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1 (1700-1725).djvu/41

此页尚未校对

盤。」《禮記》作「大路樊纓。」《周禮春官巾車》「玉路錫樊。」注:「音 鞶。」李善《文選注》:繁鞶古通用。

「涼」轉音諒,薄也。《左》莊三十二年:「虢多涼德。」又昭四年: 「君子作法于涼。」徐邈讀「諒」,又信也。《詩》「大明涼彼武王。」 《漢書》引詩「涼」作「亮。」又桑柔「職涼善背」,鄭元讀諒為良, 信也。《十九首》古詩「良無盤石固。」又古文「良有以也」,並 讀「諒。」

《左昭二十一年》:「窕則不咸。」杜預:「咸」讀「感。」

𦅸卦兆辭也。《左襄二十五年》:「其卦𦅸。」《釋文》:「𦅸,音胄。」《漢 書文帝紀》:「大橫庚庚。」李奇注:「𦅸,文也。」顏師古:「𦅸本作 籀」,《左傳》始作𦅸。 《左傳》:「宋左師向戍。」楊氏《古音略》:「向讀尚」,後代有向平, 亦作尚平。

《春秋》襄三十年:「天王殺其弟年夫。」徐邈年讀「甯」,《公羊 傳》作「佞夫。」右左傳二十九條

《穀梁傳隱元年》:「寰內諸侯,非有天子之命不得出。」《釋 文》:「寰,音縣,即古縣字。寰內,畿內也。」

《公羊傳》:「箝馬而秣之。」《漢五行志》:「臣畏刑而箝口。」箝讀 黔,以木銜馬口也。右公穀傳二條

《家語》顏回篇:「東野畢馬將必迭。」王肅「迭」讀「逸。」右家語一條 《孝經緯》:「含泉在萌,萬物歸中。」俗呼萌芽為蒙芽。右孝經一 條

《肉轉》,音柔,邊也。《爾雅釋器》:肉倍好謂之璧,好倍肉謂 之瑗,肉好若一謂之環。」《黃氏韻會》:「肉,錢璧之體,禮之 寬裕,肉好之音。」方氏曰:「璧外謂之肉,內謂之好。《考工 記》注有二音。《樂書》云:『肉倍好者璧,好倍肉者瑗』。」肉環 如一,旋而不窮者環,肉好之音,旋而不可窮者也。輔 氏曰:「肉好,猶俗言美滿也。」按錢邊名肉,非食肉之肉 也。《韻會》:平、尤韻,「肉」讀「柔」,又上、宥韻,「肉」讀「揉」,屬「捄」字母。 《韻問奇集》「肉好」作「柔好」,不甚誤;特不應易「肉」為「柔」字 耳。「《常談攷》誤,「大笑之」,則又誤。

《爾雅》:「繇,道也。」楊氏《古音附錄》引黃履翁之說:繇字有 六用。《漢高帝紀》「繇咸陽,則與徭同。」《文帝紀》「無繇教訓 其民,則與由同。」《百官表》:「皋繇,則與陶同。」《李尋傳》:「繇俗, 則與謠同。」《韋孟詩》「犬馬繇繇,則與悠同。」《班固賦》「『模先 聖之大繇』,則與猷同。」

《爾雅》:「懽懽,憂無告也。」《釋文》:「音貫。」邢昺疏引《詩板》「老夫 灌灌」,以其音同耳。楊氏古音略,今借為「歡」字。

《爾雅》:「楚有雲夢。」《方言》:「楚人謂草中曰夢。」《黃氏韻會》:「夢 音蒙。」

《爾雅》:「嵩嵩為中岳。」《詩大雅》作崧高。崧一作崇。《國語》,周 太史過曰:「夏之興也,融降于崇山。」韋昭注:「融,祝融神。 崇崇,高山也。夏都陽城,崇高在焉。」陸氏《嵩岳志》:「嵩高 一作崇高。」崇、嵩古字通用。

冰轉音凝。《說文》:「凝,水堅也。」黃氏韻會:「冰,古凝字;仌,古 冰字。後人以『冰』」代「仌」字,故以「凝」代「冰」字。又《爾雅》:「冰,脂 也。」舊注引《莊子》「肌膚若冰雪」,即以為冰凌之冰,非也。 冰得冷而凝,熱而消,脂膏亦然,故《爾雅》曰:「冰,脂也。」是 冰即凝義。然《易坤小象》:「凝葉冰」,冰即《周禮》凌人之凌。 右爾雅六條

《書傳正誤》《廣韻》引《史記》「毛遂曰:『公等娽娽』。」今《史記》作 「錄錄。」古文「碌碌」、「琭鹿」、陸娽通用。《老子》,「琭琭,喻少也。」《漢 書灌夫傳》:「帝在即錄錄。」應劭注:「猶娽娽也。」《蕭何贊》:「錄 錄未有奇節。」顏師古注:「猶鹿鹿也。」《後漢馬援傳》:「更共 陸陸。」李賢注:「猶碌碌也。」

梧轉音誤。魁梧,大貌。《漢書張良傳贊》:「魁梧奇偉。」蘇林: 梧讀悟,顏師古注:「可驚悟也。」或讀吾,非。

《後漢書。董卓傳》:「卓縱軍士淫略,謂之搜牢。」李賢注:「牢, 漉也。」《楊氏古音附錄》:「搜、牢」二字並去聲,今俗猶有此 語,貴州俗云打牢。

泛觴,泛轉音捧,義同覂,《漢書呂后紀》:「自起泛孝惠巵。」 又《武帝紀》:「泛駕之馬,俱作捧。」

宋人小說謂天下字皆有對,如「飢」、「飽」、「勞」逸之類,惟「渴」 字無對。楊氏《古音叢目》云:「古文渴即竭字。《孟子》:『溝澮 皆盈,其渴也可立而待』。則渴者盈之對。今《孟子》文作 涸。」

谿與谿異。谿牽奚切,讀曰溪。宋均曰:無水曰谷,有水 曰谿。谿弦雞切,讀曰兮。反戾也。《莊子》:婦姑勃谿。注:勃, 爭也。谿,空也。

黔有二音:一音琴,一音鉗,其義皆黑色也。貴州稱黔, 從秦黔中郡;隋黔,州名也。音琴。以人言,有黑苗,有黑 羅;以水言,有黑水,有烏江;以郡言,有夜郎,有烏撒、烏 蒙,皆黑義。

《常談考誤》:「世稱青衿之士曰秀才」,士子聞之,尚若以 為輕己者。按《北史》:杜正元隋開皇十五年舉秀才,試 策高第。不知秀才非始于隋也。《晉書》:「王祥年垂耳順, 始舉秀才,除溫令。」則秀才之舉,行于西晉。《史記》:「賈誼 年十八,以能誦詩屬書聞于郡中。吳廷尉為河南守, 聞其秀才,召置門下,甚愛幸。」則秀才之名,著于西漢。 「姑息」二字出《檀弓》。「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陳澔《集說》 未解舊注「苟容取安也」,亦未晰。陸務觀《老學菴筆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