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3 (1700-1725).djvu/73

此页尚未校对

《易》之義深矣。按:《正義》所引《易》「三名」 之說,考宋儒多止言交變,而鮮及不易,茲略附其說。

《第二論重卦之人》

《繫辭》云:「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又《禮緯含文嘉》曰: 「伏羲德合上下,天應以鳥獸文章,地應以《河圖》、洛書。 伏羲則而象之,乃作八卦。」故孔安國、馬融、王肅、姚信 等並云:「伏羲得《河圖》而作《易》。」是則伏羲雖得《河圖》,復 須仰觀俯察,以相參正,然後畫卦。伏羲初畫八卦,萬 物之象皆在其中,故《繫辭》曰「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 是也。雖有萬物之象,其萬物變通之理,猶自未備,故 因其八卦而更重之,卦有六爻,遂重為六十四卦也。 《繫辭》曰「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是也。然重卦之人,諸 儒不同,凡有四說:王輔嗣等以為伏羲重卦,鄭元之 徒以為神農重卦,孫盛以為夏禹重卦,史遷等以為 文王重卦。其言夏禹及文王重卦者,案《繫辭》,神農之 時已有,蓋取《益》與《噬嗑》。以此論之,不攻自破。其言神 農重卦,亦未為得。今以諸文驗之,案《說卦》云:「昔者聖 人之作《易》也,幽贊於神明而生蓍。」凡言作者,創造之 謂也。神農以後,便是述修,不可謂之作也。則《幽贊》用 蓍,謂伏羲矣。故《乾鑿度》云:「垂《皇策》者羲上。」《繫論用蓍》 云:「四營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既言聖人作《易》,十 八變成卦,明用蓍在六爻之後,非三畫之時。伏羲用 蓍,即伏羲已重卦矣。《說卦》又云:「昔者聖人之作《易》也, 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 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 《易》六畫而成卦。」既言「聖人作《易》,兼三才而兩之」,又非 神農始重卦矣。又《上繫》云:「《易》有聖人之道四焉:以言 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 者尚其占。」此之四事皆在六爻之後,何者?三畫之時 未有彖𦅸,不得有尚其辭,因而重之,始有變動,三畫 不動,不得有尚其變。揲蓍布爻方用之卜,筮蓍起六 爻之後,三畫不得有尚其占,自然中間以制器者尚 其象,亦非三畫之時。今伏羲結繩而為網罟,則是制 器,明伏羲己重卦矣。又《周禮》小史「掌三皇五帝之書」, 明三皇已有書也。《下繫》云:「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 易之以書契,蓋取諸《夬》,既象夬卦而造書契。」伏羲有 書契,則有夬卦矣。故孔安國《書序》云:「古者伏羲氏之 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又曰:「伏 羲、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是也。又八卦小成,爻象 未備,重三成六,能事畢矣。若言重卦起自神農,其為 功也,豈比《繫辭》而已哉?何因《易緯》等數所歷三聖,但 云伏羲、文王、孔子,竟不及神農?明神農但有,蓋取諸 益,不重卦矣。故今依王輔嗣以伏羲既畫八卦,即自 重為六十四卦,為「得其實。」其重卦之意,備在《說卦》,此 不具敘。伏羲之時,道尚質素,畫卦重爻,足以垂法。後 代澆訛,德不如古,爻象不足以為教,故作《繫辭》以明 之。

附解孔安國等並云:伏羲得《河圖》而作《易》者。按孔安國《大傳》云:「《河圖》者,伏羲氏王天下,龍馬出河遂。」則其文以畫八卦。

王輔嗣等以為伏羲重卦者,王弼,字輔嗣,嘗撰《易略例》,弼以為伏羲始畫八卦,朱震云:「論重卦者六家。」 王弼。虞翻曰:伏羲。

「鄭元之徒以為神農重卦」 者,鄭元字康成,嘗撰《易注》,謂神農重八卦。魏博士淳于俊亦曰,包犧因燧皇之圖而制八卦,神農重之為六十四卦。薛氏曰:「昔神農氏既重為六十四卦,而《初經》更本包犧八卦。蓋八卦成列,而六十四卦具焉,神農因之也。」 「孫盛以為夏禹重卦」 者,晉孫盛字安國,謂夏禹重卦。按《周禮》太卜掌三《易》之灋,一曰連山。疏《易贊》云:「夏曰連山。」 皇甫謐《記》亦云:「夏人因炎帝曰連山。」 史遷等以為文王重卦者。《史記·周本紀》云:西伯蓋即位五十年,囚羑里,益《易》之八卦,為六十四卦。

《第三論三代易名》

案《周禮·太卜三易》云: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 杜子春云:「《連山》,伏羲;《歸藏》,黃帝。」鄭元《易贊》及《易論》云: 「夏曰《連山》,殷曰《歸藏》,周曰《周易》。」鄭元釋云:「《連山》者,象 山之出雲,連連不絕。《歸藏》者,萬物莫不歸藏於其中。 《周易》者,言《易》道周普,無所不備。」鄭元雖有此釋,更無 所據之文。先儒因此遂為文質之義,皆煩而無用,今 所不取。案《世譜》等群書,神農一曰連山氏,亦曰烈山 氏;黃帝一曰歸藏氏。既《連山》《歸藏》並是代號,則《周易》 稱周,取岐陽地名也。《詩》云「周原膴膴」是也。又文王作 《易》之時,正在羑里,周德未興,猶是殷世也,故題周別 於殷。以此文王所演,故謂之《周易》,其猶《周書》《周禮》題 周以別餘代,故《易緯》云「因代以題周」是也,先儒又兼 取鄭說,云既指周代之名,亦是普遍之義,雖欲無所 遐棄,亦恐未可盡通。其《易》題周,因代以稱周,是先儒 更不別解。唯皇甫謐云:「文王在羑里,演六十四卦,著 七八九六之爻,謂之《周易》。」以此文王安周字。其《繫辭》 之文,《連山》《歸藏》無以言也。

《第四論卦辭爻辭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