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1 (1700-1725).djvu/44

此页尚未校对

缺,無別本可證。近代有好事者,刻《九經補字》,并屬諸 生補此書之闕,以意為之,乃不知此書特五經之文, 非經所有者不載,而妄添經外之字,并及字書中汎 博之訓。予至關中,洗刷元石,其有一二可識者,顯與 所補不同。乃知近日學者之不肯闕疑而妄作如此。 山東人刻《金石錄》於李易安後序「紹興二年元黓歲 壯月朔。」不知壯月之出於《爾雅》。八月為壯而改為《牡丹》。凡 萬曆以來所刻之書。多牡丹之類也。

《後漢書儒林傳》:「讖書非聖人所作,其中多近鄙別字。」 近鄙者,猶今俗用之字,別字者,本當為此字,而誤為 彼字也。今人謂之白字,乃別音之轉。

凡勘書必用能讀書之人。偶見焦氏《易林》舊刻,有曰 「環緒倚鉏」,乃「環堵」之誤。注云:「緒疑作佩。」「井堙水刊」,乃 「木刊」之誤。注云:「刊疑當作利。」失之遠矣。幸其出於前 人,雖不讀書而猶遵守本文,不敢輒改。苟如近世之 人據臆改之,則文益晦,義益舛,而傳之後日,雖有善 讀者,亦茫然無可尋求矣。然則今之坊刻,不擇其人 而委之讎勘。豈不為大害乎。

梁簡文帝《長安道詩》「金椎抵長樂,複道向宜春」,是用 《漢書賈山傳》「隱以金椎,樹以青松,為馳道之麗至於 此。」《三輔決錄》:「長安十二門,三塗洞開。隱以金椎,周以 林木,左出右入,為往來之徑。」今誤作「金槌」,而又改為 椎輪。唐閻朝隱《送金城公主適西蕃》詩「還將貴公主, 嫁與傉檀王」,是用《晉書載記》「河西王禿髮傉檀。」今誤 作《耨檀》而又改為「褥氈」,比於《金根車》之改金銀而又 甚焉者矣。

《莊子》:「嬰兒生無石,師而能言。」一本作所師。蓋魏晉以 後,寫書多有作草者,故以所而訛石也。

東坡《志林》曰:「近世人輕以意改書,鄙淺之人好惡多 同,故從而和之者眾,遂使古書日就訛舛,深可忿疾。 孔子曰:『吾猶及史之闕文也』。自予少時,見前輩皆不 敢輕改書,故蜀本大字書皆善本。」

《漢書藝文志》曰:「古者書必同文,不知則闕。問諸故老。 至於衰世,是非無正,人用其私。故孔子曰:『吾猶及史 之闕文也。今亡矣夫』!」蓋傷其寖不正,是知穿鑿之弊, 自漢已然。故有行賂,改蘭臺漆書,以合其私者矣。 萬曆間,人多好改竄古書,人心之邪,風氣之變,自此 而始。且如駱賓王《為徐敬業討武氏檄》,本出《舊唐書》, 其曰「偽臨朝武氏」者,敬業起兵在光宅元年九月,武 氏但臨朝而未革命也。近刻古文改作偽周。武氏,不 察檄中所云「包藏禍心,睥睨神器」,乃是未篡之時,故 有是言。其時廢中宗為廬陵王,而立相王為皇帝,故 曰君之愛子,幽之於別宮也。不知其人,不論其世,而 輒改其文,繆種流傳,至今未已。又近日盛行《詩歸》一 書,尤為妄誕。魏文帝《短歌行》「長吟永歎,思我聖考。」聖 考謂其父武帝也,改為聖老。評之曰:「聖老」字奇。《舊唐 書》:李泌對肅宗言:天后有四子,長曰太子弘,監國而 仁明孝悌。天后方圖稱制,乃鴆殺之,以雍王賢為太 子。賢自知不免,與二弟日侍於父母之側,不敢明言, 乃作《黃臺瓜辭》,令樂工歌之,冀天后悟而哀愍。其辭 曰:「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 稀。三摘猶尚可,四摘抱蔓歸。」而太子賢終為天后所 逐,死於黔中。其言「四摘」者,以況四子也。以為非四之 所能盡,而改為摘絕。此皆不考古而肆臆之說,豈非 小人而無忌憚者哉?

《爾雅·釋山》:「多草木岵,無草木峐。」疏峐當作屺「石戴土謂之 崔嵬土。」戴石為「砠」,《毛傳》引之互相反。鄭康成《箋》《詩采 蘩》引《少牢餽食禮》「主婦被裼」誤作《禮記皇矣》,引《左傳》 鄭公子突「使勇而無剛者嘗寇,而速去之」,《晉士會》「若 使輕者肆焉,其可」誤合為一事,《註》《周禮大司徒》引《左 傳成二年》「先王疆理諸侯」誤作「吾子疆理天下」,引《詩》 「錫之山川,土田附庸」誤作「土地。」《射人》引《射義》「明乎其 節之志,以不失其事,則功成而德行立」誤作《樂記》《縣 士》,引《左傳》「韓襄為公族大夫」誤作「韓須」,註《禮記月令》 引《夏小正》「八月丹鳥羞白鳥」誤作「九月」,引《詩》「稱彼兕 觥,萬壽無疆」誤作「受福無疆」,《范武子解》《穀梁傳》莊十 八年引《玉藻》「天子元冕而朝日於東門之外」誤作《王 制》,郭景純註《爾雅》引《孟子》「止或尼之」誤作「行或尼之」, 引《易》「鞏用黃牛之革,固志也」誤以《革》《遯》二爻合為一 《傳》,韋昭《國語註》引《詩》「鼉鼓逄逄」誤作「鼉鼓洋洋」,孔穎 達《左傳文十八年正義》引《孟子》「柳下惠聖之和者也」 誤作「伊尹,聖人之和者也」,蘇軾《書傳伊訓》引《孟子》「從 流下而忘反謂之流」誤作「從流上而忘反謂之游」,朱 震《易傳井大象》引《詩》「維此哲人,謂我劬勞」,誤作「知我 者謂我劬勞。」趙汝梅《易輯聞蹇大象》引《孟子》「我必不 仁,我必無禮」,誤作「我必不仁不義」,朱元晦《中庸章句》 引《詩》「后稷之孫,實維太王,居岐之陽,實始翦商」,誤作 「至於太王。」《詩集傳》「閔予小子」,引《楚辭》「三公穆穆,登降 堂只」,誤作「三公揖讓。」

朱子註《論語》:「夏曰瑚,商曰璉。」此仍古註之誤。《記》曰:「夏 后氏之四璉,殷之六瑚。」是夏曰璉,啇曰瑚也。《享禮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