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21 (1700-1725).djvu/46

此页尚未校对

《投荒雜錄》:雷郡有鹿,腥無味,不可食,俗云海魚所化。 郡人嘗見魚首而身為鹿者,斯信矣。與鷹鳩雀雉之 化奚異哉!

《清異錄》:「道家流書言:獐、鹿、麂是玉署三牲,神仙所享, 故奉道者不忌。」

《中華古今注》:「青州人謂鹿為獐也。」

《鄰幾雜志:虜使》云:「駝鹿重三百斤,效其聲致之。茸如 茄者,切食之。」

《筆記》:唐呂溫作《由鹿賦》曰:「由此鹿以致他鹿,故曰由 鹿。」予案,《說文》曰:「率烏者,繫生烏以來之名。」音。由 呂得其意。而不知《說文》有此。字也。 《佛祖歷代通》載:野人得鹿,正爾煮食之耳。其後賣與 市人,遂入公庖中饌。

《林水錄》:「咸驩已南,獐麑滿岡,鳴咆命疇,警嘯聒野。」 《三餘贅筆》:今官府衙門列木於外,謂之鹿角。蓋鹿性 警,群居則環其角,圓圍如陣,以防人物之害。軍中寨 柵埋樹木外向,亦名曰鹿角。

《偃曝談餘》:甲午四月,有鹿渡浦,大如牛,無角。浦口之 民擊而斃之,獻上海令許公,許公割其肉分餉諸士 大夫。余按祕閣有李贊華畫千角鹿。崇寧四年,祕閣 收畫以入。使者疑其狀,且求古有是類者,當得其名, 以備顧問。董逌謂「邪希有鹿,兩頭而角且千,雲南郡 有神鹿,一身兩頭,而角眾列。今浦有鹿,額戴斜藤一 枝,四條直上,各丈人以為角,條支桃杖,一角者為天 鹿,兩角者為辟拔。《道書》有五頭鹿,其角且千,皆古之 異鹿也,遇之殆為瑞。」又按陸紹弟為盧氏縣尉,嘗觀 獵人獵,遇鹿五六頭,臨澗見人不驚,毛斑如畫。問之, 言「此仙鹿也,且復不利。」陸不信,強之。獵者一發矢,鹿 帶箭而去。及返,射者墜崖折左足,則害之,又殆為禍。 又按鹿六十年必懷瓊於角下。故曰:「鹿戴玉而角斑, 魚懷珠而鱗紫。」又按《西域傳》云:「烏弋有桃拔,一名符 拔,似鹿,長尾。」又云:「兩角者為辟邪,一名扶拔。」又按永 徽四年,來州有異獸,高丈餘,一角,鹿形,馬蹄牛尾,五 色,有翅。乃知獸有似鹿而非鹿種者甚多,不知海上 渡水者何物,以俟博雅君子質之。

《虎薈》山中人言:凡鹿群出,則十數老雄當先,眾雌從 中行,又十數雄殿之。其行止,一視在前之雄,豎尾所 向,一遇虎,則當先者皆挺其角當之,以俟眾雌逸去, 然後去。虎亦瞪視,無如之何。夜臥則一鼻抵一榖道, 環而臥。或云:鹿接臥,其氣貫通不絕,故其壽極久。 《書蕉胡居士》云:「鹿性驚烈,多別良草,恆食九物,餘則 不」嘗。群處必依山岡,產歸下澤。享神用其肉者,以其 性烈清淨故也。凡餌藥者勿食鹿肉,服藥必不得力。 以鹿常啖解毒之草,是故能制毒散諸藥也。九草者, 葛葉及花,鹿蔥,鹿藥,白蒿、水芹,甘草、齊頭蒿,山耳,薺 苨。

麋鹿部外編

《春秋命歷序》:「有人黃頭大腹,出天齊,號曰皇,次駕六 飛麋,上下天地,與神合謀。」

《舒城縣志》:「王姥山,縣西九十里,王姥修行於此,白鹿 銜花以獻。」

《瑞應圖》:「黃帝時,西王母使使乘白鹿,獻白環之休符。」 《雲笈七籤》:「西王母,太陰之精,天帝之女也。慕黃帝之 德,乘白鹿來,獻白玉環。又有神人自南來,乘白鹿獻 鬯,帝德至地,秬鬯乃出。」 《瀨鄉記李母碑》曰:「老子乘白鹿,下托於李母。」

《震澤事苑》:楚王獵於震澤,遇群鹿約千餘,王令諸軍 張兩翼,驅群鹿入一大谷中,谷無他道,王將令弓弩 並發,期盡殪之。忽一大鹿突圍而走,至王前,跽而人 言曰:「我鹿王也,今者與其族類盡困於此谷中,大王 如盡取之,則我之族絕滅無遺類矣。願大王憫而釋 之,願自今日日獻一鹿,則大王可長享,而我等不至 殲絕也。」王異之,遂命開道縱之。大鹿遂跳躍以往,鳴 以呼其群,整行而出,入大山去。自是日有一死鹿置 王所獵處,僅三年王崩,遂止山傍。人奇其事,為立廟, 號鹿王廟。

《博物志》:「漢武帝好仙道,祭祀名山大澤,以求神仙之 道。時西王母遣使乘白鹿,告帝當來,乃供帳九華殿 以待之。」

《述異記》:「漢成帝末年,宮中雨一蒼鹿。殺而食之,其味 甚美。」

《列仙傳》:蘇耽與眾兒俱戲獵,嘗騎鹿,形雖如常鹿,遇 險絕之地,能超越眾兒,問曰:「何得此鹿異常鹿耶?」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