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1 (1700-1725).djvu/30

此页尚未校对

五玉即五瑞也,伏生年老,聲之訛耳。且列五樂之名 之用於其下甚詳,經史可以互見,故不可忽。至如李 善《文選秋胡詩注》引《易歸藏》曰:「君子戒車,小人戒徒。」 亦可以見亡書之語。

《周禮大司寇》注引《王霸記》曰:「『四面削其地』。又《王霸記》 曰:『置之空墠之地』。」又《王霸記》曰:「正之者,殺之也。」又《王 霸記》曰:「殘滅其為惡。」又《王霸記》曰:「犯令者違命也。陵 政者輕政法不遁也。」又《王霸記》曰:「悖人倫內外無以 異於禽獸,不可親百姓,則誅滅去之。」凡六舉於《司寇》 之注,而不見此篇於他書。意其刑章之事,及閱《西漢 藝文志》,《春秋》二十三家無此記,又於刑法家亦無之。 又考《大戴記》及《家語》,並無篇名,不知漢儒何所本也。 按隋志有王霸記三卷潘傑撰未詳傑何時人附誌於此俟考 《癸辛雜識》,賈師憲常移《奇奇集》,萃古人用兵,以寡勝 眾,如《赤壁》、淝水之類,蓋自詫其援鄂之功也。又《全唐 詩話》乃節唐本事詩中事耳。中自選《十三朝國史會 要》諸雜說之會者,如曾慥《類說》,例為百卷,名「悅生堂。」 隨抄板成,未及印,其書遂不傳。其所援引多奇書。廖 群玉諸書,則始開《景福華編》,備載江上之功,事雖誇 而文可采,江子遠、李祥父諸公皆有跋。《九經》本最佳, 凡以數十種比校,百餘人校正而後成。以撫州萆抄 紙油煙墨印造,其裝褫至以泥金為籤。然或者惜其 刪落諸經注為可惜耳,反不若韓、柳文為精妙。又有 《三禮節》,《左傳節》《諸史要略》,及建寧所開《文選》諸書,其 後又欲開手節《十三經注疏》,姚氏注、《戰國策注》,坡詩 皆未及入梓,而國事異矣。

《墐戶錄》:「古書轉刻轉謬,蓋病於淺者妄改耳。如近日 吳中刻《世說》,右軍清真」,謂清致而真率也。李太白用 其語為詩,右軍本清真,是其証也。近乃妄改作「清貴。」 「兼有諸人之差」,謂各得諸人之參差,近乃妄改「差」作 「美聲」;「鳴轉急」,改「鳴」作「氣義」,「學」改作「學義」,皆大失古人 語意。聊舉一二,他不能盡。

《丹鉛總錄》:「《禮記》前有車騎,則載飛鴻。」魏鶴山云:「六經 無騎字,《禮記》亦漢世書耳。」又《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左 師展將以公乘馬而歸,公徒執之。」注:「展,魯大夫,欲與 公俱輕歸。乘如字,騎馬也。」輕,遣正反。《正義》曰:古者服 牛乘馬,馬以駕車,不單騎也。至六國之時始有單騎。 漢初猶有車戰,見《夏侯嬰傳》。高祖之敗彭城,去滎陽, 出成皋,皆以數十騎遁去。而鴻門之會,棄車騎獨騎 一馬,樊噲四人步從,以免其非危迫時。往往夏侯嬰 中御車,高祖在左,樊噲驂乘為右,未嘗廢車也。《方萬 里古今考》反覆千餘言,今撮其要附此。

余嘗愛晉、宋人以韻語紀物產,如郭璞《爾雅贊》《山海 經贊》、王微《藥草贊》之類,皆質而工。其原出于《逸周書》 「火浣布」數語,今彙書于後。「火浣之布,入火不滅,布則 火色,出火而振之,皎然疑乎雪。」周書說火浣布日南有野女, 群行不見夫。其狀皛且白,遍體無衣襦。唐蒙博物記三廉 大實,實不但三食之多,汁味酸,且旨藏之尤好,與眾 果相參。陳祁暢異物志苹之依水,猶卉植地。靡見其布,漠爾 鱗被。物有常性,熟之所自。郭子元苹贊曰:《州留》者,其實水 牛,蒼毛豕身,角若擔矛,衛護其犢,與虎為讎。鬱林異物志 象之為獸,形體特詭。「身倍數牛,目不逾狶。以鼻為口, 望頭若尾。馴良承教,聽言則跪。數牙玉潔,載籍所美。 服重致遠,行如丘徙。」萬震象贊烏鰂八足,集足在口,縮喙 在腹,形類鞋囊,其名《烏鰂》。《噏波》潠墨迷射水慝。萬震海物 異名記《瓦瓏》礦殼建瓴,狀如渾沌錢文,外眉而內集。萬震 海物異名記按此條疑有闕文合浦之人,習水善游。俛視層巖,如猿 仰株。入如沉鱉,出如輕鳧。蹲泥剖蚌,潛竊明珠。萬震南州 志《江瑤》柱厥甲,美如瑤玉。玉音裕肉柱膚寸,名「江瑤柱。」 萬震海物異名記獸曰「元犀,處自林麓,食惟棘刺,體兼五肉。 或有神異,表露以甪,含精吐烈,望如華燭,置之荒野, 禽獸莫觸。」萬震犀贊神丘有火穴。光景照千里。昆侖有弱 水。鴻毛不能起。一跳八尺。兩跳丈六。從春至夏。裸袒 相逐。風俗記海蛙《笮》複引一索,飛緪杙閣,其名曰「笮。」人懸 半空,度彼絕壑。李膚笮橋贊高山嵯峨,巖石磊落。傾側縈 迴,下臨峭壑。行者扳緣,牽援帶索。袁崧山川記蚺惟大蛇。 既洪且長。采色駮映。其文錦章。食炭吞鹿。腴成養瘡。 賓響嘉食。是豆是觴。南裔志鮫之為魚,其子既育,驚必 歸母,還入其腹。小則如之,大則不復。楊孚交州異物志 五代廣順中,高麗進《別敘孝經》一卷,記孔子所生及 弟子從學事。又有《孝經雌圖》,說日之環暈,星之彗孛。 宋乾道中,南詔使者見廣南人言其國有《五經廣註》 《春秋後語》、三史加注,張孟《押韻集》《聖曆》諸書。歐陽公 《日本刀歌》,徐福行時,經未焚,逸書百篇今尚存,令嚴 不許傳中國,舉世無人識古文。由此觀之,則《尚書》全 文,日本國尚有之也。

《道書》以一卷為一。音周與軸通。陶九成《說郛》用之。 佛書以一條為一則。洪景盧《容齋隨筆》、史繩祖《學齋 佔畢》用之。佛典又云:「多羅樹葉書凡有二百四十縳。」 縳,古絹字,亦借為卷也。

鄭瑗《偶書》:「《六經》言道而不遺法,《四書》言理而不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