其道,皆速成而無試也。又致神 之驗,是為逕疾。得其要道者,但速於大洞之祕妙爾。 非有仙名者,皆不得聞此書。聞見此書而敢妄以語 一人者,即減侍真官玉女玉童各十人,自然使天災 而失之。語二人已上,不可得以學仙也。按《泄洞經》之 科條,即已有輕重之典,減損侍真,更十倍於大洞地 上骨錄。有相之道人,而有此書者,皆為師主。男稱監 靈大夫,女稱執明大夫,男稱左,女稱右。《素奏丹符》曰: 大哉《鬱儀》,妙行《結璘》,非上真不見,非上仙不聞,以致 日月五精之神,乘龍步空,足躡景雲,遂與五帝上入 天門。有之聞之,慎勿妄言。去世可出,誓金乃傳。要付 弟子,有心者勿道篇目,玉童上言,泄則被考,身終不 仙。玉童玉女,去而不還,書文必失,獲刑三官。子其慎 之。言為罪先峨嵋山北洞中石室戶樞刻石書字曰: 「鬱儀引日精,結璘致月神,得道為上官,位稱大夫真。」 凡二十字。下仙讀此,不解其意,仙人自有不見其篇 目者多矣。其金液九丹,蓋小術也,皆不得飛行上清。 「《大洞真經》有泄之者,按元中科即減一紀,玉童玉女 各減一人。三泄之身死,不得復成仙人。《太上鬱儀文》 《結璘章》有泄之者,減玉童玉女各十人」,天火燒屋,書 從火中,失而還上天也。再泄身形,死不復生,學道終 不成仙也。泄言妄說篇目,並受考於三官。師有當因 緣去世之日,或歸反陰塗,絕跡藏變之時,要當有所 授,若無其人,乃自隨身。受之者皆青金丹縷之。為 誓,天地不泄,宣之盟約,乃得出之,師隨事上聞,而有 奏署日月也。不從科條,皆為妄泄。《大洞真經》乃中央 黃老君之寶書,非至真上士有玉名之者,莫見篇章 條目也。真仙亦有不聞此書者矣。初限令一百年乃 得一出傳而不得妄說篇目。《太上鬱儀結璘文章》,以 致於日月之精神,上奔日月,通天光,飛太空之道也。 皆乘雲車羽蓋,駕命群龍,而上昇皇天紫庭也。《大洞 真經》以致於朝靈之道,招神成真人之法也。乘雲駕 龍,騰躍元虛,衣繡羽佩,金真玉光,逍遙太霞,上昇九 霄矣。此二書,天地之祕塗微妙哉。太素真人猶隱其 篇目,但漫云二事者,是祕諱之甚也,況世人而令知 其甲乙乎?有相遇而得之者,至誠好事,仍可為之,別 有事旨,故不一二。裴君所受真書篇目,列之於左:《支 子元神訣》五首,蔣先生所祕,用咸陽城南佛圖曲室 密房受之。青帝君授《紫微始青道經》一卷,蒼帝君授 《蒼元上籙北斗真經中命四旋經》四卷,白帝君授《太 素玉籙寶元經》三卷,赤帝君授《龍胎太和丹經》二卷, 黃帝君授《四氣上樞太元黃書》八卷,青帝君授《通光 陽霞之符》,蒼帝君授《鬱真簫鳳之符》,白帝君授《皓靈 扶希之符》,赤帝君授《四明朱碧之符》,黃帝君授《中元 八維玉門之符》。右十書,於太華山西洞元石室授谷 希子。青帝君授青精日水青華芝,東到青丘,受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