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33 (1700-1725).djvu/70

此页尚未校对

《本草綱目》

《粱釋名》

李時珍曰:「粱者,良也,穀之良者也。或云種出自梁州, 或云粱米性涼,故得粱名。」皆各執己見也。粱即粟也。 考之《周禮》九穀六穀之名,有粱無粟可知矣。自漢以 後,始以大而毛長者為粱,細而毛短者為粟,今則通 呼為粟,而粱之名反隱矣。今世俗稱粟中之大穗長 芒、麤粒而有紅毛、白毛、黃毛之品者,即粱也。黃、白、青、 赤,亦隨色命名耳。郭義恭《廣志》有解粱、貝粱、遼東赤 粱之名,乃因地命名也。

集解

陶弘景曰:「凡云粱米,皆是粟類,惟其芽頭色異,為分 別耳。《氾勝之》云:『粱是秫粟,則不爾也。黃粱出青、冀州 東間,不見有,白粱處處有之。襄陽竹根者為佳。青粱 江東少有。又漢中一種枲粱,粒如粟而皮黑可食,釀 酒甚消瘀』。」

蘇恭曰:粱雖粟類,細論則別。黃粱出蜀漢商、淅間,穗 大毛長,穀米俱麤於白粱,而收子少,不耐水旱,食之 香美,勝於諸粱,人號「竹根黃。」陶以竹根為白粱,非矣。 白粱穗大多毛且長,而穀麤扁長,不似粟圓也。米亦 白而大,食之香美,亞於黃粱。青粱殼穗有毛而粒青, 米亦微青而細於黃。白梁其粒似青稞而少麤,早熟 而牧薄。夏月食之,極為清涼,但味短色惡,不如黃白 粱,故人少種之。作餳,清白勝於餘米。

《蘇頌》曰:「粱者,粟類也。粟雖粒細而功用則無別也。今 汴洛河陝間多種白粱,而青黃稀有,因其損地力而 收穫少也。」

寇宗奭曰:「黃粱、白粱,西洛農家多種,為飯尤佳,餘用 不甚相宜。」

黃粱米氣味

甘平無毒。

主治

《別錄》曰:「益氣和中,止洩。」

《日華》曰:「去客風頑痺。」

李時珍曰:「止霍亂下痢,利小便,除煩熱。」

發明

寇宗奭曰:「青粱、白粱,性皆微涼,獨黃粱性味甘平,豈 非得土之中和氣多邪?」

《蘇頌》曰:「諸粱比之他穀,最益脾胃。」

附方

霍亂煩躁:黃粱米粉半升,水升半,和絞如白餳,頓服。 外臺

霍亂大渴不止,多飲則殺人:黃粱米五升,水一斗,煮 清三升,稍稍飲之。肘後

小兒鼻乾無涕,腦熱也。用黃米粉、生礬末各一兩,每 以一錢,水調貼囟上,日二次。普濟

小兒赤丹:用土番黃米粉和雞子白塗之。兵部手集 小兒生瘡滿身,面如火燒,以黃粱米研粉,和蜜水調 之,以瘥為度。外臺

白粱米氣味

甘微寒,無毒。

主治

《別錄》曰:「除熱益氣。」

孟詵曰:「除胸膈中客熱,移五臟氣,緩筋骨。凡患胃虛 并嘔吐食及水者,以米汁二合,薑汁一合,和服之,佳。」 李時珍曰:「炊飯食之,和中止煩渴。」

附方

霍亂不止:自粱米五合,水一升,和煮粥食。千金方 手足生疣:取白粱米粉、鐵銚炒赤研末,以眾人唾和 塗之,厚一寸,即消。肘後

青粱米氣味

甘微寒,無毒。

主治

《別錄》曰:「胃痺,熱中消渴,止洩痢,利小便,益氣補中,輕 身長年。煮粥食之。」

《大明》曰:「健脾,治洩精。」

發明

李時珍曰:「今栗中有大而青黑色者是也。其穀芒多 米少,稟受金水之氣,其性最涼,而宜病人。」

孟詵曰:「青粱米可辟穀。以純苦酒浸三日,百蒸百曬, 藏之遠行。日一飧之,可度十日。若重飧之,雖八九十 日不饑也。又方:以米一斗,赤石脂三斤,水漬置暖處, 一二日上青白衣,搗為丸如李大。日服三丸,亦不饑 也。」按《靈寶五符經》中,白鮮米九蒸九暴,作辟穀糧,而 此用青粱米,未見出處。

附方

補脾益胃:羊肉湯入青粱米、蔥、鹽,煮粥食即愈。正要 脾虛泄痢:青粱米半升,神麴一合,日日煮粥食,即愈。 養老書

冷氣心痛:桃仁二兩去皮,水研絞汁,入青粱米四合, 煮粥常食。養老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