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1 (1700-1725).djvu/34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友後來未可遽立議論,以褒貶古今,蓋見聞未廣而

涉世淺故也。且如孔子,萬世師也。方孟僖子且死,戒 其嗣懿子師孔子時,孔子年尚少。又齊景公、晏子適 魯問禮時,孔子年三十,其後孔子之年五十餘,方歷 聘諸國,十四年而歸魯時孔子年六」十三歲,乃始刪 《詩》,定書,繫《周易》。闕二字「深矣,故其著述始可為後世法。 譬如積水于千仞之源,一日決之,滔滔汨汨,其源深 也。若夫潢潦之水,乍流乍涸,終不能有所至者,其源 淺也。古人著書,多在暮年,蓋為此。大抵著書上者羽 翼世道,次者磨礱身心,又次者淘汰俗氣,又次者資 輔聰明,又次者摩娑歲月,若簸口皮,眯心目,橫索錢 米,恣逞胸懷,近觸尤」悔,遠釀奇窮,皆公論失真之罪 也。嗚呼!士傳言,「庶人謗」,三代盛時則可,若後世,則處 士橫議,小人無忌而已,可不戒歟!

狂夫之言。左丘明身為國史,躬覽載籍,凡子產、管仲 及諸國卿佐家傳,并夢卜縱橫家書,總為三十卷篇, 括囊二百四十二年之事,既為《春秋內傳》,又分纂周、 魯、齊、晉、鄭、楚、吳、越八國事,起周穆王,終魯悼公,作《國 語》為《春秋外傳》,合為二十一篇。大約如《夏馭春秋》《晉 春秋紀》晏子、呂不韋、虞卿、陸賈之《春秋》而已,非有意 于發明孔子也。說者謂其先《經》以始事,後《經》以終義, 依經以辨理,錯經以合義,則枉卻《左傳》也。漢武時,置 太史公掌天下計書,以司馬談為之。談欲錯綜古今, 勒成一史,未就而卒。子遷乃述父遺志,採《左傳》《國語》, 刪《世本》《戰國策》,據楚漢列事,上自黃帝,下迄麟趾,作 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凡百三十 篇,都謂之《史記》。至宣帝時,遷外孫楊惲祖述其書,遂 宣布焉,而十篇未成。然亦自宮刑之後,抑鬱無聊,不 得已而托著書,故于刺客、游俠、貨殖三致意焉。藏副 名山,自成一家言蓋司馬之私史,非漢之國史也。班 固乃強而入之正史之中,詆其疏略,又詆其是非頗 謬于聖人,則枉卻《史記》也。杜甫貧不自振,客吳越、齊、 趙間。祿山亂,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肅宗立,自鄜州 羸服欲奔行在,為賊所得。至德二年,亡走鳳翔,上謁, 拜右拾遺。關輔饑,輒棄官去。客秦川,流落劍南,結廬 成都,西依嚴武。武卒,甫往來梓、夔間。大曆中,出瞿塘, 下江陵,泝沅、湘,以登衡山。其詩無所不有,而未嘗專 指某詩為某事,某句為某人。若如此,則一部杜少陵 詩,如「學究訓詁」相似,則枉卻杜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