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25 (1700-1725).djvu/103

此页尚未校对

渼陂魚

《五渼陂》陂魚甚美。

《中饋錄》

《魚醬法》

用魚一斤,切碎洗淨後,炒鹽三兩,花椒一錢,茴香一 錢,乾薑一錢,神麯二錢,紅麯五錢,加酒和勻,拌魚肉, 入磁瓶封好,十日可用。吃時加蔥花少許。

《煮魚法》

凡煮河魚,先下水燒,則骨酥。江海魚,先調滾汁下鍋, 則骨堅也。

《遯園居士魚品》

《江東魚品》

江東,魚國也,為人所珍。自鰣魚、刀鰶、河㹠外,有鯉,青 黑色,有金光隱閃,大者貴。有鯶,似鯉而身狹長,鱗小 而稍黑。有青魚,類鯶而鱗微細,有巨口細鱗,《蘇子》 所謂「狀似松江之鱸」者也。鬣利如錐,肉緊而無刺,類 蟹螯。有白魚,身窄而長,鱗細白肉,甚美而不韌。有鯿 小頭身,橫視之,圓如盤而側甚薄。大者曰「腹脊多 腴」,有身圓如竹,頭尖而喙長,俗所名「火筩觜」也。善 啗諸魚,而品下有鱘,鼻長與身等,口隱其下,身骨脆 美可啗,為鮓良。其鰓曰玉梭衣。有鱧,身似鯶而色純 黑,頭有七星,俗曰烏魚,道家忌食之。其性耐久,埋土 中數月不死,得水復活。有鮰,頭微扁而身青白色,無 鱗,尾無岐,肉最肥。張志和詩「桃花流水鱖魚肥」即此。 第此魚惟秋為美,俗曰菊花鮰。有鯰,頭扁而口哆闊 身黃黑白,錯尾如鮰,小者曰汪刺。有鯽,水中自產,為 野魚,以後湖者良,性獨屬土。有鰱,頭巨而身微類 鱗細,肉頗膩。江南人家塘池中多種之,歲可長尺許, 俗曰「此家魚也。」有青白二種,大者頭多腴為上味。有 麪條魚,身狹而長,不踰數寸;銀,魚之大者也,裹以麪 糊油煠而薦之。又有黃鱓、鰻鱺,皆以魚名,其形質實 一也。別為一族,與蝦鱉同。

《本草綱目》

魚釋名

李時珍曰:「諸魚腦骨曰。魫曰丁。魚尾曰。」《音抹》,曰丙。 魚腸,曰「鯝』,曰乙。魚骨,曰「鯁」,曰「刺魚脬,曰『鰾』」,曰白角翅, 曰曰。《鬣魚子》。曰:曰:

《主治》

陳藏器曰:「能消毒。」

李時珍曰:「解蠱毒。作器盛飲食,遇蠱輒裂破也。」延壽書

鮑魚釋名

李時珍曰:鮑,即今之乾魚也。魚之可包者,故字從「包。」 《禮記》謂之「薧」,魏武《食制》謂之「蕭折」,皆以蕭蒿承曝而 成故也。其淡壓為腊者曰淡魚,曰鱐魚,音搜。以物穿 風乾者曰「法魚,曰」魚音怯。其以鹽漬成者,曰「醃魚」, 曰「鹹魚」,曰䱒魚。《音葉》,曰「鰎魚」,音蹇,今俗通呼為「乾魚。」 《舊注》混淆不明,今並削正於下。

《集解》

《別錄》曰:「鮑魚,辛臭,勿令中鹹。」陶弘景曰:「俗人以鹽䱒 成名䱒魚,䱒字似鮑也。今鮑乃鱅魚,淡乾者,都無臭 氣,不知入藥者,正何種魚也。方家亦少用之。」蘇恭曰: 「李當之言,以繩穿貫而胸中濕者良。蓋以魚去腸,繩 穿淡暴使乾,則味辛不鹹,魚肥則中濕而彌臭,似尸 氣無鹽故也。若鰎魚,則沔州、復州作之,以鹽䱒成,味」 鹹不辛,臭亦與鮑不同,濕亦非獨胸中,以有鹽故也。 二者雜魚皆可為之。蘇頌曰:「今漢沔所作淡乾魚,味 辛而臭者是也。」或言海中自有一種鮑魚,形似小鱅, 氣最臭,秦始皇車中亂臭者是此。然無的據。李時珍 曰:《別錄》既云勿令中鹹,即是淡魚無疑矣。諸注反自 多事。按《周禮》注云:鮑魚以魚置室中用糗乾之而 成。室,土室也。張耒《明道志》云:「漢陽武昌多魚,土人 剖之,不用鹽,曝乾作淡魚,載至江西賣之,饒信人飲 食祭享,無此則非盛禮,雖臭腐可惡,而更以為奇。」據 此則鮑魚即淡魚,益可證矣,但古今治法不同耳。又 蘇氏所謂海中一種鮑魚,豈顧野王所載海中鮇魚 似鮑者耶?不然,即今之白鯗也。鯗亦乾魚之總稱也。 又今淮人以鯽作淡魚法頗佳,入藥亦當以石首、鯽 魚者為勝。若漢沔所造者,魚性不一,恐非所宜。其鹹 魚近時亦有用者,因附之。

正誤

韓保昇曰:鮧魚口小背黃者,名鮑魚。李時珍曰:按:「『《鮧 魚注》所引,是鮠魚,非鮑魚也。蓋『鮠』」、「鮑』字誤耳。」

肉氣味

辛臭溫無毒。

李時珍曰:「李九華云:『妊婦食之,令子多疾』。」

《主治》

墜,《墮》。與腿同蹶。 《別錄》曰:「踠折瘀血,血痹在四肢不散者,女子崩中血 不止。」

李時珍曰:「煮汁治女子血枯病,傷肝利腸,同麻仁、蔥、 豉煮羹,通乳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