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29 (1700-1725).djvu/86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其法掘地成窖,以粳米粉鋪入窖中,蓋之以草,壅之

以糞,候雨過氣蒸,則發開,而米粉皆化成蛹,如蠐螬 狀。取蛹作汁,和粳粉蒸成乳食,味甚甘美也。此亦蠐 螬之類,出自人為者。《淮南畢萬術》所謂『置黍溝中,即 生蠐螬。《廣雅》所謂『土蛹蠁蟲』』」者,皆此物也。服食用此 代蠐螬,更覺有功。無毒。

《氣味》

甘溫無毒。

《主治》

李時珍曰:「補虛羸,益胃氣,溫中明目。」

天牛部彙考

釋名

《蠰》。爾雅     《齧桑》。爾雅

天「水牛。」本草綱目 八、《角兒》:本草綱目

獨角仙:本草綱目 《飛生蟲》:本草綱目

天牛圖

天牛圖

《爾雅》

《釋蟲》

蠰,《齧桑》。

似天牛,長角,體有白點,喜齧桑樹,作孔入其中。江東呼為「齧髮。」蠰一名「齧桑」,喜齧桑樹,作孔入其中,因名云。

《酉陽雜俎》

天牛蟲

天牛蟲,黑甲蟲也。長安夏中,此蟲或出於籬壁間必 雨。《成式》七度,驗之皆應。

《本草綱目》

《釋名》

天牛一名天水牛,一名八角兒。一角者名獨角仙。 李時珍曰:「此蟲有黑角如八字,似水牛角,故名。亦有 一角者。」

《集解》

陳藏器曰:《蠐螬》云:蝎蠹,在朽木中食木,心穿如錐刀, 口黑身長,足短,節慢無毛。至春雨後,化為天牛,兩角 狀如水牛。亦有一角者,色黑,背有白點,上下緣木,飛 騰不遠。

李時珍曰:天牛處處有之。大如蟬,黑甲,光如漆,甲上 有黃白點,甲下有翅能飛。目前有二黑角甚長,前向 如水牛角,能動。其喙黑而扁,如鉗甚利,亦似蜈蚣喙, 六足在腹,乃諸樹蠹蟲所化也。夏月有之,出則主雨。 按《爾雅》:「蠰,囓桑也。」郭璞註云:「狀似天牛,長角,體有白 點,善齧桑樹,作孔藏之,江東呼為齧髮。」此以天牛、齧 桑為二物也。而蘇東坡《天水牛》詩云:「兩角徒自長,空 飛不服箱。為牛竟何益,利吻穴枯桑。」此則謂天牛,即 齧桑也。大抵在桑樹者,即為齧桑耳。一角者名獨角 仙,入藥並去甲、翅、角足用。

《氣味》

有毒。

《主治》

李時珍曰:「瘧疾、寒熱,小兒急驚風,及疔腫、箭鏃入肉, 去痣靨。」

《發明》

李時珍曰:天牛、獨角仙,本草不載,宋、金以來,方家時 用之。《聖惠》治小兒急驚風吹鼻,定命丹、《宣明方》點身 面痣靨,芙蓉膏中俱用獨角仙,蓋亦毒物也,藥多不 錄。蝎化天牛有毒,蠐螬化蟬無毒。又可見蠐螬與蝎 之性味良惡也。

附錄飛生蟲

陳藏器曰:「狀如囓髮,頭上有角。其角無毒。主難產。燒 末,水服少許,亦可執之。」

李時珍曰:此亦天牛別類也。與鼺鼠同功,故亦名「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