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25 (1700-1725).djvu/123

此页尚未校对

《隋書五行志》:梁大同十年三月,帝幸朱方,至四壍中 及元武湖,魚皆驤首見於上,若望乘輿者。帝入宮而 沒。《洪範五行傳》曰:「魚,陰類也,下人象。又有鱗,甲兵之 應也。」下人將舉兵圍宮,而「睨,乘輿之象也。」後果有 侯景之亂。

《南史王僧辯傳》:侯景既陷郢城,元帝以僧辯為征東 將軍,仍攻郢。景歸建鄴,僧辯於是發江州,直指建鄴。 及發鵲頭,中江而風浪,師人咸懼。僧辯再拜告天曰: 「僧辯忠臣,奉辭伐罪,社稷中興,當使風息。若鼎命中 淪,請從此逝。」言訖風止。自此遂泛安流,有群魚躍水, 飛空引導。

《述異記》古說「雍州雨魚,長八尺。」

《梁書何遠傳》:「遠為武昌太守,車服尢敝素,器物無銅 漆。江左多水族,甚賤,遠每食不過乾魚數片而已。」 《傅昭傳》:「昭為安成內史,郡溪無魚,或有暑月薦昭魚 者,昭既不納,又不欲拒,遂餧於門側。」

《陳書王固傳》:「固清虛寡欲,居喪以孝聞。又崇信佛法。 及丁所生母憂,遂終身蔬食,夜則坐禪,晝誦佛經,兼 習誠實論義,而於元言非所長。嘗聘於西魏,因宴享 之際,請停殺一羊,羊於固前跪拜。又宴於昆明池。魏 人以南人嗜魚,大設罟網,固以佛法咒之,遂一鱗不 獲。」

《張昭傳》:「昭字德明,吳郡吳人也。幼有孝性,色養甚謹, 禮無違者。父熯常患消渴,嗜鮮魚,昭乃身自結網捕 魚,以供朝夕。」

《南史周迪傳》:「迪陰與留異相結。及王師討異,迪疑懼。 文帝討迪,迪與十餘人竄山穴中,後遣人潛出臨川 郡市魚鮭。臨川太守駱文牙執之,令取迪自效。誘迪 出獵,伏兵斬之。」

《水經注》:「丹水出丹魚。先夏至十日夜伺之,魚浮水側, 赤光上照,如火網而取之。割其血以塗足,可以步行 水上,長居淵中。」

江之左岸有巴鄉村,村人善釀,故俗稱「巴鄉清郡」,出 名酒。村側有谿,谿,中多靈壽。水中有魚,其頭似羊,豐 肉少骨,美於餘魚。

肥川之北石盧塘,塘池八頃,其深不測。有大魚常至 五月輒一奮躍,水湧數丈,波襄四陸。細魚奔迸,隨水 登岸,不可勝計。又云:「大魚將欲鼓作,諸魚皆浮聚水 側。」

《洽聞記》:「汾陽有天池,在燕京山上,周迴八里,陽旱不 耗,陰霖不溢。故老言:常有人乘車,風飄墮池,有人獲 車輪於桑乾泉。後魏孝文帝以金珠穿魚七頭,於此 池放之,後於桑乾原得穿魚,猶為不信。又以金縷拖 羊箭射著此大魚,久之,又於桑乾河得所射箭。」 《北史魏任城王雲傳》:「雲薨,長子澄襲封。車駕還洛,引 見王」公侍臣於清徽堂。帝曰:「此堂成來,未與王公行 宴樂之禮,今與諸賢欲無高而不升,無小而不入。」因 之洗煩池。帝曰:「此池亦有嘉魚。」澄曰:「所謂『魚在在藻, 有頒其首』。」帝曰:「且取王在靈沼,於牣魚躍。」

《酉陽雜俎》:平原高菀城東有漁津。傳云:「魏末平原潘 府君字惠延,自白馬登舟之部,手中算囊遂墜於水。 囊中本有鍾乳一兩,在郡三年,濟水泛溢,得一魚,長 三丈,廣五尺,刳其腹中,有得一墜水之囊,金針尚在, 鍾乳消盡,其魚得脂數十斛。時人異之。」

《隋書五行志》:齊神武武平七年,相州鸕鶿泊,魚盡飛 去而水涸。《洪範五行傳》曰:「急之所致。魚陰類,下人象 也。」《晏子》曰:「河伯以水為國,以魚為百姓。水涸魚飛,國 亡人散之象。明年而國亡。」

《北齊書陸法和傳》:法和所泊江湖,必於峰側。結表云: 「此處放生,漁者皆無所得,才有少獲,輒有大風雷,船 人懼而放之,風雨乃定。」晚雖將兵,猶禁諸軍漁捕。有 竊違者,中夜猛獸必來,欲噬之,或亡其船纜。

《顏氏家訓》:「江陵高偉隨吾入齊,凡數年,向幽州淀中 捕魚。後病,每見群魚齧之而死。」

《周書陸通傳》:「通字仲明,吳郡人也。曾祖載,從宋武帝 平關中,軍還,留載隨其子義真鎮長安,遂沒赫連氏。 魏太武平赫連氏,載仕魏,任中山郡守。父政性至孝, 其母吳人,好食魚,北土魚少,政求之常苦難。後宅側 忽有泉出而有魚,遂得以供膳,時人以為孝感所致, 因謂其泉為孝魚泉。」

《隋書乞伏慧傳》:「慧為荊州總管,又領潭桂二州總管, 三十一州諸軍事。其俗輕剽,慧躬行朴素以矯之,風 化大洽。曾見人以簺捕魚者,出絹買而放之。其仁心 如此。百姓美之,號其處曰西河公簺。」 《虞慶則傳》:「慶則子孝仁,授𠋫衛長史,兼領金谷監,監 禁苑,有巧思,頗稱旨。九年伐遼,授都水丞,充使監運, 頗有功。然性奢華,以駱駝負函,盛水養魚而自給。」 《大業雜記》:「大業四年二月,帝自京師還東都,造天經、 仙都二宮。九月自漠北還至東都,改胡床為交床,胡 瓜為白路黃瓜,改茄子為崑崙紫瓜。梁都有清泠泉, 水周闊二里許,即衛平所得火龜之處。清泠水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