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51 (1700-1725).djvu/109

此页尚未校对

良餘之山,其上多榖柞。

《升山》「其木多榖柞棘。」

廆山有谷焉,名曰「雚谷」,其木多柳楮。

榖山:其上多榖。

銅山其木多榖柞。

衡山,上多榖柞。

《仁舉》之山,其木多榖柞。

琴鼓之山,其木多榖柞。

涿山其木多榖柞。

豐山,「其下多榖柞。」

《游戲之山》多榖。

大支之山,其木多榖柞。

《聲匈》之山,其木多榖。

龜山,「其木多榖柞。」

《風伯》之山,其木多檀楮。

夫夫之山,其木多桑楮。

《真陵》之山,其木多榖柞。

陽帝之山,其木多檿楮。 柴桑之山,其木多楮桑。

《賈思勰齊民要術》

種榖楮

《說文》曰:「榖者,楮也。」 按今世人有名之曰「角楮」 ,非也。蓋「角」 、「榖」 聲相近,因訛耳。其皮可以為紙者也。

楮宜澗谷間種之地欲極良。秋上楮子熟時多收,淨 淘,曝令燥,耕地令熟。二月耬耩之,和麻子漫散之,即 勞。秋冬仍留麻勿刈,為楮作煖。

若不和麻子,種卒多凍死。

明年正月,初附地芟殺放火燒之,一歲即沒人。

不燒者瘦而長亦遲

三年便中斫。

未滿三年者。皮薄不任用。

斫法:十二月為上,四月次之。

非此兩月而斫者,則多枯死也。

每歲正月,常放火燒。

自有乾在地,足得火,然不燒則不滋茂也。

二月中間,斫去惡根。

劚者地熟,楮科亦以留潤澤也。

移栽者,二月蒔之,亦三年一斫。

三年不斫者,徒失錢,無益也。

指地賣者,省功而利少;煮剝賣皮者,雖勞而大。

其柴足以供然

自能造紙,其利又多。種三十畝者,歲斫十畝,三年一 遍,歲收絹百疋。

《毛詩陸疏廣要》

《小雅》

其下維《榖》。

榖,幽州人謂之榖桑,或曰楮桑。荊、揚、交、廣謂之榖,中州人謂之楮殷中宗時,桑榖共生是也。今江南人績其皮以為布,又擣以為紙,謂之榖皮紙長數丈,潔白光輝,其裡甚好。其葉初生,可以為茹。《博雅》云:「榖,楮也。」 《埤雅》:「榖,惡木也。」 而取名於榖者,榖,善也。惡木謂之榖,則甘草謂之大苦之類也。《本草》曰:「楮一名榖。」 陶氏云:即今構木,誤矣。先賢以為皮斑者是楮,皮白者是榖。有瓣者曰楮,無瓣者曰構。按此非一種,《物類相感志》云:「其膠可以團丹砂。」 語曰:「構膠為金石之漆」 是也。《列子》曰:「宋人有為其君以玉為楮葉者,三年而成,亂之楮葉中,不可別也,遂以巧食宋國。」 列子聞之曰:「使天地之生物,三年而成一葉,則物之有」 葉者寡矣。故聖人恃道化而不恃知巧。《爾雅翼》:「榖,易生之物。」 一說榖田久廢則生榖,其實正赤,如楊梅而無核。伊陟相太戊:「亳有祥,桑、榖共生於朝。」 《傳》曰:「俱生於朝,七日而大拱。」 伊陟戒以修德而木枯。劉向以為桑,喪也;榖,猶生也,殺生之柄,失而在下,則是以桑、榖為二物也。而陸璣以為:榖,幽州人謂「之榖桑,或曰楮桑」 ,然則蓋一物也。《廣州記》曰:「蠻夷取榖,皮熟,搥為揭裡布,鋪以擬氈。」 《南山經》曰:「招搖之山有木焉,其狀如榖而黑裡,其華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 《本草圖經》云:「楮有二種,一種皮有斑花文,謂之斑榖,今人用為冠;一種皮無花,但葉似葡萄,作瓣而有子者為佳。其實初夏生,如彈丸」 ,青綠色。至六、七月漸深紅色,乃成熟。八月、九月采。《抱朴子》云:「檸實赤者,餌之一年,老者還少。」 《通志》云:「楮亦謂之榖。其實入藥,其皮造紙,濟世之用也。」 桑榖共生者即此。

《段成式酉陽雜俎》

《構榖樹》:構榖田久廢,必生構。葉有瓣曰楮,無曰構。

《本草綱目》

楮釋名

蘇頌曰:「陸璣《詩疏》云:構,幽州謂之榖桑,或曰楮桑,荊、 揚、交、廣謂之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