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27 (1700-1725).djvu/31

此页尚未校对

「千年之龜,游於苓葉之上。」苓,今甘草也,葉圓小而有 刺,言龜久而神靈,能變形大小也。今人見小龜,以為 千歲,則失之矣。《逸禮》曰:「龜三千歲則游於卷耳之上。」 龜有綠毛金線之屬,種類極多。古者黃目為鬱氣之 上尊,漢儒以為黃者,中也,目者,氣之清明者也,言酌 於中而清明之外。今《禮圖》但為人目而黃之禁,中尊 乃作龜形其上,方悟黃目者,乃龜也。若為人目而黃 之黃,乃目病爾。前賢之說如此。然古者又多作饕餮 形於器之上,饕餮亦黃目,則未知其審耳。《淮南子》曰: 「清水宜龜。」故《禹貢》「九江納錫大龜。」《大業拾遺記》曰:「梁 都有清泠淵,水面闊二里許,即衛平得大龜之處。」《論 衡》引孔子曰:「龍食於清,游於清;龜食於清。游於濁,魚 食於濁。游於清丘。上不及龍,下不為魚,中止其龜歟。」 《公羊傳》:「龜青純,千歲之龜。」青𩒹明於吉凶。《說文》:龜頭 與蛇頭同。天地之性,廣肩無雄。龜鱉之類,以蛇為雄。 龜甲,邊也。「天子巨。」尺有二寸,諸侯尺,大夫八寸, 士六寸。《周書》:「伊尹請正西以神龜為獻。」

《攝龜》

十龜,三曰攝龜。郭氏曰:「小龜也。」腹甲曲折解,能自張 閉,好食蛇。江東呼為陵龜,蓋今之呷蛇龜是也。小狹 長尾,腹下橫折,見蛇則呷而食之。多在陸地,亦能登 木,甚腥臭,乃言療蛇毒,以其食蛇故也。按:大腰純雌, 細腰純雄,故龜與蛇為牝牡。龜之性妒,或遇雌蛇相 趁鬥噬,力小者或至斃。然既相交而復相噬,理之不 可曉者。一名。龜,一名蠳龜。《抱朴子》曰:「南人帶蠳龜 之尾以辟蛇。」是其事。此龜在十龜之數,然陶隱居言 用以卜,則吉凶正反,未知其審。陳無宇之卜,母病而 龜焦,臧氏卜信僭而僭吉,非此龜也耶?瑇瑁,龜類也, 出廣南。身似龜首,觜如鸚鵡,腹背甲皆有細點斑文, 大者如盤。應劭曰:「雄曰瑇瑁,雌曰觜蠵。」又有𪓟鼊,其 形如笠,四尺,縵胡無指。其甲有黑珠。文彩如瑇瑁。可 以飾物。今人謂之「鼊皮。」又與《𪓟鼊》相似。

《箕龜論》

《箕龜》

夫龜者,水產而成形,故八百年反大如錢,夏則游於 荷,冬則藏藕節。為人所驚,則隨波流蕩在於荷中。審 而察之,有黑氣如煤煙於荷心,其狀甚分明,遊人往 往見之,此謂之息氣也。故非有太清法者,則莫能取 之矣。或見其氣象,輒莫驚動。其荷當潛含水及油膏 噀之,則其龜弗能遁形矣。《處澤產水術》云:「油可以見」 水族靈物,若獲之,可以其色以占於未萌。凡卜,當以 心指其龜,若卜其生事,龜之甲文乃變為桃花之色, 其紅可愛;若卜其死事,甲文乃變為黯黮之色,其污 可惡;若卜其善事,是龜也蹣跚跳躍而弗能止矣。若 卜其惡事,則泊然不復變其色,伏息竟日而復興。其 論曰:「夫甲黃足赤、腹白、尾青股黑者,蓋稟受乎五行 之粹也。然而性畏刀鐵之器,聞其聲則不能動矣。」其 論本在鴻毛溪之南,九巖石室之前,石可半畝許大, 其色狀如黃羅,故謂之黃羅石。覆其巖之上,刻以金 玉,皆周書小篆體,故鍾山太嶽主元冥之所祕錄也。 李淳風采藥於鍾山鴻毛溪紫菰石室中,遇嶽主詰 之,遂潔誠精心仰視,「點記錄進唐太宗皇帝」,故世得 聞焉。

《真臘風土記》

真臘龜

真臘龜腳可長八九寸。

《本草綱目》

《龜釋名》

李時珍曰:按許慎《說文》云:「龜頭與蛇同,故字上從『它』, 其下象甲足尾之形。它即古蛇字也。」又《爾雅》龜有十 種,郭璞隨文傅會,殊欠分明。蓋山、澤、水、火四種,乃因 常龜所生之地而名也。其大至一尺已上者,在水曰 寶龜,亦曰蔡龜,在山曰靈龜,皆國之守寶而未能變 化者也。年至百千,則具五色,而或大或小,變化無常。 在水曰神龜,在山曰筮龜,皆龜之聖者也。火龜則生 炎地,如火鼠也。攝龜則呷蛇龜也。文龜即蟕蠵、瑇瑁 也。後世不分山澤水火之異,通以小者為神龜,年久 者為靈龜,誤矣。《本經》龜甲止言水中者,而諸註始用 神龜。然神龜難得,今人惟取水中常龜入藥,故今總 標水龜,而諸龜可該矣。

《集解》

李時珍曰:龜形象離,其神在坎。上隆而文以法天,下 平而理以法地。背陰向陽,蛇頭龍頸,外骨內肉,腸屬 於首,能運任脈,廣肩大腰,卵生思抱,其息以耳。雌雄 尾交,亦與蛇匹。或云大腰無雄者,謬也。今人視其底 甲,以辨雌雄;龜以春夏出蟄脫甲,秋冬藏土導引,故 靈而多壽。《抱朴子》云:「千歲靈龜,五色具焉。如玉如石」, 變化莫測,或大或小,或游於蓮葉之上,或伏於蓍叢 之下。或云「龜聞鐵聲則伏,被蚊噆則死,香油抹眼則 入水不沉,老桑煮之則易爛。」皆物理制伏之妙也。

龜甲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