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26 (1700-1725).djvu/111

此页尚未校对

杜父魚部彙考

釋名

伏念「魚。」臨海水土記《渡父》魚:本草綱目

《船矴》魚:本草綱目 京魚。正字通 吐。正字通   黃。正字通

杜父魚圖

杜父魚圖

《臨海水土記》

伏念魚

「伏念」「魚似吹沙魚。」

《本草綱目》

《釋名》

李時珍曰:「杜父」當作「渡父。」溪澗小魚。渡父所食也。見 人則以喙插入泥中。如船矴也。

《集解》

陳藏器曰:「杜父魚,生溪澗中,長二三寸,狀如吹沙而 短,其尾岐大,頭闊口,其色黃黑有斑,脊背上有鬐刺 螫人。」

《氣味》

甘溫無毒。

《主治》

陳藏器曰:「小兒差頹,用此魚擘開口咬之,七下即消。」

差頹陰核大小也

《正字通》

魚名。按為鮒屬。《魚經》:「鰂魚有附土者曰京魚,一 曰吐。」《食物本草》曰:「渡父」,《臨海志》曰:「伏念魚吐。」即 杜父魚,一名「黃。」俗呼《船矴魚》。

鱠殘魚部彙考

釋名

王餘魚。爾雅翼  銀魚:爾雅翼

麪條魚。遯園居士魚品

鱠殘魚圖

鱠殘魚圖

《爾雅翼》

王餘

「王餘,長五六寸,其圓如著,潔白而無鱗,若已鱠之魚, 但目兩點黑耳。」《博物志》曰:「吳王江行,食鱠,有餘,棄于 中流,化為魚,名吳王鱠餘。」《高僧傳》則云:「寶誌對梁武 帝食鱠,帝怪之,誌乃吐出小魚,鱗尾依然。金陵尚有 鱠殘魚。」二說相似,然吳王之傳,則自古矣。此魚與比 目不同,劉淵林解《吳都賦》,第見其稱雙則比目,片則 「王餘,遂云比目魚,東海所出。王餘魚,其身半也。俗云: 越王鱠魚未盡,因以其半棄之,遂無其一面,故曰王 餘。」則是以王餘為比目之半。而郭氏解比目亦云:「狀 如牛脾,鱗細,紫黑色。一眼,兩片相合,乃得行。今水中 所在有之,江東又呼為王餘魚。」亦與劉說相似。予按 二物今浙中皆有之,絕不類比目,乃只一目,生近海 處,土人謂之「鞋底魚。」《王餘》狀如前說,今猶呼鱠殘魚, 又名銀魚,多暴為脯,又作鯗,顏色可愛,自是一種,非 比目之半也。

《遯園居士魚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