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26 (1700-1725).djvu/10

此页尚未校对

《辯施》篇:「江湖非為魚鑿潭,潭深而魚自歸之。非其所 招,勢使然也。」

《殊好》篇:「彭蠡之濱,以魚食犬而人不愛者,非性輕財 所豐故也。」

《顏氏家訓》:「山中人不信有魚大如木,海上人不信有 木大如魚。」

元真子《真修篇》:「夫鳥飛於空,魚遊於淵,非術也,自然 而然也。故為鳥為魚者,亦不自知其能飛能遊。苟知 之,立心以為之,則必墮必溺矣。」

《酉陽雜俎》:「分鱗生蛟龍,蛟龍生鯤鯁,鯤鯁生建邪,建 邪生庶魚。」

魚有睫及目合,腹中自連珠。

「二目不同」連鱗白。腹下丹字並殺人。 秀才顧非熊言釣魚當釣其旋繞者,失其所主,眾鱗 不復去,頃刻可盡。

《續博物志》:「魚子合豬肝食之,殺人。」

《觀魚制帆》。

《譚子化書》:「海魚有吐黑水上庇其身而游者,人因黑 而漁之。」

有愛鮑魚若鳳膏者。

《歸田錄》:「今世俗言語之訛,而舉世君子小人皆同其 謬者,惟『打』字爾。造舟車者曰打船、打車」,網魚曰打魚, 汲水曰「打水。」

東坡《志林》:僧謂酒為「般若湯」,謂魚為「水梭花」,雞謂「鑽 籬菜」,竟無所益,但欺而已。世常有之,有為不義而文 之以美名者,與此何異哉!

《物類相感志》,薄荷去魚腥。

枳實煮魚則骨軟,或用鳳仙花子。

煮魚羹臨煮熟,入川椒,多則去腥。

《後山談叢》:「魚行隨陽,春夏浮而愬流,秋冬沒而順流, 漁者隨其出沒上下而取之。」

《潁諺》云:「子過母,當暑而涼,水退而魚潛」,皆為大水之 候。潁人謂前水為母,後水為子,後水大於前水,為子 勝母。水終,魚當大出。河濱之人厭於食鮮,水退而魚 不出,為潛云。

《夢溪筆談》:宋明帝好食蜜漬鱁鮧,一食數升。鱁鮧乃 今之烏。腸也,如何以蜜漬食之?大抵南人嗜鹹,北 人嗜甘。魚加糖蜜,蓋便于北俗也。

《補筆談》:孫思邈《千金方》:「人參湯須用流水煮,用止水 則不驗。」人多疑流水無異。予嘗見丞相荊公喜放生, 每日就市買活魚,縱之江中,莫不洋然,惟鰌䱉入江 水輒死。乃知鰌䱉但可居止水,則流水與止水異,不 可不信。夫魚生流水中則背鱗白,生止水中則背鱗 黑而味惡,此亦一驗矣。謂豈其食魚必河之魴,蓋流 水之魚,品流自異,

《西溪叢語》:魚皆逆水上。近有詞云:「江水東流郎又西, 問尺素何由到。」似非也。古樂府《緩聲歌》云:「思東流之 水,必有西上之魚。」

《談苑》:「小池中魚,至九月、十月間,宜取投大水中,不爾, 冬間俱凍死。」鯇魚惟食草,人刈草以飼之。至八月則 不食,至三月復食如初。

《魚躍龍門》,化龍時必須雷電為燒其尾乃化。

《避暑錄話》:浙東溪水峻急,多灘石,魚隨水觸石皆死, 故有溪無魚。土人率以陂塘養魚,乘春魚初生時,取 種於江外,長不過半寸,以木桶置水中,細切草為食, 如食蠶,謂之「魚苗」,一夫可致數千枚,投於陂塘,不三 年長可盈尺。但水不廣,魚勞而瘠,不能如江湖間美 也。《大業雜記》載吳郡送太湖白魚種子,置苑內海中 「水邊,十餘日即生。」其法「取魚產子著菰蔣上者,刈之 曝乾」,亦此之類。但不知既曝乾,安得復生,必別有術。 今吳中此法不傳,而太湖白魚實冠天下也。

《青箱雜記》:「海有魚,虯尾似鴟,用以噴浪則降雨。漢柏 梁臺災,越王上厭勝之法,乃大起建章宮,遂設鴟魚 於屋脊,以厭火災。」即今世之鴟吻是也。

《筆記》:「金鼎之貴,魚不求烹也。」

《清波雜志》:張無盡嘗作一表云:「魯酒薄而邯鄲圍,城 門火而池魚禍。」上句出《莊子》,下句不知所出。以意推 之,當是城門失火,以池水救之,池竭而魚死也。《廣韻》 池字韻注云:「池,水沼也。」古有姓池名仲魚者,城門失 火燒死。諺曰:「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白樂天詩有「火發 城頭魚水裏,救火竭池魚失水。」初不主姓名之說。然 《廣韻》所載,當有所據。

《芥隱筆記》:《前漢貨殖傳》:「水居千石魚波」,言養魚一歲 收千石。唐皮日休《釣侶詩》:「一斗霜鱗換濁醪。」注云:「吳 中賣魚,論斗酒乃論斤。」

《墨莊漫錄》:山谷詩云:「爭名朝市魚千里。」予問諸學士 「魚千里」,多云此《齊民要術》載范蠡種魚事,法池中作 九墩。然初無千里字,心頗疑之。後因讀《關尹子》云:「以 盆為沼,以石為島,魚環游之,不知幾千萬里不窮也。」 乃知前輩用事如此該博,字皆有來處。

《感應類從志》:「木瓜翻魚」:以木瓜灰和麥飯、糠及米,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