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26 (1700-1725).djvu/104

此頁尚未校對
考證

文成而溺五利,侔造化以制作,窮山海之奧祕,靈若」

藏於神島,奔鯨浪而失水,此象海,故設海若,猶象河 漢,則設牽牛、織女也。此皆有實事,並非假稱。至如比 目魚,乃易得之物。《管子》稱「古盛時東海致之」,安知漢 之盛時,不常致而有也?又漢魚龍之戲,激水化為比 目魚,跳躍則稱「投文竿」出比目者,或亦道此等戲爾。 不然,賦者敷陳其事,無其事而稱之前作,蓋不為也。 比目魚,其味甚美。《臨海異物志》曰:「南越謂之板魚。」今 淛人謂之鞋底魚,亦謂之箬葉魚。《北戶錄》:「乳穴魚中 有鰜。」《上林賦》注:「魼,比目魚也。」《吳都賦》:「罩兩魪。」注云:「左 右魪一目,須兩魚並合乃能游。」

《本草綱目》

《釋名》

李時珍曰:比,並也。魚各一目,相並而行也。《爾雅》所謂 「東方有比目魚,不比不行,其名曰鰈」是也。段氏《北戶 錄》謂之鰜,音兼。《吳都賦》謂之魪,音介。《上林賦》謂之魼, 音墟。鰈,猶屧也。鰜,兼也。魪,相介也。魼,相胠也。俗名鞋 底魚。《臨海志》名婢屣魚,《臨海水土記》名「奴屩魚」,《南越 志》名版魚,《南方異物志》名箬葉魚,皆因形也。

《集解》

李時珍曰:按:郭璞云:「所在水中有之,狀如牛脾,及女 人鞋底細鱗,紫白色,兩片相合,乃得行。其合處,半邊 平而無鱗,口近腹下。」劉淵材以為王餘魚,蓋不然。

《氣味》

甘平無毒。

《主治》

孟詵曰:「補虛,益氣力,多食動氣。」

《直省志書》

瑞安縣

比目魚:形似篛,葉紫黑細文。兩魚合一目,駢身,比合 而行。俗名鰻。

福州府

鰈鯊魚:形扁而薄,或謂即比目。《海錯疏》云:非是。蓋比 目只一目,必相合乃行。此魚左目明,右目眛,可獨行, 非比目也。一云漯沙。俗亦呼鞋底魚。

《正字通》

釋鰈

鰈音牒,比目魚。《六書》曰:「鰨、鰈同類。」故鰈亦託盍切。按 鰨同納,與鰈音通類別書,故合鰨、鰈為一。非鰈非榻 音。海中出者曰龍頭魚;福州一種曰水晶魚。《臨海志》 曰鱵魚。非鰈類也。

比目魚部藝文

《比目魚贊》
晉·郭璞

比目之鱗,別號《王餘》。雖有二片,其實一魚。協不能密, 離不能疏。

比目魚部紀事

《管子·封禪篇》:桓公欲封禪,管仲曰:「古之封禪,東海致 比目之魚,西海致比翼之鳥,然後物有不召而自至 者,十有五焉。今鳳凰麒麟不來,鴟梟數至,而欲封禪, 毋乃不可乎?」於是桓公乃止。

比目魚部雜錄

《鬼谷子反應篇》:「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魚。」

《韓詩外傳》:「東海之魚名曰鰈,比目而行,不相得,不能 達。」

《酉陽雜俎》:「德及幽隱,則比目魚至。」一曰「生。」

烏賊魚部彙考

釋名

烏鰂。埤雅    《海螵蛸》。骨名 爾雅翼 《纜魚》。本草綱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