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28 (1700-1725).djvu/52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野蠶三百餘里,太守張辯以聞。

《梁四公記》:「梁天監中,四公謁武帝,杰公嘗與諸儒語 及方域,云東至扶桑,扶桑之蠶長七尺,圍七寸,色如 金,四時不死。五月八日嘔黃絲,布於條枝而不為繭, 脆如綖。燒扶桑木灰汁煮之,其絲堅韌,四絲為係,足 勝一鈞。蠶卵大如鷰雀卵,產于扶桑下。齎卵至句麗 國,蠶變小如中國蠶耳。俄而扶桑國使使貢方物,有」 黃絲三百斤,即扶桑蠶所吐扶桑灰汁所煮之絲也。 帝有金爐,重五十斤,係六絲以懸爐,絲有餘力。 《魏書。高祖本紀》:「承明元年八月甲申,以長安二蠶多 死,丐民歲賦之。」

《靈徵志》:高祖太和十年七月,并州治中張萬壽表,「建 興濩澤縣民賈日成以去四月中養蠶,有絲網成幕, 中有卷物,似絹帶,長四尺,廣三寸,薄上復得黃繭二, 狀如履形。」

世宗正始二年三月,徐州蠶蛾喫人,尫殘者一百一 十餘人,死者二十二人。

《大業拾遺記》:時越溪進耀光綾,綾紋突起有光彩。越 人乘樵風舟泛于石帆山下,收野繭繰之。繰絲女夜 夢神人告之:「禹穴三千年一開,汝所得野繭,即江淹 文集中壁魚所化也。」

《冊府元龜》:武德五年,梁州言「野蠶成繭,百姓得而用 之。」

貞觀十二年六月,滁州言「野蠶成繭於山阜。」九月,楚 州野蠶成繭,遍於山谷。濠州、廬州獻野繭。

《唐書太宗本紀》:「貞觀十三年,滁州野蠶成繭。」

十四年,滁州野蠶成繭。

《雲仙雜記》:「蠶退之後,多為乾腊貨之。開元中,春未雨, 市多白眼蜂如山,市人以此卜絲帛之豐歉。」

杜甫寓蜀,每蠶熟,即與兒躬行而乞曰:「如或相憫,惠 我一絲兩絲。」

《杜陽雜編》:「元和八年,大軫國貢重明枕、神錦衾、碧麥、 紫米。云其國在海東南三萬里,當軫宿之位,故曰大 軫國。」《經》「合丘禺槁之山,神錦衾,水蠶絲所織也。方二 丈,厚一寸,其上龍文鳳彩,殆非人工。其國以五色彩 石甃池塘,採大柘葉,飼蠶於池中。始生如蚊睫,游泳 於其間,及老可五六寸。池中有挺荷,雖驚風疾吹,不」 能傾動。大者可闊三四尺,而蠶經十五月,即跳入荷 中,以成其繭,形如斗,自然五色。國人繰之以織神錦, 亦謂之靈泉絲。上始覽錦衾與嬪御,大笑曰:「此不足 以為嬰兒綳席,曷能為我被耶?」使者曰:「此錦之絲,水 蠶也。得水則舒,水火相反,遇火則縮。」遂於上前令四 官張之,以水一噴即方二丈,五色煥爛,逾於向時。上 乃歎曰:「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不亦然哉。」則 卻令以火逼之。須臾如故。上益異之。翌日出示術士 田元佐、李元戢焉。

上嘗幸興慶宮,於複壁間得寶匣,匣中獲玉鞭,鞭末 有文曰「軟玉鞭」,即天寶中異國所獻,光可鑑物,節文 端妍,雖藍田之美,不能過也。屈之則頭尾相就,舒之 則勁直如繩,雖以斧鑕鍛斫,終不傷缺。上嘆為異物, 遂命聯蟬繡為囊,碧玉絲為鞘。碧玉蠶絲,即永泰元 年東海彌羅國所貢云。其國有桑,拔幹盤屈,覆地而 「生,大者連延十數頃,小者蔭百畝。其上有蠶,可長四 寸,其色金,其絲碧,亦謂之『金蠶絲。縱之一尺,引之一 丈,撚而為鞘,表裡通瑩,如貫瑟瑟,雖併十夫之力,挽 之不斷。為琴瑟絃,則鬼神悲愁忭舞。為弩弦則箭出 一千步,為弓弦,則箭出五百步。上令藏之於內府。至 朱泚犯禁,闈其鞕,不知所在』。」 《唐書尹思貞傳》:思貞為青州刺史,治州有績,蠶至歲 四熟。黜陟使路敬潛至部,歎曰:「是非善政致祥乎?」表 言之。

《南詔傳》自曲靖州至滇池,人水耕,食蠶以柘。蠶生閱 二旬,而繭織錦縑,精緻大和。「祁鮮而西,人不蠶,剖波 羅樹實狀若絮,紐縷而幅之。」

《冊府元龜》:「末帝清泰三年六月,洺州獻野繭二十斤。」 《清異錄》:「齊、魯、燕、趙之種蠶,收繭訖,主蠶者簪通花銀 碗謝祠廟,村野指為女及第。」

《封丘縣志》:「宋太祖開寶元年,蠶織成被。邑人程鐸家, 蠶自織成被,廣五尺,長倍之。」

《揮麈前錄》:太平興國六年五月,詔遣供奉官王延德、 殿前承旨白勳使高昌。雍熙元年四月,延德等敘其 行程來上,云:「初自夏州歷伊州,地有野蠶,生苦參上, 可為綿帛。」

《宋史孔維傳》:維為國子司業,上書請禁原蠶以利國。 馬直史館樂史駁之曰:「《管子》云:『倉廩實,知禮節;衣食 足,知榮辱』。是以古先哲王厚農桑之業,以其為衣食 之原耳。一夫不耕,天下有受其饑者;一婦不蠶,天下 有受其寒者。故天子親耕,后妃親蠶。屈身以化下者, 邦國之重務也。」《吳都賦》曰:「國賦再熟之稻,鄉貢八蠶」 之綿,則蠶之有原,其來舊矣。今孔維請禁原蠶以利 國馬,徒引前經「物類同氣」之文,不究時事確實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