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27 (1700-1725).djvu/86

此页尚未校对

《暌車志》:「無為軍城內有秀溪者,初名錦繡溪,初未有 城,溪水與外通,中有珠蚌入水者,足或履之,其大如 席,旋即失之,蓋亦靈異。或夜傍」水際,啟殼吐光,明皎 如月,照池數丈。「秀」之名,蓋取諸「川媚」之義也。其後築 城,絕不通外,遂不知所在。

《蓼花洲閒錄》:「倭人拾方諸蚌。」中有餘淚數點,得之 和色著物,則晝陰而夜顯。

書:「蕉熊太古在廣時,立珠子提舉司,專掌蜑人入海 取珠,得珠子樹數擔,置憲司公廳,眾人聚觀,如柳枝。 珠生於蚌,蚌生於樹,不可上下。樹生於石,蜑人鑿石 得樹,樹上求蚌,采珠甚多,蜑人不懼,可為異也。 珍珠船,廣東老嫗江邊得巨蚌,剖之得大珠,歸而藏 之絮中,夜輒飛去,及曉復還。嫗懼失去,煮之,明日納 於官」府。今在饒州軍資庫,大如彈,光如水晶,其中有 北斗七星,隱然而見,煮之半枯矣。

《瀛涯勝覽》:「海洲日映光浮,乃蚌珠氣也。為池間二、三 年寘蚌於池,有司守之,珠可淘取。」

《歸安縣志》:「相傳月河有大蚌,形如覆舟,腹懷寶珠,常 月夜浮水面,人欲取之,即噴冷水相激射,可望不可 即。其氣能辟蚊。」

蚌部雜錄

《易經說卦》:「離為蚌。」正義取剛在外也。大全楊氏曰:「蚌,取中 虛之象。」

《周禮·天官·鱉人》:「祭祀,共蠯蠃蚳,以授醢人。」訂義鄭司農 曰:「蠯,蛤也。」杜氏曰:「蜯也。」賈氏曰:「蛤、蜯,亦一物也。」 《醢人》「掌四豆之實。饋食之豆,其實葵菹蠃醢,脾析蠯 醢,蜃蚳醢,豚拍,魚醢。」訂義史氏曰:「蠃、蠯,皆蛤屬。」 《呂氏春秋精通篇》:「月也者,群陰之本也。月朢則蚌蛤 實,群陰盈;月晦則蚌蛤虛,群陰虧。」

《鹽鐵論》:「越人美蠃蚌而簡太牢,鄙夫樂咋唶而怪韶 濩。」

《說文》:蜯也《鮚》。也。 孔融《與韋康書》。不意雙珠。近出老蚌。

《博物志》:「東南之人食水產,西北之人食陸畜。食水產 者,龜蛤螺蚌以為珍味,不覺其腥臊也;食陸畜產者, 貍兔鼠雀以為珍味,不覺其膻燋也。」

《抱朴子博喻》篇:「貴珠出乎賤蜯,美玉出乎醜璞,是以 不可以父母限重華,不可以祖禰量衛、霍也。」

《嶺表錄異記》:孟嘗還珠之池,皆生老蚌,剖而取珠。池 在海上,其底與海通,池水至深,無可測也。取小蚌肉 貫之篾,曝乾,謂之「珠母」,容桂人率如脯,燒之以薦酒, 內有細珠如粱粟。乃知珠池之蚌,隨其大小,悉胎中 有珠矣。

《後山談叢》:「中秋陰暗,天下如一。中秋無月,則蚌不胎, 蚌望月而胎。」

《洞天清錄》:「蚌徽,古人所以不用金玉,而貴蚌徽者,蓋 蚌有光彩,得月光相射,則愈煥發,了然分明」,此正謂 對月及膝上橫琴。設若金玉則否。今人少知此理,然 當用海產珠蚌,更多光彩。

《文昌雜錄》:禮部侍郎謝公言:「有一養珠法:以今所作 假珠,擇光瑩圓潤者,取蚌蛤以清水浸之,伺其口開, 急以珠投之,頻換清水,夜置月中,蚌蛤採玩月華,比 經兩秋,即成真珠矣。」

蚌部外編

《述異記》:漢武宴於未央宮,忽見梁上一老翁,叩頭不 言,忽不見。帝駭懼,問東方朔曰:「其名為藻,兼水木之 精也。陛下頻興宮室,斬伐其居,故來訴耳。」帝乃息役。 後帝幸瓠子河前,梁上翁獻帝洞穴珠一枚,遂隱不 見。帝問方朔:「何謂洞穴珠」,朔曰:「河底有一穴,深數百 丈,中有赤蚌,蚌生此珠,徑寸,明耀絕世矣。」帝遂寶愛 此珠,置於庫內。

蛤部彙考

釋名

海蛤:說文    蛤蜊:蠡海集

文蛤:本草綱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