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31 (1700-1725).djvu/43

此页尚未校对

哀子之心,假此芻靈,指示母棺』。言訖,泣涕橫流,乃乘』」 舟隨草人所之。經十餘日,行三百餘里,草人止桑林 中,視之,母柩在焉。載歸,復葬之。

五色線,《荊楚記》:「三月三日,四民踏百草。」今人因有鬥 百草之戲。鄭谷詩:「何如鬥百草,賭取鳳凰釵。」

遵生《八牋》:「五日踏百草」,又作《鬥百草》之戲。章簡公詩 云:「今朝鬥草得宜男。」

《歲時記》:五日,士人踏百草,作鬥草之戲,以拯屈三閭 之溺。

《名山藏方外記》:「苟仙姑名正覺,其先蜀人,居石門縣 之國山,生而有紅光紫芝之瑞,長好端默,諸女見之, 皆肅肅起敬。一日登山,遇一姥授草一莖,食之而甘, 遂絕火食,求山中一穴居之修道。」

草部雜錄

書經「洪範」,「庶草蕃廡。」

《君陳》:「爾惟風,下民惟草。」

《詩經鄭風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溥兮。」

《小雅·湛露》:「湛湛露斯,在彼豐草。」

《小弁》「踧踧周道,鞠為茂草。」

《四月》「秋日凄凄,百卉具腓。」《腓》病也。

《大雅·召旻》,「如彼歲旱。草不潰茂,如彼棲苴。」《棲苴》,水 中浮草,棲於木上者也。

《禮記·月令》:「季夏之月,腐草化為螢。」「燒薙」行水,利以 殺草。

《左傳》:「蔓難圖也。蔓草猶不可除。」

松柏之下,其草不殖。

周任曰:「為國家者,見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芟夷蘊 崇之,絕其本根,勿使能植,則善者信矣。」

《呂氏春秋》:孟夏之昔,殺三葉而穫大麥。三葉。薺,苨也; 葶,藶也。菥,蓂也。見三葉之死,則大麥可穫之候。 草有華有藟,獨食之則殺人,合而食之則益壽。 《大戴禮記》:「孟春冰泮,百草權輿。」

《淮南子墬形訓》:「南方有不死之草,北方有不釋之冰, 食草者善走而愚。」

《說苑》:「十步之內,必有芳草。」

《論衡幸偶》篇:「火燔野草,車轢所致,火所不燔,俗或喜 之,名曰幸草。夫足所不蹈,火所不及,未必善也,舉火 行有適然也。」

《鹽鐵論》:「茂林之下無豐草。」

《後漢書呂強傳》:「上之化下,猶風之靡草。」

《人物志》:「夫草之精秀者為英,獸之特群者為雄。故人 之文武茂異,取名於此。是故聰明秀出謂之英,膽力 過人謂之雄。」

《地鏡圖》:「草青莖赤秀,下有鉛。」

《蠡海錄》:凡草木經牛噉之餘必重茂;經羊噉之餘必 瘁槁。諺有之曰:「牛食如澆,羊食如燒。」信夫是,蓋生殺 之氣致然也。

《癸辛雜識》:「芒種後壬日入梅,壬日所種花草,雖至難 活者亦皆活,申日亦可。」

《林下偶談》:「自《離騷》以草為諷諭,詩人多效之者。退之 《秋懷》云:『白露下百艸,蕭蘭共憔悴。青青四牆下,已復 生滿地』。」樂天《咸陽原上草》云:「『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 生』。僧贊寧詩:『要路花爭發,閒門草易荒』。《後山詩集》:『牆 頭霜下草,又作一番新』。後徐師川詩:『遍地閒花草,乘 春傍路生』。意皆有所譏也。」

書蕉《艮嶽八芳草》,曰「金蛾,曰玉蟬,曰虎耳,曰鳳尾」,曰 「素馨」,曰「渠那」,曰「茉莉,曰含笑。」

遵生《八牋》:湖中三塔寺基,去湖面淺尺。春時草長平 湖,茸茸翠色,浮動波心,浴鷺狎鷗,飛舞惟適。望中深 愜素心,兀對,更快青眼。因思古詩「草長平湖白鷺飛」 之句,其幽賞自得不淺。

草部外編

《芸窗私志》:神農時,白民進藥獸,人有疾病則拊其獸 授之語,語如白民所傳,不知何語。語已,獸輒如野外, 銜一草歸,搗汁服之即愈。後黃帝命風后,紀其何草 起何疾,久之如方悉驗。古傳黃帝嘗百草,非也。故虞 卿曰:「黃帝師藥獸而知醫。」

《括地象》:羿五歲,父母與之入山,處之木下以待蟬鳴, 還欲取之,而群蟬俱鳴,遂捐而去。羿為山間所養,年 二十習於弓矢,仰天歎曰:「我將射四方,矢至吾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