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2 (1700-1725).djvu/113

此页尚未校对

氏則梁氏取先生手槁再四校讎授梓,以副士林求。 蓋先生是書八十年而始大顯也。

金瑤六爻原意一卷

按瑤自序周公作爻辭說者謂公因爻之吉凶以示意斯言也猶未盡得公繫爻之情也夫爻固有吉有凶而數止於六爻之意則吉凶悔吝雜揉不可數公

之繫之也,必先得一卦之意,然後因爻而布之。此爻 是此意,則以此意屬此爻;彼意合彼爻,則以彼爻繫 彼意;吉則繫以吉意,凶則繫以凶意,吉凶半則繫以 吉凶悔吝意雜繫之意盈則一爻而兩意不為贅,意 盡則兩爻而一意不為歉。是故意與爻相匝而《易》道 成。後世乃有謂辭不盡爻意者,而公繫爻之意病矣。 作《六爻原意》。萬曆辛巳五月

袁仁大易心法

按仁自序天壤間品物流形新新非故靡一時無易也學者仰而觀俯而察遠而稽近而取孰非易理哉若必挾策玩爻尋文索象則其於易也淺矣吾祖吾

父世精《易》,演吉凶,談休咎,時時中窾,俗人心異口譁 之,然而非其至也。至者乃在神會元機,手握造化,終 身用《易》,而天地鬼神有不能測、不能違焉。宋儒談《易》, 謂有交易變易之意,而以陰陽爻象當之,陋矣。大父 嘗語余曰:「養吾之真,任彼之假,守吾之正,礪彼之邪, 而交相化焉,此交易之義也。凶者轉而為吉,咎者轉」 而為祥,此變《易》之義也。是故《易》者,聖人有憂患而作, 君子履之,詎可一日廢哉?余自十五受《易》,取先世遺 文熟究之,茫然若秦越之不相識也。二十而僅達其 詞,又十年始通其意,偶有所得,筆記之,歲久成帙,命 曰《大易心法》。卮言靡當,詮敘無倫,而蠡測管窺,時有 至者。如曰「善《易》者不言《易》,則主臣不」敏,皇恐死矣。

方社昌周易指要三卷

按社昌子時化序先高祖居貞先生於盛明之始崛起新安雖高隱不仕德孚於鄉先君初庵先生復以真儒名世然四世矣遺籍僅存易指要在塵埃中先

君以付時化遺命曰:「吾學《易》無常師,汝亦不必泥一 法。」時化泣而受焉。顧汨沒於制舉,捍格於傳注,比年 始漸知所疑,出故牘閱之,有味其言,如有寤者。時化 乃幡然曰:「先人固命我矣。此一書也,豈非翕受證入 之基乎?」遂題而識之,以自勗焉。

沈懋孝周易程朱傳義箋

按懋孝自序疏易義者多矣惟程先生正叔作傳朱先生元晦作本義二書並垂博士家危坐說之斂衽奉之余為擇兩先生平日所為易與其弟子所說者

各箋所作傳義下,其他氏語,悉簡去不陳。雖言或重 複,旨有出入,要以旁詣互見,無所不極,若坐兩先生 於一堂,執經前席也。程大指謂體用顯微無二理,以 人事著《易》道,故曰:「卦者事也,爻者事之時也。」此程先 生以《易》發己所學,其不合孔子遺文者,殆十之半。朱 先生尊信經學,覺其與孔子稍殊,故於彖爻之前掇 取孔子《彖》《象》之義者十之七,裁約程《傳》者十之二,參 入他疏,所得者十之一,而稱曰《本義》。至於孔子《彖象》, 則皆略而不著,若以論大道,通神明,毋乃令高明特 達之士猶有遺論乎?然而兩先生之《傳》義,無異兩曜 之明乎天也,吾豈敢謂《易》道盡乎?此。後生可畏,來者 起,予安知無起而代之明者?

《周易四聖象辭》

按懋孝自序孔子之道總於六籍尤粹精於易易非詩書禮樂春秋比也詩書論而存之有刪有逸禮樂考而定之有次有補魯史裁而斷之有筆有削其於

《易》也,尊之讚之,不敢議焉。退與門人雅言,未嘗一及 《易》。其列於《復》之讚者,獨顏氏之子,而曾參氏亦嘗稱 說《艮》之象辭,聞《易》者二子耳。觀其生平所自著書,《魯 論》皆門人所述,《詩》《書》《禮》《樂》傳之往昔,《春秋》亦本舊文, 惟《十翼》為手筆全書。嗚呼,孔子之道,何假傳注而始 明?後之學者奈之何?求之百家傳注,馳騁雜博之場, 雖多奚以為?余晚而好《易》,抱其圖象卦象為一卷,彖 爻之詞為一卷,《孔子之贊》為一卷,藏之笥中,以俟洗 心退密,神明其德,庶幾旦暮遇之也夫。

《周易博義》

按懋孝自序余既玩易有年乃敢論次其書敘述己意俟之將來以備聖人君子者之一擇其大義有八首羲皇之象則列二儀四象八卦而止此孔子所謂

庖犧氏始作八卦者也;次文王、周公之《彖》《爻辭》,此孔 子所謂「興於殷之末世,因貳濟民行」者也。次《彖》《象》《繫 辭》等作,此孔子自謂學之可無大過者也。四聖人之 學備於此,上智觀之,可思過半焉,故述《象辭》第一。程 正叔之《易傳》、朱元晦之《易義》《啟蒙》天下學者宗之。今 箋二先生平日語,令學者精求而參論之,故述《箋文》 第二。漢晉下諸注疏家輯而次之,與宋疏並存,令學 者時時溯觀,別當有得於象數,故述古疏第三。余所 著者無他,特循孔子贊義,一一疏其文。若孔子所以 疏文王周公之文者,無添減焉,即不盡合程朱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