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25 (1700-1725).djvu/93

此页尚未校对

水。」

《五色線》曹德體行符藥,有一女子為蛟所魅,德體與 符投之,忽見潭水翻湧,水中霹靂,蛟已死矣,而女子 會失其病。

《唐書·地理志》「江南道,溫州,永嘉郡,土貢:蛟革。」

台州臨海郡,土貢:蛟革。

《北夢瑣言》:王蜀先主時,修斜谷閣道,鳳州衙將白某 掌其事焉。至武休潭,見一婦人浮水而來,意其溺者, 命役夫鉤至岸濱,忽為大蛇沒入潭中,白以為不祥, 因而致疾。愚為誦岑參賦云:「瞿唐之東,下有千歲老 蛟,化為婦人,彩服靚妝於水濱。」白公聞之,方悟蛟也, 厥疾尋瘳。又內官宋愈昭自言於柳州江岸為二三 女人所招,里民呼而止之,亦蛟也。

《佛祖歷代通載》:「南安巖尊者示寂。師諱自嚴,生鄭氏, 泉州同安人也。年十一棄家,依建興臥像寺僧契緣 為童子。十七為大僧,遊方至廬陵,謁西峰耆宿雲豁。 豁乃清涼智明禪師高弟,雲門嫡孫也。太宗嘗詔至 闕,館于北御園舍中習定久之,懇還山。公依止五年, 密契心法。辭去,渡懷仁江,有蛟每為行人害,公為說」 偈誡之,而蛟輒去。

《聞見近錄》:「張元,許州人也。客於長葛間,以俠自任。縣 河有蛟,長數丈,每飲水轉橋下,則人為之斷行。一日, 蛟方枕大石而飲,元自橋上負石中,蛟宛轉而死,血 流數里。」

唐子西《文錄》:惠州有潭,潭有潛蛟,人未之信也。虎飲 水其上,蛟尾而食之。俄而浮骨水上,人方知之。東坡 以十字道盡云:「潛鱗有饑蛟,掉尾取渴虎。」

《聞見後錄》:政和戊戌夏六月,京師大雨十日,水暴至, 諸壁門皆塞以土,汴流漲溢,宮廟危甚,宰執廬于天 漢橋上。一餅師家早起,見有蛟螭伏于戶外,每自蔽 其面,若羞怖狀,萬人聚觀之。道士林靈素方以左道 用事,曰:「妖也。」捶殺之,四郊如江河,不知其從出。識者 已知為兵象矣。

《括異志》:「華亭縣北七十里,有澱湖山,上有三姑廟。歲 湖中群蛟競鬥,水為沸騰,獨不入廟中。」

《江西通志》:「蛟湖在南城縣東五十里。宋時一日雷電 晦暝,湖中有聲,人以為蛟蜃相鬥。」

《豐縣志》嘉靖四十三年,吾豐黃河在縣南卲家口,有 一物逆水而上,昂首數尺,約長六七十丈,面黑鬚白 額,止一角,鼻類牛而大,有時吐舌,舌純紅,長尺許,雙 目炯𤾗射人身,尾或隱或浮,舟皆避匿兩岸,觀者如 堵,自華山至許家樓而沒。有西河船云:「此蛟也,蛟行 必變。」後數月,河果沙為平陸。

蛟部雜錄

《古諺》:「一淵不兩蛟。」

《管子形勢篇》:「蛟龍,水蟲之神者也。乘于水則神立,失 于水則神廢。故曰:蛟龍得水而神可立也。」

《家語困誓》篇:「竭澤而漁,則蛟龍不處其淵。」

《荀子勸學》篇:「積水成淵,蛟龍興焉。」

《易林》「蛟虯當道,民困愁苦。」

《淮南子說林訓》:「君子之居民上,若蹍薄冰,蛟在其下。」 《泰族訓》:「蛟龍伏寢于淵,而卵割于陵。」《蛟龍乳于陵》 而伏于淵,其卵自孕。

《述異記》:「虎魚,老者為蛟。」

《酉陽雜俎》:「魚二千,觔為蛟。」

《墨客揮犀》:「蛟之狀如蛇,其首如虎,長者至數丈,多居 溪潭石穴下,聲如牛鳴,岸行或溪谷者,時遭其患。見 人先以腥涎繞之,既墜水,即於腋下吮其血,血盡乃 止。昔有舟人為蛟所毒,但見於水上嘻笑而入。明日 尸出,兩腋下有穴如杯焉。小說言:漢武帝曾得蛟,作 鮓甚美。又周處亦曾斬蛟,然此物似神通,人或見其」 首尾能殺者亦少。

《玉壺清話》:唐陸禋《續水經》:「常言,蛇雉遺卵于地,千年 而為蛟焉。」按漢武帝元封中,潯陽浮江,親射蛟于江 中,獲之。乃是其蛟出殼之日,害于一方,洪水飄蕩,吳 人謂之「發洪。」

「廣莊蛟」地行水溢、山行石破,而入海,則為大鳥所啖。

蛟部外編

《拾遺記》:虞舜在位十年,萬國重譯而至。有大頻之國, 其民來朝,乃問其災祥之數,對曰:「昔北極之外有潼 海之水,渤潏高隱於日,中有巨魚大蛟,莫測其形也。 吐氣則八極皆闇,振鬐則五嶽波盪。當唐堯時,懷山 為害,大蛟縈天,縈天則山河俱溢,海瀆同流。三河者, 天河、地河、中河是也,此三水有時通壅,至聖之治,水 色俱溢,無有流沫。及帝之商均,暴亂天下,則巨魚吸 日,蛟繞於天,故誣妄也。」此言「吸日而星雨皆墜」,抑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