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26 (1700-1725).djvu/109

此页尚未校对

黃魚化為鸚鵡

嶺南海魚之異者,黃魚化為鸚鵡。

《海槎餘錄》

江魚

江魚狀如淞江之鱸,身赤色,亦間有白色者。產於鹹 淡水交會之中。士人家以其肉細膩,初為膾,烹之極 有味,皮厚如錢。此品不但勝絕海鄉,雖江左鰣魚、鱸 鱖之味,亦無以尚也。

《本草綱目》

《釋名》

李時珍曰。鯗能養人。人恆想之。故字從養。《羅願》云。諸 魚。乾皆為鯗,其美不及石首,故獨得專稱。以白者 為佳,故呼白鯗。若露風則變紅色,失味也。

《集解》

《馬志》曰:「石首魚,出水能鳴,夜視有光,頭中有石如碁 子。一種野鴨,頭中有石,云是此魚所化。」李時珍曰:「生 東南海中。其形如白魚,扁身弱骨細鱗黃,色如金。首 有白石二枚,瑩潔如玉。至秋化為冠鳧,即野鴨有冠 者也。腹中白鰾,可作膠。」《臨海異物志》云:「小者名」水 其次名春來。田九成《遊覽志》云:「每歲四月來自海洋, 綿亙數里,其聲如雷。海人以竹筒探水底,聞其聲,乃 下網截流取之,潑以淡水,皆圉圉無力。初水來者甚 佳,二水、三水來者,魚漸小而味漸減矣。」

《附方》

蜈蚣咬傷:「白鯗皮貼之。」集成

《閩書》

篔簹脯

江魚生溪海之間,肉白易腐,獨同安篔《簹港》挺可魺 也,曰《篔簹脯》,泉人重之。

《直省志書》

定海縣

石首魚:魚首有魫,堅如石,故名。冬月得之,又緊皮者 良。三月、八月出者次之。至四月、五月,海郡民發巨艘 往洋山競取,有潮汛往來,謂之「洋山魚。」用鹽醃之,曝 乾,曰「白鯗」,通商於外。

《正字通》

釋鮸

鮸音免。石首魚,一名鮸,《嶺表錄》謂之石頭魚,《浙志》謂 之江魚。又墨頭魚,出四川嘉州。狀似鯶子,頭黑如墨, 頭上有白子二枚,又名北斗魚,二三月出,漁人以火 夜照取之。《本草綱目》石首魚,附錄載此魚,然石首、墨 頭,非一種也。別作鰵,或謂鮸鰵,皆鱸魚,誤。

石首魚部藝文一

《與人帖》
晉·王羲之

節日縈牽少睡。鄿茶微炙善佳,令姊差耶。石首鯗食 之,消瓜成水。此魚腦中有石如碁子。野鴨亦有,云此 魚所化。乾蝸青黛主風搐搦良。

《水族加恩簿》
宋·毛勝

《石首魚》名「元鎮。」

令元鎮,區區枕石子孫,德甚富焉,宜授新美舍人。

《鰉魚鯗魚銘》
明·張如蘭

《海味索隱》曰:鰉魚、黃魚,各有一種,肉與味亦自不同。即如吾郡梅魚,比黃魚極小,肉與味正相似,閩中呼為小黃魚,其鱗色燦爛,金星如火,黃魚也。然又各自一種。今銘合鰉魚為一種,誤矣。蓋鱘鰉別是一種,吾郡嘉靖末年,網者得之,以為怪物,棄於海中,間有去鼻而煮食者,邇來亦知為鮓矣,終不甚貴也。黃魚謂之石首者,腦中藏二白石子,故名。又謂之洋生魚。土人從小滿節候,黃魚散子在海洋中,魚貫串若山,移而過,商人倩漁師聽魚聲,乃報曰:「釣魚來有幾里幾里?」 云漁者舉網,或得千萬頭,或空不得。蓋遇與不也。今黃鰉大相懸絕,毫釐千里,用是訂訛。

鰉魚《一名𩼕魚。骨軟肉細,其味頗佳。春夏乃生謂之 春來惟多乃》名曰「白鯗。」海水茫茫,亦有灌莽,舟人 以漁,四面舉網。其意云何?千萬垓壤,民利用生,亦可 以養。鮮者為鰉,豈不燕饗?乾者為鯗,二簋用享,水陸 之間。行識受想,亦復如是。曰「鰉」曰鯗。

石首魚部藝文二

《佩之饋石首魚有詩次韻奉謝》

明李東陽

夜網初收曉市開,黃魚無數一時來。風流不鬥蓴絲 品,軟爛偏宜豆乳堆。碧盌分香憐冷冽,金鱗出浪想 崔嵬。高堂正憶東鄰送,詩句情多不易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