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風下血:皂莢子槐實一兩,用占穀糠炒香,去糠為 末。陳粟米飲下一錢,名「神效散。」〈聖惠方〉
裏急後重:不蛀皂角子、米糠炒過,枳殼炒等分為末, 飯丸梧子大,每米飲下三、四十丸。〈普濟方〉
小兒流涎,脾熱有痰:「皂角子仁半兩,半夏薑湯泡七 次,一錢二分,為末,薑汁丸麻子大,溫水下五丸。」〈聖濟總錄〉 惡水入口:吸皂角水一口,熱痛不止。以皂莢子燒存 性一分,沙糖半兩,和丸含之。〈博濟方〉
婦人難產:皂角子二枚吞之。〈千金方〉
風蟲牙痛:皂角子末綿裹彈丸大兩顆,醋煮熱,更互 熨之,日三五度。〈聖惠方〉
粉滓面䵟、皂角子、杏仁等分,研勻,津和,夜塗之。〈聖惠方〉 預免瘡癤。凡小兒每年六月六日。照年歲吞皂角子。 可免瘡癤之患。大人亦可吞七枚或二十一枚。林靜 齋所傳《方》也。〈扶壽方〉
便癰初起:皂角子七箇,研末水服效。一方照年歲 吞之。〈儒門事親方〉
一切丁腫:「皂角子仁作末傅之。」〈千金方〉
年久瘰𤻤:《阮氏經驗方》:用不蛀皂角子一百粒,米醋 一升,硇砂二錢,同煮乾,炒令酥,看𤻤子大小,如一箇 服一粒,十箇服十粒,細嚼,米湯下,酒浸煎服亦可。 《聖濟總錄》言:虛人不可用硇砂也。 小兒重舌:皂角刺灰入朴硝或腦子少許,漱口摻入 舌下,涎出自消。〈聖惠方〉
小便淋閉:皂角刺燒存性,破故紙等分為末,無灰酒 服。〈聖濟總錄〉
腸風下血,便前近腎肝,便後近心肺:皂角剌灰二兩, 胡桃仁、破故紙炒、槐花炒各一兩,為末,每服一錢,米 飲下。〈普濟方〉
《傷風下痢》:風傷久不已,而下痢膿血,日數十度,用皂 角刺、枳實麩炒、槐花生用各半兩,為末,煉蜜丸梧子 大。每服三十丸,米湯下,日二服。〈袖珍方〉
胎衣不下:皂角刺燒為末,每服一錢,溫酒調下。〈熊氏補遺〉 婦人乳癰:皂角刺燒存性一兩,蚌粉一兩,和研,每服 一錢,溫酒下。〈直指方〉
乳汁結毒:產後乳汁不泄,結毒者。皂角刺、蔓荊子各 燒存性,等分為末,每溫酒服二錢。〈袖珍方〉
腹內生瘡在腸臟不可藥治者,取皂角刺不拘多少, 好酒一盌,煎至七分,溫服,其膿血悉從小便中出,極 效。不飲酒者,水煎亦可。〈經驗方〉
瘡腫無頭皂角刺燒灰,酒服三錢,嚼葵子三五粒,其 處如針刺為效。〈儒門事親〉
癌瘭惡瘡:皂角刺燒存性,研白及少許為末,傅之愈。 〈直指方〉
大風癘瘡《選奇方》:「用黃蘗末、皂角刺灰各二錢,研勻, 空心酒服,取下蟲物,並不損人。食白粥兩三日,服補 氣藥數劑,名神效散。如四肢腫,用鍼刺出水,再服。」忌 一切魚肉、發風之物,取下蟲大小長短,其色不一,約 一二升,其病乃愈也。〈仁存方〉
發背不潰:「皂角刺麥麩炒黃,一兩,綿黃芪焙一兩、甘 草半兩,為末,每服一大錢,酒一盞,乳香一塊,煎七分, 去滓溫服。」〈本事方〉
肺風惡瘡瘙痒:用木乳即皂莢根皮,秋冬采如羅紋 者,陰乾炙黃、白蒺藜炒、黃芪、人參、枳殼炒、甘草炙等 分為末,沸湯每服一錢。〈普濟方〉
產後腸脫不收:用皂角樹皮半斤,皂角核一合,川楝 樹皮半斤,石蓮子炒去心一合,為粗末,以水煎湯,乘 熱以物圍定,坐熏洗之,挹乾便喫補氣丸藥,一服仰 睡。〈婦人良方〉
附錄鬼皂莢
陳藏器曰:「生江南澤畔。狀如皂莢,高一、二尺。作湯浴, 去風瘡疥癬。挼葉,去衣垢,沐髮令長。」
肥皂莢集解
李時珍曰:「肥皂莢生高山中。其樹高大,葉如檀及皂 莢葉。五六月開白花,結莢長三、四寸,狀如雲實之莢, 而肥厚多肉,內有黑子數顆,大如指頭,不正圓,其色 如漆而甚堅,中有白仁如栗,煨熟可食,亦可種之。十 月采莢,煮熟搗爛,和白麪及諸香作丸澡身,面去垢 而膩潤,勝於皂莢也。」《相感志》言:「肥皂莢水死金魚,辟」 《馬,螘麩》見之則不就,亦物性然耳。
莢氣味
辛溫微毒。
莢主治
李時珍曰:「去風濕下痢便血,瘡癬腫毒。」
核氣味
甘腥溫無毒。
核主治
李時珍曰:「除風氣。」
附方
腸風下血:獨子肥皂燒存性一片,為末,糊丸成,米飲 下。〈普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