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1 (1700-1725).djvu/97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

 第五十六卷目錄

 河圖洛書部總論二

  宋趙汝梅易雅圖書釋第十八

  林至易裨傳極數第二

  胡方平易學啟蒙通釋本圖第一

  稅與權易學啟蒙小傳天地自然本數

  鄭樵六經奧論河圖洛書辨 又辨 河圖八卦太衍之數

  王申子大易緝說或問

  宋史王柏傳

經籍典第五十六卷

河圖洛書部總論二

宋趙汝梅易雅

《圖書釋第十八》

浩浩元氣,精靈具存,混淪既分,昭乎日星之在上,確 乎川嶽之在下。自然之文若是,孰為之者?抑亦元氣 流精,物物神奇爾。《河圖》《洛書》,聖人則之,東序陳之,其 來已久,形制不傳。其為文若數,莫可臆知,而聖人寶 尚如此,是亦自然之文,非人力之所作為也。典籍灰 揚,存者可考,聖人不過曰:「《河》出圖,《洛》出書。」初未嘗明 著其文,漢儒乃指為畫卦敘疇之原。劉歆謂「《洪範》自 五行至六極,凡六十五字,皆《洛書》本文」,是《洛書》不為 數也。揚雄明一六二七之數,《鑿度》述一九三七之敘, 不聞有圖書之名,是數不為圖書也。獨孔安國謂「神 龜負文於背,有數至九,則以《洛書》為數矣。夫安國歆 皆漢碩儒,歆又專佐符命,宜見祕文。」其說之異同乃 如此,豈圖書已亡於漢,二子姑以意定言邪?鄭康成謂河圖 九篇洛書六篇又別有三十篇後漢曹充李邰公沙穆之徒皆習之其文則劉昭註天文志足以概見今 案此乃圖緯之書後之學者,緬企圖書之名,習安國之說,而 數不可見,遂以揚雄鑿度之數強名曰《圖書》,而聖人 之所寶,中古之所不傳,始斷斷乎為數矣。雄之數十, 凡五位止於五十,後人衍為五十五,目之曰《河圖》。鑿 度之數九,其位亦九,後人因太乙遊宮之次,目之曰 《洛書》。至劉牧互易其名,朱子雖復其舊,迨今學者所 主猶未一,況陳希夷有未合已合之分,邵康節有圓 數方文之辨。若畫卦敘疇等論,由漢以來,紛紛誕異, 不可勝載,奈之何哉?且聖人儕圖書於神物變化垂 象之列,箕子但云「天錫九疇」,未嘗指包犧則圖而畫 卦,大禹法書而敘疇也。聖經所載,炳然甚明,何後人 不之信,而遽祖漢儒邪?為則圖畫卦之說者,以九六 七八配陰陽老少,謂聖人畫卦,蓋本諸此。不知九六 七八為揲蓍策數,乃先有卦而後揲蓍,非先得數而 後畫卦,況包犧仰觀俯察,近取遠取,不過天地人物 之象乎?為法書敘疇之說者,沿《洪範》「天錫」之語以為 龜負數而出,禹因第為九類,使龜文不出,則宇宙間 無此九類邪?況天錫勇智,天錫「純嘏,不知天命何物 負之以錫諸人也。」嗚呼!《河圖》《洛書》,古必有是,儻形制 湮泯,正可闕疑,何至依緣髣像,以一時臆見而斷千 古之疑邪?若夫圖或為書,書或為圖,其無所取證於 聖人則均也。雖然,此二數者,如不明之為圖書,而直 論其數,則有不可廢者。一對二,三對四,而五居中;六 七合一二八、九合三,四而十合五。奇耦胥對,陰陽有 合,而數之體以立。聖人所謂「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 者,此其類也。體立矣,不變則數不行。故陽以三左行, 陰以二右行。三其一為三而居東,三其三為九而居 南,三其九為二十七,而七居西,三其二十七為八十 一,而一復居北。等而上之,至於億兆,其餘數之位皆 然,二其二為四,而居東南;二其四為八,而居東北;二 其八為十六,而六居西北,二其十六為三十二,而二 復居西南,上而億兆亦然,八方之名姑借以立辭八位既列,五 仍居中,而數之用以通。聖人所謂參伍以變,錯綜其 數者,此其類也。夫數雖有體用,而貫於體用之間者, 一三五也。一為數之始,五為數之中,三為奇耦之合, 故體用之圖雖不同,而一、三五之位不易也。或曰:數 一而已,何有體用之殊?吁,數豈有二本哉?曰體曰用, 咸肇乎一,對布之以立體,錯布之以通「用,顧人所布 如何爾。凡天下之數,雖有萬不同,皆始於一也。」或又 曰:「然則《易》之數云何?」曰:「《易》書有衍數,有積數。自五衍 而為五十者,衍數也;自一二三四五積而為五十五 者,積數也。圖書二數皆積數之儔,不可以與於揲蓍 也。故捨圖書之名而論二數,則自有妙理;強二數以 圖書之名,則於經無據」,況欲牽合九、六、七、八以為四 象,傅會五行生成,以配八卦,而謂之作《易》之原,可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