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40 (1700-1725).djvu/21

此页尚未校对

色耳。周室之於諸夏,猶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 原,蓋有深根固植之義,不特以其在物上而已。今苕 雖居高在物之上,然荏弱而託於物,所自恃者微矣。 雖花而芸黃,葉而青青,識者知其將不久也。故見其 華則為之憂傷,逮其華落而葉存,則不如無生矣。

《王世懋花疏》

凌霄

「凌霄花」,纏奇石老樹,作花可觀,大都與春時紫藤,皆 園林中不可少者。

《本草綱目》

紫葳釋名

李時珍曰。俗謂赤艷曰紫葳葳。此花赤艷故名。附木 而上。高數丈。故曰「凌霄。」

正誤

陶弘景曰:「是瞿麥根,方,用至少。」《博物志》云:「郝晦行太 行山北,得紫葳華,必當奇異。今瞿麥處處有之,不應 乃在太行山。」

蘇恭曰。紫葳、瞿麥皆《本經》藥。體性既乖。生處亦不相 關。《爾雅》云。「苕一名陵苕。」郭璞注云:一名陵時,又名凌 霄。此為真也。

蘇頌曰:孔穎達《詩疏》亦云:「苕,一曰陵時。」今《本草》無陵 時之名,惟鼠尾草有之,豈所傳不同,抑陶、蘇之誤耶? 李時珍曰:按《吳氏本草》:紫葳一名瞿陵,陶弘景誤作 瞿麥字爾。鼠尾止名陵翹,無陵時,蘇頌亦誤矣。並正 之。

集解

《別錄》曰:「紫葳,生西海川谷及山陽。」

蘇恭曰:此凌霄花也,連莖葉用。《詩》云:「有苕之華,芸其 黃矣。」《爾雅》云:「陵苕黃華,蔈白華。」茇山中亦有白花者。 蘇頌曰:今處處皆有,多生山中,人家園圃亦或栽之。 初作蔓生,依大木,久延至巔,其花黃赤,夏中乃盛。今 醫家多採花乾之,入女科藥用。

李時珍曰:「凌霄野生,蔓纔數尺,得木而上,即高數丈。 年久者藤大如杯。」春初生枝,一枝數葉,尖長有齒,深 青色。自夏至秋開花,一枝十餘朵,大如牽牛花,而頭 開五瓣,赭黃色,有細點。秋深更赤。八月結莢如豆莢, 長三寸許。其子輕薄如榆仁、馬兜鈴仁,其根長亦如 兜鈴根狀。秋後採之,陰乾。

花根氣味

酸微寒,無毒。

《吳普》曰:「神農、雷公、岐伯:辛;扁鵲:苦,鹹」;黃帝:「甘,無毒。」 甄權曰:「畏鹵鹹。」

李時珍曰:「花不可近鼻,聞傷腦。花上露入目,令人昏 矇。」

主治

《本經》曰:「婦人產乳餘疾,崩中癥瘕,血閉寒熱,羸瘦,養 胎。」

甄權曰:「產後奔血不定,淋瀝,主熱風風癇,大小便不 利,腸中結實。」

《大明》曰:「酒齇,熱毒,風,刺風,婦人血膈遊風,崩中帶下。」

莖葉氣味

苦平無毒。

主治

《別錄》曰:「痿躄益氣。」

《大明》曰:「熱風身癢,遊風風𤺋,瘀血帶下。花及根功同 李時珍」曰:「治喉痹熱痛,涼血生肌。」

發明

李時珍曰:「凌霄花及根,甘酸而寒,莖葉帶苦,手足厥 陰經藥也。行血分,能去血中伏火,故主產乳崩漏諸 疾,及血熱生風之證也。」

附方

婦人血崩:凌霄花為末,每酒服二錢,後服「四物湯。」丹溪 纂要

糞後下血:凌霄花浸酒,頻飲之。普濟方

消渴飲水:凌霄花一兩搗碎,水一盞半,煎一盞,分服。 聖惠錄

嬰兒不乳百日內,小兒無故口青,不飲乳:用凌霄花、 大藍葉、芒硝、大黃等分為末,以羊髓和丸梧子大。每 碾一丸,以乳送下,便可喫乳。熱者可服,寒者勿服。昔 有人休官後,雲遊湖湘,修合此方,救危甚多。普濟方 久近風癇:凌霄花或根葉為末,每服三錢,溫酒下,服 畢解髮,不住手梳,口含冷水,溫則吐去,再含再梳,至 二十口乃止,如此四十九日絕根,百無所忌。方賢奇效方 通身風癢:凌霄花為末,酒服一錢。醫學正傳

大風癘疾:「潔古《家珍》:用凌霄花五錢,地龍焙、僵蠶炒、 全蠍炒各七箇,為末。」每服二錢,溫酒下。先以藥湯浴 過,服此,出臭汗為效。《儒門事親》加蟬蛻、五倍各九 箇,作一服。

鼻上酒。王璆《百一選方》:「用凌霄花、山巵子等分為 末。每茶服二錢,日二服,數日除根。臨川曾子仁用之 有效。」《楊氏家藏方》:「用凌霄花半兩,硫黃一兩,胡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