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26 (1700-1725).djvu/59

此页尚未校对

詩亦云:「細微霑水族,風俗當園蔬。」始信魚即菜也。趙 好古博雅君子也,宜乎先得其詳矣。

《田家雜占》:「夏初食鯽魚,脊骨有曲,主水。」

《珍珠船》江陵號「衣冠藪」,人言措大多於鯽魚。

鯽魚部外編

《太平廣記》:謝康樂守永嘉,遊石門洞,入沐鶴溪旁,見 二女浣紗,顏貌娟秀,以詩嘲之曰:「我是謝康樂,一箭 射雙鶴,試問浣紗娘,箭從何處落?」二女邈然不顧。又 嘲之曰:「浣紗誰氏女,香汗濕新雨,對人默無言,何自 甘良苦。」二女微吟曰:「我是潭中鯽,暫出溪頭食。食罷 自還潭,雲蹤何處覓?」吟罷不見。

鱓魚部彙考

釋名

《䱇》。山海經      《微鱗公子》。萬安縣志

鱓

《山海經》

《北山經》

姑灌之山,湖灌之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海,其中多䱇。

《爾雅翼》

鱓,似蛇而無鱗,黃質黑文,體有涎沫,生水岸泥窟中, 所在有之,或云荇芩根及人髮所化。然其腹中自有 子,不必皆物化也。狀既似蛇,又夏月於淺水中作窟 如蛇,冬蟄而夏出,亦名蛇鱓。《荀卿子》曰:「蟹非蛇鱓之 穴,無所寄託。」《淮南子》曰:「赤螭青虯之游冀州也,天青 墬定噆味含甘,步不出頃畝之區,而蛇鱓輕之,以為」 不能與之爭於江湖之中。後漢楊震有冠雀,御三鱣 魚,飛集講堂前。都講亦云:「蛇鱓者,卿大夫之服象」,皆 謂此鱓耳。然古者鱓字多假借用「鱣」字,故《後漢注》直 以「鱣鮪」之鱣解之。後之說者,據郭氏注《爾雅》,則鱣長 二丈。又魏武四時食制,鱣魚,大如五斗奩,長一丈餘。 冠雀即鸛,尚不能勝其一,況三頭乎?且又純灰色,無 文章。此鱣魚長不過三尺,大不過三指,又黃地黑文, 故云卿大夫之服象爾。然近代詩人猶有作鱣鮪字 用之者,要非其義也。鱓性好睡,今鬻者必寘鰌其中, 使之動撓,不然往往睡死。一作鱣,又作「䱇。」

《本草綱目》

《釋名》

寇宗奭曰:鱓,腹黃,故世稱黃鱓。李時珍曰:《異苑》作黃 䱇,云:黃疸之名,取乎此也。陳藏器言,當作鱣魚,誤矣。 鱣字平聲,黃魚也。

《集解》

韓保昇曰:鱓魚生水岸泥窟中,似鰻鱺而細長,亦似 蛇而無鱗,有青、黃二色。李時珍曰:「黃質黑章,體多涎 沫。大者長二、三尺,夏出冬蟄。」一種蛇變者,名「蛇鱓」,有 毒害人。南人鬻鱓肆中,以缸貯水,畜數百頭,夜以燈 照之。其蛇化者,必項下有白點,通身浮水上,即棄之。 或以蒜瓣投於缸中,則群鱓跳擲不已,亦物性相制 也。陳藏器曰:「作臛當重煮之,不可用桑柴,亦蛇類也。」

肉氣味

甘大溫,無毒。

孫思邈曰:「黑者有毒。」陶弘景曰:「性熱,能補。時行病後 食之,多復。」寇宗奭曰:「動風氣,多食令人霍亂。曾見一 郎官食此,吐利幾死也。」李時珍曰:「按《延壽書》云:『多食 發諸瘡,亦損人壽。大者有毒殺人。不可合犬肉、犬血 食之』。」

《主治》

《別錄》曰:「補中益血,療瀋脣。」

陳藏器曰:「補虛損。婦人產後,惡露淋瀝,血氣不調,羸 瘦,止血,除腹中冷氣腸鳴,及濕痹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