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眼澀,內熱者,即服三黃丸微利之。如此一度,發動 已後,方始調暢也。〈千金〉
《二至丸》 「補虛損,生精血,去風濕,壯筋骨。用鹿角刮 細,以真酥一兩無灰酒一升慢火炒乾,取四兩;麋角 刮細,以真酥二兩米醋一升煮乾,慢火炒乾,取半兩 蒼耳子酒浸一宿焙半斤」山藥白茯苓黃芪蜜炙各 四兩當歸酒浸焙五兩肉蓯蓉酒浸焙遠志去心人 參沉香各二兩熟附子一兩通為末,酒煮糯米糊丸 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溫酒鹽湯任下。日二服。〈楊氏家藏方〉 麋角丸 「治五痿,皮緩毛瘁,血脈枯槁,肌膚薄者,筋 骨羸弱,飲食不美,四肢無力,爪枯髮落,眼昏脣燥。用 麋角屑一斤,酒浸一宿,大附子生去皮臍一兩半,熟 地黃四兩,用大麥米一升,以一半藉底,一半在上,以 二布巾隔覆,炊一日」,取出藥麥,各焙為末,以浸藥酒, 添清酒煮麥粉為糊,和杵三千下,丸如梧子大。每服 五十丸。食前用溫酒或米湯送下。日二服。一方只 用麋角刮屑。酥炒黃色五兩。熟附子末半兩。酒糊丸 服。
麋角霜丸 補元臟,駐顏色。用麋角一副,水浸七日, 刮去皺皮,鎊為屑,盛在一銀瓶內,以牛乳汁浸一日, 常令乳高二寸,如乳耗更添,直候不耗,用油單紙重 密封瓶口,別用大麥一斗,安在別瓶內,約厚三寸,上 安麋角瓶,更用大麥周圍填實,露瓶口不住火蒸一 伏時,如鍋內水耗,即旋添熱湯,須頻看角屑粉爛如 麪,即住火取出,用細篩子漉去乳焙乾,每料八兩附 子炮製去皮乾山藥各三兩右為末,蒸棗肉和丸如 梧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空心用溫鹽酒送下, 煉蜜丸亦可。〈總錄〉
麋角丸 彭祖云:「使人丁壯不老,房室不勞,損氣力, 顏色不衰者,莫過麋角。」其法刮為末十兩,用生附子 一枚合之,雀卵和丸,日服二十丸,溫酒下,二十日大 效。亦可單熬為末酒服,亦令人不老,但性緩不及附 子者。〈彭祖服食經〉
《鹿釋名》
李時珍曰:「鹿」字篆文,象其頭角身足之形。《爾雅》云:「鹿 牡曰麚,音加。牝曰麀,音攸。其子曰麛,音迷。絕有力曰」 音堅斑龍。各出澹寮方。按《乾寧記》云。鹿與遊龍相 戲。必生異角。則鹿得稱龍。或以此與梵書。謂之密利 迦羅。
《集解》
李時珍曰:鹿處處山林中有之。馬身羊尾,頭側而長, 高腳而行速。牡者有角,夏至則解,大如小馬,黃質白 斑,俗稱馬鹿。牝者無角,小而無斑,毛雜黃白色,俗稱 麀鹿。孕六月而生子。鹿性淫,一牡常交數牝,謂之聚 麀。性喜食龜,能別良草,食則相呼,行則同旅。居則環 角外向以防害。臥則口朝尾閭,以通督脈。殷仲堪云: 「鹿以白色為正。」《述異記》云:「鹿千歲為蒼,又五百歲為 白,又五百歲為元。元鹿骨亦黑,為脯食之可長生也。」 沈存中《筆談》云:「北狄有駝鹿,極大而色蒼黃無斑,角 大而有文,堅瑩如玉,茸亦可用。」
鹿茸修治
《別錄》曰:「四月、五月,解角時取,陰乾,使時燥。」
蘇恭曰:「鹿茸,夏收之,陰乾,百不收一,且易臭。惟破之 火乾,大好。」
《雷斆》曰:「凡使鹿茸,用黃精自然汁浸兩日夜,漉出,切、 焙搗用,免渴人也。又法:以鹿茸鋸作片,每五兩,用羊 脂三兩,拌天靈蓋末塗之,慢火炙令內外黃脆,以鹿 皮裹之,安室中一宿,則藥魂歸矣,乃慢火焙乾,搗末 用。」
《日華》曰:「只用酥炙、炒、研。」
寇宗奭曰:「茸上毛,先以酥薄塗勻,於烈焰中灼之,候 毛盡微炙,不以酥,則火焰傷茸矣。」
李時珍曰:《澹寮》《濟生》諸方,有用酥炙、酒炙及酒蒸焙 用者,當各隨本方。
《發明》
《抱朴子》曰:南山多鹿,每一雄遊牝百數,至春羸瘦,入 夏惟食菖蒲即肥。當角解之時,其茸甚痛,獵人得之, 以索繫住取茸,然後斃鹿,鹿之血未散也。寇宗奭曰: 「茸最難得,不破及不出卻血者,蓋其力盡在血中故 也。」世以如紫茄者為上,名「茄子茸」,取其難得耳。然此 太嫩,血氣未具,其實少力堅者,又太老,惟長四五寸, 形如分岐馬鞍,茸端如瑪瑙紅玉,破之肌如朽木者 最善。人亦將麋角偽為之,不可不察。按:沈存中《筆談》 云:「《月令》冬至麋角解,夏至鹿角解,陰陽相反如此。」今 人以麋鹿茸作一種者,疏矣。或刺麋鹿血以代茸,云 茸亦血,此大誤矣。麋茸利補陽,鹿茸利補陰,須佐以 他藥則有功。凡含血之物,肉差易長,筋次之,骨最難 長。故人自胚胎至成人二十年,骨髓方堅。惟麋鹿角 自生至堅,無兩月之久,大者至二十餘斤,計一日夜 須生數兩。凡骨之生,無速於此,雖草木易生,亦不及 之。此骨之至強者,所以能補骨血,堅陽道,益精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