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14 (1700-1725).djvu/18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神異典

 第三百九卷目錄

 方術部紀事五

 方術部雜錄

神異典第三百九卷

方術部紀事五

《續文獻通考》:張金箔,山西平陽人。往視濟源湫水之 蹟,對水沈思曰:「不過術耳。」歸以後圃鑿池,積水設機 亦能溉物。有一老道流來探,張引觀池,老道笑曰:「他 日請遊寒寓,亦可為樂。」數日後,遣二童子各騎龍邀 張,龍戾童鞭之,始伏。至一山,老道危坐曰:「老夫不欲 涉塵世,以二足置他所,俟取至為禮。」張見兩腿兀然 倚壁,老道以手掊之,腿自輳及其體。施禮畢,謂張曰: 「君後日必為術累,不若移家至此,同享仙境之樂。」張 謝不能。老道囑童往移,倏忽間,張之房業男女皆在 目前。張大驚,俄頃失之,止留張在荒山中。尋路還家, 問前故,皆曰:「未嘗少移。」高皇帝召問其術,對曰:「臣能 採蓮為戲,瓶中能出五色雲,命為之。」袖中取一鐵瓶, 書五符與水,投瓶中,用火四炙,初出如縷,漸勃然,五 色雲迷布上下。又以蓮子撒河中,須曳蓮花萬柄挺 出。復以紙剪作採蓮船投之。美女無數,俱在船採蓮, 競唱《吳歌》為樂。上不覺大笑,忽然俱不見。

《江寧府志》:「明王鼎得仙人王古峰丹經十卷,爐火一 方於沈萬三處,道士沈野雲擇以授鼎,鼎後超元祕 聞河南周王好道,延徐生者共事修煉,往見之。王不 聽其言,徐生亦不深信,乃別去。明年,徐生鄉人毛姓 者,商於他州,與鼎相值,鼎以一封物寄徐生曰:『急予 之命猶可救』。比歸而徐溺死,乃以物付徐之子啟之」, 中有筆二枝,破其管,得藥二丸,柬一通云:「藥可延年 度世,化汞為金。知子無緣,托以予汝友錢子。」其子買 汞試之,得二十金而不甚珍祕。同門友錢生者求觀, 遂攫其一吞之。及徐子覓藥,而藥已盡。訪錢生,生逃 去,不知所之矣。

《溫州府志》:「明顧太真,號虛白,遇麻衣道人授掌心雷 法,能指揮雨暘,叱咤風雷。洪武十九年夏旱,請禱於 保勝寺。登壇,雷電交至,大雨三日乃止。」

《閩書》:俞震齋沙人祕傳符籙,精五雷祈禱術。同時有 黃天元者,住持宜福觀,亦能此術。洪武二十年,省城 大旱,藩司召二人祈雨。既至,分東西立壇,私約曰:「吾 二人雨當有辨。」乃以書符硃墨二硯,分投水缸中。須 臾雨至,一壇水黑,一壇水紅。時有贈之詩曰:「三日登 壇三日雨,一聲號令一聲雷。」

《武昌府志》:「黃鎮,明初人。少為繼母所窘,逃出,遇異人 於武夷山,按法召天神立至,以移樹命之。頃間風雷 交作,樹之東西異位,遂授法劍而歸。適歲旱,母命溉 園,即磨墨染符,黑雲大雨,不出園外。本縣令黃州武 昌太守檄請之,祈雨屢驗,不出境外,謝金帛綵幣俱 不受。母迫之,縊於九曲亭。舉棺人疑其輕,啟視之,惟」 一履在焉。後賈人稱遇於四川瓊臺山云。

《江西通志》:「黃明學,新喻龍岡人。少遊庠序,不合,入延 真觀,禮道士黃建極為師。年四十,遇異人授以先天 雷法,祈禱無不應。明洪武丙寅春夏不雨,道會江壺 天,薦於縣令,遣書召焉。明學為壇設醮,雷雨三日。明 年丁卯,又明年己巳,歷庚午至辛未皆旱,俱以明學 功,民免荒歉。後八年己卯,旱甚,邑丞王慶具書招之」, 明學辭不獲已,乃更祈請雨應如前。丞因詢為縣祈 雨凡幾,眾曰:「自洪武丙寅迄今七旱而七雨矣。」因以 七雨道人名焉。

鍾山縣號「戴陽子」,早歲出家,住北帝觀,得內修。永樂 乙酉遊蜀,遇大旱疫,蜀王遍訪高士,得山懸,以六月 六日建醮,頃刻大雪,甘雨霑足,旱疫為之頓甦。請於 朝,封「雪谷戶侯。」後不知所終。

徐復高,奉新縣崇元觀道士,法術精通。永樂十五年 旱,復高至省城祈禱,坐七層臺上,案振金牌則雷鳴, 手搖小旗則電掣。時大雨傾盆,魚蝦盈街,章江水涸 三尺。

《和州志》:王志旻即王斆弟,永樂間居寶臺觀,善以符 咒驅召,時無知者。因旱,外郡道士有以符咒致雨者, 縣主召至,設壇以行其術,雲布復散者數四,其人曰: 「此必東南有破吾術者。」遣人訪求,得志旻於寶臺觀 竹叢中,方仰天以箒掃雲自散。縣主因命志旻與分 壇驅召。前道士雖致雨而微志,是致大雨,田皆霑足。 《續文獻通考》:「柴道人善祈禱,永樂中,浙江大旱,延至 設齋壇。三日後雷響一聲,壇前二幡結成二龍頭,雨 如注,西湖水涸其大半。」

《樂安縣志》:「伍守靜,四十五都龍江人。永樂間入仙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