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25 (1700-1725).djvu/73

此页尚未校对

為之泣下,且感念龍神乃不忘恩舊如此。吾戲公曰: 「固知小龍之必來爾。」公諤詢其故,吾曰:「此亦出公之 門也。苟每加意于是無世情者,則今日必來。使此龍 一出世間有世情,當又不來,是烏足辱人懷抱耶?」公 乃收淚而笑。

《宋史五行志》:「宣和元年夏雨,晝夜凡數日。及霽,開封 縣前茶肆中有異物如犬大,蹲踞臥榻下。細視之,身 僅六七尺,色蒼黑,其首類驢,兩頰作魚頷,而色正綠, 頂有角極長,於其際始分兩岐,聲牛鳴,與世所繪龍 無異。茶肆近軍器作坊,兵卒來觀,共殺食之。已而京 城大水,訛言龍復讎云。」

《揮麈後錄》:宣和中,燕諸王於禁中。高宗以困於酒,倦 甚。小愒幄次,徽宗忽詢康王何往乎,左右告以故。徽 宗幸其所視之,甫入即返,驚愕默然。內侍請於上,上 云:「適揭簾之次,但見金龍長丈餘,蜿蜒榻上,不欲呼 之,所以亟出。」歎息久之,云:「此天命也。」由是異待焉。 《江西通志》:石壁龍潭,在南城縣東四十里,父老相傳, 潭中常有龍見。紹興丙子,雷電晦冥,忽有物鳴聞數 里,如是者月餘,人以為「龍吟。」

《宋史五行志》:「紹興初,朱勝非出守江州,過梁山,龍入 其舟,纔長數寸,赤背、綠腹、白尾、黑爪,甲,目有光。近龍 孽也。」

紹興二十五年六月,湖口縣赤龍橫水中,如山,寒風 怒濤,覆舟數十艘,士卒溺者數十人。

乾道五年七月乙亥,武寧縣龍鬥于復塘村,大雷雨, 二龍奔迯珠墜,大如車輪,牧童得之。自是連歲有水 災。

《浙江通志》:「江山縣徐王山有青雲洞,宋乾道間,里人 鑿石,遇一穴,多白骨,皆龍所蛻也。」

《宋史汪綱傳》:綱提點浙東刑獄,禱雨龍瑞宮,有物蜿 蜒朱色,盤旋壇上者三日。綱曰:「吾欲雨而已,毋為異 以惑眾。」言未竟,雷雨大至,歲以大熟。

《括異志》:「景德禪院,去縣五里,在城西門外之焚化院, 昔有白毫高數丈,民以為祥,乃作寺。有白龍潭在寺 前,以白龍穴於此,行人多漂溺,居人作塔,埋金劍鎮 之,後遂無害。今人謂之三塔灣寺。三伽藍,順德龍王 也。淳熙大旱,知縣李伯時以攪龍事告太守,以長繩 繫虎骨,縋于龍潭中,遂得雨。取之稍遲,雷電繞廳事」, 亟令人取之乃止。

陳山在縣東北四十里。高八十一丈,週圍二十五里。 有白龍湫、顯濟敷澤龍王廟。山頂有龍穴,深不數尺, 春夏不涸。百姓遇旱則禱於穴,必有異物見,因取其 水祀之,雨即滂沛。又有龍母塚在焉。每歲常在七月, 多風雨,人謂「龍洗墓」云。

《老學庵筆記》:張真甫舍人為成都帥,未至前旬日,大 風雷,龍起劍南西川門,揭牌擲數十步,外壞「南」字,爪 跡宛然,人皆異之。

《齊東野語》:「吳興漳南朱教授嘗江行,舟人忽報小龍 見,請禱之。朱出視之,小蛇也。以箸夾入沸湯中,蛇躍 出,自投於江,卻行波面,盼朱再四乃沒。有頃,片雲霹 靂,煙霧蔽舟。既而舟上一竅如錢,朱已斃于舟中矣。」 又「王村芮祭酒煜,初任仁和尉,長河堰有龍王廟,每 祭則有小蛇出,或止香爐,或飲於杯,往來者謹事之」, 堰歲數壞,人以為龍所為,芮疲於修築之役,一日,焚 香設奠,《蛇果》出爐上。芮端笏數之曰:「有功於民者,乃 得祀龍,廟食於此,未嘗有功,而歲數壞堰,勞民之力, 為罪多矣。無功有罪,於國,法當殺。」即舉笏擊之,應手 碎。是夕,宿於近地,疾風甚雨,大木盡拔,土人大恐,而 芮處之自若。後卒為名臣。其幸不幸也如此。

《茅亭客話》:蜀有蠶市,每正月至三月蠶將興,以為名 也。因是貨蠶農之具及花木果草藥什物,有鬻龍骨。 叟與孫兒輩將龍骨齒角頭脊之類凡數擔,至暮貨 之亦盡。因問所得之處,云:「某住靈池縣分棟山,山去 府城七十餘里,北連秦隴,南接資瀘。山阜岡岫之間, 溪洞土穴之內,有能興雲雨之處,即有龍蛻骨焉,齒 角頭足皆有五色者,有白如綿者,有年深朽腐者,大 十數丈,小三五丈,掘而得之甚多。龍之蛻骨與蟬蛻 無異。又聞龍有五苦,謂生時、眠時、婬時、怒時,蛻骨時 也。」每年秋夏中一兩度,愚遙見分棟山上陰雲勃起, 其間一物白色拖尾,及夭矯入雲,如曳練,長七八十 尺。時濯錦江橋上,千人縱觀,食頃方拏奮而沒。旋有 暴雨滂沱,雷震數聲,倏忽開霽,得不為蛻骨者龍乎? 世傳乖龍者苦於行雨,而多方竄匿,藏人身中,或在 古木楹柱之內,及樓閣鴟甍中,須為雷神捕之。若在 曠野,無處逃避,即入牛角或牧童之身,往往為此物 所累,遭雷震死。

慈母池亦云滋茂池去永康軍入山七八十里,池水 澄明,莫測深淺,每至秋風搖落,未嘗有草木飄泛其 上,或墜片葉纖芥,必有飛禽銜去之。每晴明,水面有 五色彩,如舒錦焉。或以木石投之,即起黑氣,雷電雨 雹立至,或歲旱祭禱,無不尋應。休復曾見道門訪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