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3 (1700-1725).djvu/60

此页尚未校对

《括蒼彙紀》「王潤孫青田人。國初以薦任本學教諭。」

張洪「《周易傳義會通》十五卷。」未見

《吳中人物志》:「字宗海,常熟人。所著有《四書解義》二十卷,《周易傳義會通》十五卷,《尚書補傳》十二卷,《詩經正義》十五卷。」

方孝孺《大易枝辭》:

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 世居臨海侯城里。

胡廣等《周易傳義大全》二十四卷,又《義例》一卷

《明成祖實錄》:永樂十二年十一月甲寅,上諭行在翰林院學士胡廣、侍講金幼孜曰:「《五經》《四書》,皆聖賢精義要道,其傳注之外,諸儒議論有發明餘蘊者,爾等采其切實之言,增附于下,務極精備,庶幾以垂後世。」 命廣等總其事,仍命舉朝臣及在外教官有文學者同纂修,開館東華門外,命光祿寺給朝夕饌。十三年九月己酉,《五經四書大全》成,廣等以進,上覽而嘉之,親製序于卷首,御奉天殿受之,命禮部刊賜天下。庚戌,賜纂修官翰林院學士兼左春坊大學士胡廣,右春坊右庶子兼翰林院侍講楊榮,右春坊右諭德兼翰林院侍講金幼孜,翰林院修撰蕭時中、陳循,編修周述、陳全、林誌、李貞、陳景著,檢討余學夔、劉永清、黃壽生、陳燧、陳用,典籍黃約仲,庶吉士凃順,禮部郎中王羽,兵部郎中童謨,禮部員外郎吳福,北京刑部員外郎吳嘉靖,禮部主事黃裳,刑部主事段民、洪順、沈昇、章敞、楊勉、周忱、吾紳,廣東道監察御史陳道潛,大理評事王選,太常寺博士黃福,北京國子監博士黃復原,太醫院御醫趙友同、泉州府儒學教授曾振、常州府儒學教授廖思敬、蘄州儒學正傅舟、大庾縣儒學教諭王進、濟陽縣儒學教諭杜觀、善化縣儒學教諭顏敬守、常州府儒學訓導彭子斐、鎮江府儒學訓導留季安,鈔幣有差,仍賜宴于禮部。

按永樂中詔修《五經》《四書大全》,開館則給月饌,書成則賜鈔賜幣。又御製序文頒行,稱為「廣大悉備。」 不知胡廣諸人止就前儒之成編,一加抄錄而去其名。如《詩》則取諸劉氏,《書》則取諸陳氏,《春秋》則取諸汪氏,《四書》則取諸倪氏,《禮》則于陳氏《集說》外增益吳氏之《纂言》,《易》則天台鄱陽二董氏,雙湖雲峰二胡氏,于諸書外全未寓目,所謂《大全》乃至不全之書也。夫既竊其廩賜,並未效纖毫搜採之勤,攘私書為官書以罔其上,豈不顧博聞之士見而齒冷乎?即此可見胡廣心術之不純,而同事諸臣亦苟且游戲甚矣。

楊士奇「《周易直指》十卷。」未見

初名㝢,以字行,泰和人。以辭召,事建文皇帝,入翰林。太宗靖難,改編修,入直文淵閣。歷事獻、景、裕三陵。累官少師、華蓋殿大學士。卒贈太師,諡「文貞。」

王達《易經選注》。未見

達,字達善,無錫人。洪武中,舉明經,除國子助教。永樂中,擢翰林編修,遷侍讀學士。

趙友士《易義》一卷。

楊士奇曰:「《易義》一冊,建寧趙友士以教其徒者。」 趙故建寧經,師余為審理時,趙為伴讀,往還相好也。

張文選《易經講義》。未見

《溫州府志》:「字士銓,永嘉人。永樂丙戌進士,改庶常。」

劉髦《石潭易傳撮要》一卷。未見

《江西通志》:「字孟恂,永新人。永樂戊子舉人,學者稱石潭先生。」

林誌「《周易集說》三卷。」未見

《姓譜》:「字尚默,閩縣人。永樂壬辰進士,累官侍講。」

張敔《京氏易攷》。未見

《人物攷》:「字伯起,合肥人。永樂中,貢入太學,除廣東道監察御史。」

李賢《讀易記》一卷。

《名臣言行錄》:「字原德,鄧州人。宣德癸丑進士,仕至少保、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卒贈太師,諡文達。」

徐良《讀易指南》。

《湖廣總志》:「徐良字明善,邵陽人。宣德中,以經明行修任本縣儒學訓導。秩滿以薦擢知均州。」

劉定之「《周易圖釋》十二卷。」未見

《言行錄》:「定之字主靜,江西永新人。正統丙辰進士,仕至禮部左侍郎。卒贈禮部尚書,諡文安。」

金潤《周易圖解》。

《上元縣志》:「字伯玉,正統戊午舉人,歷南安知府。」

王恕《玩易意見》二卷。

《言行錄》:「恕字宗貫,陝西三原人。正統戊辰進士,仕至太子太保、吏部尚書。卒贈太師,諡端毅。」

包瑜《周易衍義》。

《括蒼彙紀》:「包瑜字希賢,青田人。景泰庚午舉人,官教諭。淮王聘為客。著《周易衍義》。」

楊守陳《讀易私抄》。未見

《人物考》:「楊守陳字維新,鄞縣人,景泰辛未進士,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