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20 (1700-1725).djvu/87

此页尚未校对

蒼兕《覆舟》。

漢王充《論衡》曰:太師尚父為周司馬,將師伐紂,到孟津之上,仗鉞把旄,號其眾曰:「蒼兕,水中之獸也,善覆人舟,因神以化,欲令急渡。」

黑犀駭雞。

《瀛涯勝覽》

占城國犀

占城國,厥產犀角象牙甚多。犀如水牛,大者八百斤, 體無毛,黑色,鱗甲皮厚,蹄有三跲,獨角在鼻端,長者 可尺五寸,唯啖刺樹葉條乾木。

《三才圖會》

兕似虎而小,不咥人。夜間獨立絕頂山崖,聽泉聲好 靜,直至禽鳥鳴時,天將曉,方歸其巢。

《本草綱目》

《釋名》

李時珍曰:「犀」字篆文象形,其牸名兕,亦曰沙犀。

《集解》

《別錄》曰:犀,出永昌山谷及益州,永昌即今滇南也。 陶弘景曰:「今出武陵、交州、寧州、諸遠山。犀有二角,以 額上者為勝。」又有通天犀,角上有一白縷,直上至端, 夜露不濡,入藥至神驗。或云:此是水犀,角出水中,《漢 書》所謂駭雞犀者。又有牸犀,角甚長,文理似犀,不堪 入藥。

陳藏器曰:「犀無水陸二種,但以精粗言之。」

李珣曰:「通天犀,乃胎時見天上物,過形於角上,故曰 通天。」但於月下以水盆映之則知。

寇宗奭曰:「川犀、南犀紋細,烏犀有紋顯露,黃犀紋絕 少,皆不及西番者,紋高,兩腳顯也。物像黃,外黑者,為 正透;物像黑,外黃者,為倒透。蓋以烏色為正,以形像 肖物為貴。既曰通犀,必須文頭顯著,黃黑分明,有兩 腳潤澤者為第一。」

李時珍曰:「犀出西番、南番、滇南、交州諸處,有山犀、水 犀、兕犀三種,又有毛犀似之。山犀居山林,人多得之。 水犀出入水中,最為難得。並有二角,鼻角長而額角 短。水犀皮有珠甲,而山犀無之。兕犀即犀之牸者,亦 曰沙犀,止有一角在頂,文理細膩,斑白分明,不可入 藥。蓋牯角文大,而牸角文細也。洪武初,九真曾貢之, 謂之獨角犀」是矣。陳藏器謂「犀無水陸」,郭璞謂「犀有 三角」,《蘇頌》謂毛犀為牯犀,皆出訛傳,今並正之。毛犀 即旄牛也,是本條犀角紋如魚子形,謂之粟紋。紋中 有眼,謂之粟眼。黑中有黃花者為正透;黃中有黑花 者為倒透;花中復有花者為重透,並名通犀,乃上品 也。花如椒豆斑者,次之;烏犀純黑無花者為下品。其 通天夜視有光者,名夜明犀,故能通神開水,飛禽走 獸見之皆驚。又《山海經》有白犀,白色。《開元遺事》有辟 寒犀,其色如金,交趾所貢,冬月暖氣襲人。《白孔六帖》 有辟暑犀,唐文宗得之夏月,能清暑氣。《嶺表錄異》有 辟塵犀,為簪梳帶胯,塵不近身。《杜陽雜編》有蠲忿犀, 云「為帶令人蠲去忿」怒。此皆希世之珍。故附見之。

犀角修治

陶弘景曰:「入藥惟雄犀生者為佳。若犀片及見成器 物,皆被蒸煮,不堪用。」

《蘇頌》曰:「凡犀入藥,有黑白二種,以黑者為勝,角尖又 勝生犀,不獨未經水火者,蓋犀有捕得殺取者為上, 蛻角者次之。」

寇宗奭曰:「鹿取茸,犀取尖,其精銳之力,盡在是也。以 西番生犀磨服為佳,入湯散則屑之。」

《雷斆》曰:「凡使,勿用奴犀、牸犀、病水犀、攣子犀,無潤犀, 惟取烏黑肌皺、拆裂光潤者,錯屑入臼杵,細研萬匝 乃用。」

氣味

苦酸鹹寒,無毒。

《別錄》曰:「微寒。」

李珣曰:「大寒,無毒。」

甄權曰:「牯犀角,甘、辛,有小毒。」

張元素曰:「苦、酸,寒,陽中之陰也。入陽明經。」

徐之才曰:「松脂為之使,惡雷丸、雚菌。」

李時珍曰:「升麻為之使。惡烏頭、烏喙。」

雷斆曰:「忌鹽,及妊婦勿服,能消胎氣。」

《主治》

《本經》曰:「治百毒蠱疰,邪鬼瘴氣,殺鉤吻鴆羽蛇毒,除 邪氣迷惑魘寐,久服輕身。」

《別錄》曰:「治傷寒瘟疫,頭痛寒熱諸毒氣,令人駿健。」 《藥性》云:「辟中惡毒氣,鎮心神,解大熱,散風毒。治發背 癰疽瘡腫,化膿作水,療時疾熱如火,煩毒入心,狂言 妄語。」

《日華》曰:「治心煩,止驚,鎮肝明目,安五臟,補虛勞,退熱 消痰,解山瘴溪毒。」

《海藥》曰:「主風毒攻心,毷氉熱悶,赤痢,小兒麩豆,風熱 驚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