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節,學不盈載,多所該覽,尤明《易》
《朱异傳》:高祖召見,使說《周易》義,甚說之,謂左右曰:「朱 异實異。」後見明山賓,謂曰:「卿所舉殊得其人。」仍召异 直西省,俄兼太學博士。大同六年,皇太子又召异於 元圃講《易》,所撰《易》講疏多亡逸。
《王承傳》:「承字安期,僕射暕子。七歲通《周易》,選補國子 生,累遷國子博士。時膏腴貴游咸以文學相尚,罕以 經術為業,惟承獨好之,發言吐論,造次儒者。在學訓 諸生述《易》義。」
《劉孺傳》:「孺弟覽遵,字孝智,年十六通《易》。」
《世祖二子傳》:「貞惠世子方諸,字智相,世祖第二子。母 王夫人,幼聰警博學,明《易》,善談元,風彩清越,辭辯鋒 生,特為世祖所愛。」
《孝行傳》:「褚修,錢塘人也。父仲都,善《周易》,為當時最。天 監中,歷官五經博士,修少傳父業。」
《儒林傳》:「伏曼容字公儀,平昌安丘人。曾祖滔,晉著作 郎。父能之,宋司空主簿。曼容早孤,與母兄客居南海。 少篤學,善《易》,倜儻好大言。常云:『何晏疑《易》中九事,以 吾觀之,晏了不學也。故知平叔有所短,聚徒教授以 自業。為驃騎行參軍。宋明帝好《周易》,集朝臣於清暑 殿講,詔曼容執經。曼容素美風采,帝恆以方嵇叔夜』」, 使吳人陸探微畫叔夜像以賜之,為《周易集解》。 嚴植之少善《莊》《老》,精解《喪服》《孝經》《論語》。及長,遍治鄭 氏《禮》《周易》《毛詩》《左氏春秋》。
賀瑒字德璉會稽山陰人也。天監七年領五經博士 著《易講疏》。
卞華幼孤貧好學年十四補國子生通。《周易》。
孔子袪少孤貧好學耕耘樵採常懷書自隨投閒則 誦讀勤苦自勵遂通經術續朱异集注。《周易》一百卷 文學傳鍾嶸齊永明中為國子生明。《周易》。
《處士傳》:「何引,點之弟也。既長好學,師事沛國劉瓛,受 《易》,注《周易》十卷。」
阮孝緒年十三遍通五經。時有善筮者張有道謂孝 緒曰:「見子隱跡而心難明,非考之龜蓍無以驗也。」及 布卦,既搆五爻,曰:「此將為《咸》,應感之法,非嘉《遁》之兆。」 孝緒曰:「安知後爻不為上九?」果成遁卦有道歎曰:「此 謂肥遁無不利象實應德,心跡并也。」孝緒曰:「雖獲《遁 卦》,而上九爻不發,升遐之道便當高謝。」著《高隱傳》 庾「詵字彥寶,新野人也。幼聰警篤學,經史百家無不 該綜,緯候書射,棋算機巧,並一時之絕。所撰《易林》二 十卷,行于世。」
《陳書周弘正傳》,「弘正遷國子博士,時於城西立士林 館,弘正居以講授,聽者傾朝野焉。弘正啟梁武帝《周 易》疑義五十條,又請釋乾坤二繫曰:『臣聞《易》稱立象 以盡意,繫辭以盡言,然後知聖人之情,幾可見矣。自 非含微體極,盡化窮神,豈能通志成務,探賾致遠。而 宣尼比之桎梏,絕韋編於漆字,軒轅之所聽瑩,遺元 珠於赤水』。」伏惟陛下一日萬幾,匪勞神於瞬息;凝心 妙本,常自得於天真。聖智無以隱其幾深,明神無以 淪其不測。至若爻畫之苞於六經,文辭之窮於兩繫, 名儒劇談以歷載,鴻生抵掌以終年,莫有試游其藩, 未嘗一見其涘。自制旨降談,裁成《易》道,析至微於秋 毫,渙曾冰於幽谷。臣親承音旨,職司宣授,後進詵詵, 不無傳業。但乾坤之蘊未剖,《繫表》之妙莫詮,使《子經》 深致,尚多所惑。臣不涯庸淺,輕率短陋,謹與受業諸 生清河張譏等三百一十二人,於乾坤二繫象爻未 啟,伏願聽覽之閒,曲垂提訓,得使微臣鑽仰,成其篤 習。後昆好事,專門有奉。自惟多幸,懽沐道於堯年;肄 業終身,不知老之將「至,天尊不聞,而冒陳請,冰谷寘 懷,罔識攸厝。」詔答曰:「設卦觀象,事遠文高,作《繫》表言, 辭深理奧。東魯絕編之思,西伯幽憂之作,事逾三古, 人更七聖。自商瞿稟承,子庸傳授,篇簡湮沒,歲月遼 遠。田生表菑川之譽,梁丘擅琅邪之學,代郡范生,山 陽王氏,人藏荊山之寶,各盡元言之趣,說或去取,意 有詳略。近搢紳之學,咸有稽疑,隨答所問,已具別解, 知與張譏等三百一十二人,須釋《乾坤文言》及二繫, 萬幾小暇,試當討論。」
《王通傳》:「弟勱,字公濟。美風儀,博涉書史。梁世為國子 《周易》生,射策舉高第,除祕書郎。」
《王質傳》:「質少慷慨,涉獵書史。梁世以武帝甥封甲口 亭侯,補國子《周易》生,射策高第,起家祕書郎。」
《馬樞傳》:樞字要理,扶風郿人也。祖靈慶,齊竟陵王錄 事參軍。樞數歲而父母俱喪,為其姑所養。及長,博極 經史,尤善《周易》。梁邵陵王綸為南徐州刺史,素聞其 名,引為學士。綸時自講《大品經》,令樞講《周易》。同日發 題,道俗聽者二千人。王欲極觀優劣,乃謂眾曰:「與馬 學士論義,必使屈伏,不得空立主客。」于是數家學者 「各起問端,樞乃依次剖判,開其宗旨,然後枝分流別, 轉變無窮,論者拱𪐝聽受而已。」綸甚嘉之。 《蕭乾傳》:乾,年九歲,召補國子《周易》生,十五舉明經。 《徐陵傳》:孝克,陵之第三弟也。少為《周易》生,有口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