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50 (1700-1725).djvu/20

此页尚未校对

甘平無毒。

子主治

李時珍曰:「擣汁塗拔去白髮,根下必生黑者。又治小 兒口瘡,和雞子燒存性,研摻。」

罌子桐釋名

李時珍曰:「罌子,因實狀似罌也。虎子,以其毒也。荏者, 言其油似荏油也。」

《集解》

陳藏器曰:「罌子桐,生山中,樹似梧桐。」

《蘇頌》曰:「南人作油者,乃岡桐也。有子大于梧子。」 寇宗奭曰:「荏桐,早春先開淡紅花,狀如鼓子,花成筒 子,子可作桐油。」

李時珍曰:「岡桐即白桐之紫花者。」油桐,枝榦花、葉並 類岡桐而小,樹長亦遲,花亦微紅,但其實大而圓,每 實中有二子或四子,大如大風子,其肉白色,味甘而 吐,人亦或謂之「紫花桐。」人多種蒔收子,貨之為油,入 漆家及艌船用,為時所須,人多偽之。惟以篾圈蘸起 如鼓面者為真。

桐子油氣味

甘微辛寒,有大毒。

《大明》曰:「冷,微毒。」

李時珍曰:「桐油吐人,得酒即解。」

主治

陳藏器曰:「摩疥癬,蟲瘡,毒腫,毒鼠至死。」

《大明》曰:「傅惡瘡及宣水腫,塗鼠咬處,能辟鼠。」

李時珍曰:「塗脛瘡、湯火傷瘡,吐風痰喉痹,及一切諸 疾,以水和油掃入喉中探吐;或以子研末,吹入喉中 取吐。又點燈燒銅箸頭,烙風熱爛眼亦妙。」

附錄郢桐

陳藏器曰:「生山谷閒。狀似青桐葉,有椏。人取皮以漚。 《絲。木》皮」:「味甘,溫,無毒。治蠶咬毒氣入腹,為末服之。雞 犬食蠶欲死者,煎汁灌之,絲爛即愈。葉主蛇蟲、蜘蛛 咬毒,搗爛封之。」

附方

癰腫初起桐油點燈,入竹筒內薰之,得出黃水即消。 醫林正宗

血風臁瘡:「胡粉鍛過研,桐油調作隔紙膏貼之。」又 方:「用船上陳桐油、石灰鍛過,又以人髮拌桐油,炙乾 為末,仍以桐油調作膏,塗紙上刺孔貼之。」楊起簡便方 腳肚風瘡如癩,桐油、人乳等分掃之,數次即愈。集簡方 酒皶赤鼻:桐油入黃丹、雄黃傅之。摘元方 凍瘡皸裂:桐油一盌,髮一握,熬化瓶收,每以溫水洗 令軟,傅之即安。救急方

解砒石毒桐油二升灌之,吐即毒解。華陀危病方

海桐釋名

《李珣》曰:「生南海山谷中。樹似桐而皮黃白色,有刺,故 以名之。」

《集解》

蘇頌曰:「海桐,生南海及雷州,近海州郡亦有之。葉大 如手,作三花尖。皮若梓白皮,而堅韌可作繩,入水不 爛,不拘時月采之。」

又曰:「嶺南有刺桐,葉如梧桐,其花附榦而生,側敷如 掌,形若金鳳,榦枝有刺,花色深紅。江南有赬桐,紅花 無實。」

李時珍曰:「海桐皮有巨刺,如黿甲之刺,或云即刺桐 皮也。」按:嵇含《南方草木狀》云:「九真有刺桐,布葉繁密。 三月開花,赤色照映,三、五房凋,則三、五復發。」陳翥《桐 譜》云:「刺桐生山谷中,文理細緊,而性喜拆裂,體有巨 刺如欓樹,其實如楓。赬桐身青,葉圓大而長,高三、四 尺,便有花成朵而繁,紅色如火,為夏、秋榮觀。」

木皮氣味

苦平無毒。

《大明》曰:「溫。」

主治

《開寶》曰:「霍亂中惡,赤白久痢,除疳𧏾疥癬,牙齒蟲痛。 並煮服及含之。水浸洗目,除膚赤。」

李珣曰:「主腰腳不遂。血脈頑痹。腿膝疼痛。赤白瀉痢。」 李時珍曰:「去風殺蟲。煎洗赤目。」

發明

蘇頌曰:「古方多用浸酒治風蹶。南唐筠州刺史王紹 顏撰《續傳信方》云:頃年予在姑熟,得腰膝痛不可忍, 醫以腎臟風毒攻刺,諸藥莫療。因覽劉禹錫《傳信方》, 備有此驗。修服一劑,便減五分。其方用海桐皮二兩, 牛膝、芎藭、羌活、地骨皮、五加皮各一兩,甘草半兩,薏 苡仁二兩,生地黃十兩,並淨洗,焙乾,剉,以綿包裹,入」 無灰酒二斗浸之,冬二七,夏一七,空心飲一盞,每日 早午晚各一次,長令醺醺。此方不得添減,禁毒食。 季時珍曰:「海桐皮能行經絡,達病所,又入血分,及去 風殺蟲。」

刺桐花主治

《蘇頌》曰:「止金瘡血殊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