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36 (1700-1725).djvu/84

此页尚未校对

而為親負米百里之外。親沒之後,南遊於楚,後車百 乘,積粟萬鍾,累絪而坐,列鼎而食。願欲食藜藿,為親 負米,不可復得也。」

曾參,後母遇之無恩,而供養不衰,及其妻為藜蒸不 熟,因出之。人曰:「非七出也。」參曰:「藜蒸,小物耳,吾欲使 熟,而不用吾命,況大事乎!」遂出之。

《莊子讓王篇》:子貢乘大馬,中紺而表素,軒車不容巷, 往見原憲。原憲華冠縰履,杖藜而應門。子貢曰:「『嘻!先 生何病』?原憲應之曰:『憲聞之,無財謂之貧,學而不能 行謂之病。今憲貧也,非病也』。」子貢逡巡而有愧色。 《晉書山濤傳》:濤隱身不交世務,與宣穆后有中表親, 是以見景帝。帝曰:「呂望欲仕耶?」命司隸舉秀才,除郎 中,轉驃騎將軍王昶從事中郎。久之,拜趙國相,遷尚 書吏部郎。魏帝嘗賜景帝春服,帝以賜濤,又以母老, 並賜藜杖一枚。

藜部雜錄

《淮南子》:「藜藿之生蝡蝡然,日加數寸,不可以為櫨棟 楩柟。」

《司馬遷自序》:「糲粱之食,藜藿之羹。」

王褒《聖主得賢臣頌》「羹藜含糗者,不足與論太牢之 滋味。」

《蓬窗續錄》:「古稱藜杖,藜即苜蓿,養之歷霜雪,經一二 歲,其本修直,生鬼面,可杖,取其輕而堅,非梨木也。用 藜為燃光最明,可傳火徹夜,古讀書者燃藜以此。」 《笠澤叢書》:「讀古聖人書,每涵咀義味,獨坐日昃案上, 一杯藜羹,如五鼎太牢,饋於左右。」

《詢芻錄》:「古稱藜即灰莧,老可為杖」,蓋藜杖也。

藜部外編

《拾遺記》:劉向於成帝之末,校書天祿閣,專精覃思。夜 有老人著黃衣,植青藜之杖,扣閣而進,見向暗中獨 坐誦書,老人乃吹杖端,赫然火出,因以照向,具說開 闢以前,向因受《五行洪範》之文,辭說繁廣,向乃裂裳 紳以記其言,至曙而去,向請問姓名,云:「我太乙之精, 天帝聞金卯之子,有博學者,下而教焉。」乃出懷中竹 牒,有《天文地圖》之書,余略授子焉。向子歆從向授其 術,向亦不悟此人也。

賈氏《說林》呼子仙,夜不臥,惟倚藜杖,閉目少頃,即謂 之睡。後與酒姥仙去,留其杖。子仙故人陸麟寶之,謂 之「藜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