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1 (1700-1725).djvu/17

此页尚未校对

抗疏戍雷州衛,赦還。貧甚,妻紡織以供朝夕,直讀書 談道自如。」

《謝廷涖傳》,萬曆改元,四川巡撫曾省吾奏言,「廷涖隱 居三十年,家徒四壁,樂道著書,宜特加京秩,風勵士 林。」詔即家進太僕卿。

《馮恩傳》:「恩幼孤,母吳氏親督教之。比長,知力學,家貧 無米,且雨,室盡濕,恩讀書床上自若。」

《楊爵傳》:「爵年二十始讀書,家貧,燃薪代燭,耕隴上,挾 冊以誦。」

《楊繼盛傳》:「七歲失母,庶母妒,使與豎牧牛。繼盛經里 塾,睹里中兒讀書,心好之,歸謂兄,請得從塾師學。兄 曰:『若幼何學?繼盛曰:幼者任牧牛,乃不任學耶?兄言 于父,聽之,學然牧不廢也。年十三,始得從師學』。」 《張居正傳》:「嘉靖二十六年成進士,歷司業,理坊事,選 侍裕邸講讀,王甚賢之。邸中之官亦無不善居正者, 而李芳數從問《書》義,頗及天下事。」

陸樹聲傳「家世業農,少力田,暇即讀書,請于父,從師 學,遂舉嘉靖二十年會試第一。」

《王樵傳》:「樵子肯堂,字宇泰,萬曆十七年進士。博覽群 籍,聲著館閣。好讀書,尤精于醫,所著《證治準繩》,該博 精粹,世競傳之。」

《陳有年傳》,「嘉靖四十一年進士,歷南京右都御史。後 予告乘傳歸,歸裝書一篋、衣一笥而已。」

《洪文衡傳》:「何喬遠博覽好著書,嘗輯明十三朝遺事 為《名山藏》。又纂《閩書》百五十卷,頗行於世。然援据多 舛云。」

《顧大章傳》:弟大韶,字仲恭。老於諸生,通經史百家及 內典,於《詩》《禮》《儀禮》《周官》多所發明,他辨駁者復數萬 言,其博學,世儒所僅見也。顧以為宋、元以來,述者之 事備,學者但當誦而不述。性孏,不著書。將死,始繕所 箋《詩》《禮》《莊子》,曰《炳燭齋隨筆》云。

《徐光啟傳》:鄭以偉,崇禎二年,拜禮部尚書。久之,偕光 啟並相。以偉修潔自好,書過目不忘,文章淵奧,而票 擬非所長。嘗曰:「吾讀書萬卷,而窘於數行,乃為後進 所藐。」章疏中有「何況」二字,誤以為人名也。擬旨提問, 帝駁改,始悟。自是詞臣為帝輕,遂諭館員須歷外僚, 而閣臣不專用翰林矣。

《黃道周傳》:「天啟二年,進授編修,為經筵展書官,歷禮 部尚書。道周學貫古今,詩文敏捷,所至學者雲集,講 論不倦。所居銅山,在孤島中,有石室,道周自幼坐臥 其中,故學者稱為石齋先生。」

《儒林傳》:「汪克寬字德一,祁門人。祖華,受業雙峰饒魯, 得勉齋黃氏之傳。克寬十歲時,父授以雙峰問答之 書,輒有悟於聖學。乃取《四書》自定句讀,晝夜誦習,專 勤異凡兒。後從父往浮梁,問業於吳仲迂,志益篤。元 泰定中,有司舉應鄉試,中其選。會試以答策直見黜, 慨然歎道之不行,棄科舉業,盡力經學。《春秋》則以胡」 安國為主,而博考眾說,會萃成書,名之曰《春秋經傳 附錄纂疏》。《易》則有《程朱傳義音考》,《詩》有《集傳音義會 通》,《禮》有《禮經補逸綱目》,有《凡例考異》。四方學士執經 門下者甚眾。洪武初,聘至京中,同修《元史》。書成,將授 官,固辭老疾。賜銀幣,給驛還。

梁寅家貧,自力于學,淹貫《五經》百氏。

陳謨字一德。邃于《經》學,旁及子史百家,涉流探源,辨 析純駁,犁然歸于至當。洪武初,屢應聘為江浙考試 官,著書教授以終。

趙謙勵志聖學,兀坐塢山「萬里閣」,博覽經史。

黃潤玉讀書寓目成誦,其為學,知行並進,以程、朱為 宗,嘗曰:「明理務在讀書。」

劉觀幼有巨人志,長好學,經傳子史靡不淹通。 吳與弼好讀書,不知晝夜,或途次,或枕上,或田間,默 誦精思,不雜他念,即天文、地志、曆律、醫卜,亦皆究其 說。

陳獻章穎悟絕人,書寓目輒記。嘗閉戶讀書,徹夜不 寢,少困,則以水沃足。久之,嘆曰:「學貴自得,自得之而 後博之以典籍,則典籍之言皆吾言,否則典籍與吾 猶為二矣。」乃築陽春臺,靜坐其中,不越閫外者數年, 充然自得。或勸以著書,不答。

謝復潛心經史,《以「古人」自期》。

林光好學,博綜經史。初得吳澄《論學》諸書,大感悟,建 得趣亭,日讀書涵養其中。光常有言:「所謂求道者,在 自得耳。讀盡天下書,說盡天下理,無自得處,終是閒 也。」

崔銑,弘治十八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充經筵講 官,進侍讀。引疾歸,作《後渠書屋》,讀書講學其中。 柯維騏于世味一無所嗜,惟嗜讀書。

任瀚少懷《用世志》,百家二氏之書罔不搜訂。

蔡元偉總角受書,見四明程端禮家塾日,程嘆曰:「學 不當如是耶?」即手抄而服行之,慨然有求道之志,非 聖賢之書弗觀。

徐師曾七歲讀書,即匡坐終日。長博學,兼通陰陽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