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3 (1700-1725).djvu/121

此页尚未校对

張欽夫說《易》,謂只依孔子《繫辭》說便了。如說:「『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獲之,無不利』。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何不利之有!動而不括,是以出而有獲,語成器而動者也』。」 只如此說便了。固是如此,聖人之意只恁地說不得。緣在當時只理會象數,故聖人明之以理 。此段與上文有互相發者,并錄于此。

某嘗謂「上古之書,莫尊于《易》;中古後書,莫大于《春秋》。」 此兩書皆未易看。今人纔理會二書,便入于鑿。若要 讀此二書,且理會他大義。《易》則是箇尊陽抑陰,明消 息盈虛之理;《春秋》則是箇尊王賤霸,明君臣上下之 分。

《易》最難看。其為書也廣大悉備,包涵萬理,無所不有。 其實是古者卜筮之書,不必只理。象數亦可說,初不 曾滯於一偏。某近看《易》,見得聖人本無許多勞攘,自 是後世一向妄意增減,硬要作一說以強通其義,所 以聖人經旨愈見不明。且如解《易》,只是添虛字去迎 過意來便得。今人解《易》,乃去借它「實」字,卻是借它做 己意。說了又恐或者一說有以破之,其勢不得不支 離,更為一說以「護吝」之說千說萬,與《易》全不相干。此 書本是難看底物,不可將小巧去說,又不可將大話 去說。

「子所雅言,《詩》《書》《執》《禮》,未始及《易》」,夫子常所教人,只是 如此。今人便先為一種元妙之說。

《易》本卜筮之書,故先王設官掌于太卜,而不列於學 校。學校所教《詩》《書》《禮》《樂》而已,至孔子乃于其中推出 所以說卦「觀象」「繫辭」之旨,而因以識夫吉凶進退存 亡之道。蓋聖人當時已曉卜筮之法,與其詞意所在。

如說「田狩」 ,即實是田狩;說「祭祀」 ,則實是祭祀。征伐、「《昏媾》之類皆然,非譬喻也。」 又曰:「如『利用祭祀』」 ,「『利用享祀』,只是卜祭則吉。『田獲三狐』」 ,「『田獲三品』,只是卜田則吉。『公用享于天子』,只是卜朝覲則吉。『利建侯』,只是卜立君則吉;『利用為依遷國』,只是卜遷國則吉;『利用侵伐』,只是卜侵伐則吉。」

故就其間推出此理耳。若在今日,則已不得其法。不 曉其詞。而暗中摸索,妄起私意。竊恐便有聖賢復生, 亦未易通。與其虛費心力于此,不若且看《詩》《書》《禮》《樂》 之為明白而易知也。

某不敢教人看《易》,只為物闊大,且不切己,兼其間用 字與今人皆不同。如說「田獵」、「祭祀」、「侵伐」、「疾病」,皆是古 人有此事去卜筮,故爻卜出去。今無此事了,都曉不 得。

黃顯子問《易》。曰:「如今不曾經歷得許多事過,都自揍 它道理不著。若便去看,也卒未得它受用。孔子晚而 好學《易》,可見這書卒未可理會。如《春秋易》,都是極難 看底文字。」

方叔問:「《易本義》何專以卜筮為主?」曰:「且須熟讀正文, 莫看注解。蓋古《易》《彖》《象》、文言,各在一處,至弼始合為 一,後世諸儒遂不敢與移動,今難卒說。且須熟讀正 文,久當自悟。」

《易》只是卜筮之書,今人說得來太精了,更入粗不得。 如某之說雖粗,然卻入得精,精義皆在其中。若曉得 某一人說,則曉得伏羲文王之《易》是如此,元未有許 多道理在,方不失《易》之本意。今未曉得聖人作《易》之 本意,便要說道理。縱饒得好,只是與《易》元不相干。聖 人分明說:「昔者聖人之作《易》,觀象設卦,繫辭焉以明 吉凶」,幾多分曉。某所以說《易》只是卜筮書者,此類可 見。

問:「讀《本義》所釋卦辭,若看得分明,則《彖辭》之義亦自 明。只須略持破,此是卦義,此是卦象、卦體、卦變,不必 更下注腳矣。」曰:「某當初作此文字,正欲如此。蓋《彖辭》 本是釋《經》之卦辭,若看卦辭分明,則彖亦可見,但後 來要重整頓過未及,不知今所解者能如此本意否?」 又曰:「某作《本義》,欲將《文王》卦辭,只大綱依《文王》卦辭」 略說,至其所以然之故,卻于孔子《彖辭》中發之。且如 《大畜》:「利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只是占得《大畜》者為 利正,「不家食」而吉,利于「涉大川。」至于「剛上而尚賢」等 處,乃孔子發明,各有所主,爻象亦然。如此則不失文 王本意,又可見孔子之意,但而今未暇整頓耳。 某之易簡,略者,當時只是略搭記,兼文義,伊川及諸 儒皆已說了。某只就語脈中略牽過這意思。

蘇宜久辭歸,問:「歸去意欲觀《易》如何?」曰:「而今若教公 讀《易》,只看古注及近世數家注,又非某之本心。若必 欲教公依某之《易》,看某底又只說得三分,自有七分 曉不得,亦非所以為教。如此看來,則易便是箇難理 會底物事,卒急看未得,不若且未要理會。」

「上經猶可曉易解,下經多有不可曉難解處。不知是 某看到末梢,懶了解不得,為復是難解。」又曰:「《繫辭》也 如此。只是上繫好看,下繫沒理會。」

先生于《詩傳》,自以為無復遺恨。曰:「後世若有揚子雲, 必好之矣,而意不甚滿于《易本義》。蓋先生之意只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