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26 (1700-1725).djvu/22

此页尚未校对

「有鱣有鮪,鰷鱨鰋鯉」,言鮪矣,而又言鰋鯉,則鮪與鯉 異明矣。《詩》曰:「施罛濊濊,鱣鮪發發。」鱣鮪,健魚,故其跳 躍發發然,不麗於罛,而《碩人》以刺莊公。《詩》於鱣鮪言 發發,「於魴鱮」言唯唯,則魚之健弱可知也。《義訓》曰:「鱍 掉尾口,上下噞喁。」

鮪魚,似鱣而青黑長鼻,體無鱗甲,肉色白,味不如鱣 大者長七八尺。岫居至春始出,而浮陽北入河,西上 龍門,入漆沮,見日而目眩,故《詩》言「漆沮及河通道。」此 魚《夏小正》曰「祭鮪」,祭不必記,而記鮪,何也?鮪者,魚之 先至者也,而其至有時。《禮》曰:「龍以為畜」,故魚鮪不淰。 而序《詩》者亦曰:「季冬薦魚,春獻鮪。」則鮪別於魚,其來 尚矣。故鮪仲春從河而上,得過龍門,便化為龍,否則 點額而還。《尸子》曰:「龍門,魚之難也。」蓋河津一名龍門, 兩傍有山,魚莫能上。大魚薄集龍門上則為龍,不得 上,輒暴鰓水次,故曰暴鰓龍門,垂耳轅下,善為魚者, 不求為龍,望禹門輒逝,是以無暴鰓點額之患。《水經》 曰:鮪出鞏穴,直穴有渚,謂之鮪渚。《周禮》:「春獻王鮪。」然 非時及佗處則無。故河自鮪穴已上,又兼鮪稱。

《爾雅翼》

鱣「大如五斗奩,長丈,口在頷下,長鼻軟骨,常三月中 從河上集,龍門,人常於孟津捕之。」淮水亦有之,肉黃, 惟以作鮓,而骨可啖。蓋屬也。鱣蓋鮪之類。但鱣肉 黃,鮪肉白,以此為別。今江東呼鱣為黃魚,大者曰王 鱣。孔子曰:「食水者善游而耐寒。」謂魚類也。鱣鮪之類, 雖食於水,而不正食水。《淮南子》曰:「鵜鶘飲水數斗而 不足,鱣鮪入口,若露而死。」故鱣鮪不善游,冬乃岫居 人河而眩浮。亦其驗也。許慎云:「鮪魚三月愬河而上, 能度龍門之浪,則得為龍。」蓋鱣亦其類。酈元注《水經》 曰:「漢水東經西城縣胡城,為鱣湍。洪波漭盪,漰浪雲 頹。」耆舊言:有鱣魚奮鬣,望濤直上,至此暴鰓,因以名 湍焉。

鮪以季春來,形似鱣而青黑,頭小而尖,似鐵兜鍪,其 口亦在頷下,其甲可以摩薑,大者不過七八尺。肉色 白,味不如鱣然。《周禮䱷人》「春獻王鮪。」《周頌》:「季冬薦魚, 春獻鮪。」《月令》:「季春薦鮪於寢廟。」皆特獻之者,以其及 時可貴也。《東京賦》稱王鮪岫居,山有穴曰岫,其穴在 河南小平山。長老言王鮪之魚由南方來,出此穴中, 入河水見日,目眩浮水上,流行七八十里。釣人見之, 取以獻天子,用祭。或曰:鮪魚出海,三月從河上來。今 鞏縣東洛,度北崖上山腹穴。舊說此穴與江湖通,鱣 鮪從此穴而來入河。或曰:鮪魚三月愬河而上,能度 龍門之浪,則得為龍。《東萊》遼東人謂之尉魚,或謂之 仲明。仲明者,樂浪尉,溺死海中,化為此魚。尉蓋鮪聲 之訛。仲明之說又相沿而生。萬物變化。亦不可知也。 周《洛》曰鮪。《蜀》曰䱍鱨。《唐韻》:崶山,一名龍門山,在封州, 大魚上化為龍,上不得點額流血,水為丹色也。《淮南 子》曰:「河魚不得明目,穉稼不得育時,其所生者然也。」 《說文》:「鮪,鮥也。」一曰水名。鞏縣西北臨河,周武王伐紂, 使膠鬲禦鮪水上,蓋其處也。相傳山下有穴通江,穴 有黃魚,春則赴龍門,故曰鮪岫。今為河所侵,不知穴 之所在。《集韻》云:「《交趾記》:交趾封谿縣有隄防,龍門水 深百尋,大魚登此門,化成龍,不得過,暴鰓點額流血, 此水常如丹池。」

《遯園居士魚品》

江東鱘

江東魚國也。有鱘,鼻長與身等,口隱其下,身骨脆美 可啗,為䱹良。其鰓曰「玉梭衣。」

《本草綱目》

鱣釋名

李時珍曰:鱣肥而不善游,有「邅如」之象。曰:「黃白蠟」,言 其脂色也。「玉版」,言其肉色也。《異物志》:名「含光」,言其脂 肉夜有光也。《飲膳正要》云:「遼人名阿八兒忽魚。」

《集解》

李時珍曰:鱣,出江淮、黃河、遼海深水處,無鱗大魚也。 其狀似鱘,其色灰白,其背有骨,甲三行,其鼻長,有鬚。 其口近頷下,其尾岐。其出也,以三月逆水而上。其居 也,在磯石湍流之間。其食也,張口接物,聽其自入。食 而不飲,蟹魚多誤入之。昔人所謂「鱣鮪岫居」,世俗所 謂「鱘鰉魚喫自來食」是矣。其行也,在水底,去地數寸, 「漁人以小鉤近千,沉而取之。一鉤著身,動而護痛,諸 鉤皆著船游數日,待其困憊,方敢掣取。其小者近百 斤,其大者長二三丈,至一二千斤。其氣甚鯹,其脂與 肉,層層相間,肉色白,脂色黃如蠟。其脊骨及鼻并鬐 與鰓,皆脆軟可食。其肚及子,鹽藏亦佳。其鰾亦可作 膠,其肉骨煮炙及作鮓,皆美。」《翰墨大全》云:「江淮人以 鱘鰉魚作鮓,名片醬,亦名玉版鮓也。」

肉氣味

甘,平,有小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