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4 (1700-1725).djvu/80

此页尚未校对

之上六,政教陵夷之後,一人僅亦守府,而號令不出 於國門,於是焉而用師則不可。君子處此,當守正以 俟時而已。桓王不知此也,故一用師,而祝、聃之矢,遂 中王肩。唐昭宗不知此也,故一用師,而邠、岐之兵直 犯闕下。然則保《泰》者,可不豫為之計哉!

《易》之言邑者,皆內治之事。《夬》曰「告自邑」,如康王之命 畢公「彰善癉惡」,樹之風聲者也。《晉》之上九曰「惟用伐 邑」,如王國之大夫,「大車檻檻,毳衣如菼」,國人畏之而 不敢奔者也。其為自治則同,皆聖人之所取也。

《比》之九五「邑人不誡」 ,是亦內治修而遠人服之意。

《成有渝無咎》

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將皆必有車轍馬跡焉。 祭公謀父作《祈招》之詩,以止王心,王是以獲歿於祗 宮。《傳》曰:「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聖人慮人之 有過,不能改之於初,且將遂其非而不反也,教之以 成,「有渝,無咎。」雖其漸染之深,放肆之久,而惕然自省, 猶可以不至於敗亡。以視夫迷復之凶,不可同年而 論矣。故曰:「惟狂,克念作聖。」

《童觀》

其在政教,則不能是訓是行,以近天子之光,而所司 者籩豆之事;其在學術,則不能知類通達,以幾大學 之道;而所習者佔畢之文。樂師辨乎聲詩,故北面而 弦;宗祝辨乎宗廟之禮,故後尸;商祝辨乎喪禮,故後 主人。小人則「無咎」也。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雖小 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故君子為之則吝也。

《不遠復》

《復》之初九,動之初也。自此以前,喜怒哀樂之未發也, 至一陽之生而動矣,故曰:「《復》。其見天地之心乎!」顏子 體此,故有不善未嘗不知,知之未嘗復行,此慎獨之 學也。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夫亦擇之於斯而已。是 以不遷怒,不貳過。

其在凡人,則《復》之初九,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氣,其好 惡與人相近也者幾希,苟其知之,則擴而充之矣。故 曰:「《復》小而辨於物。」

《不耕穫不菑畬》

楊氏曰:誠齋易傳初九動之始,六二動之繼。是故初耕之, 二穫之,初菑之二畬之,天下無不耕而穫,不菑而畬 者。其曰不耕不菑,則耕且菑,前人之所已為也。昔者 周公毖殷頑民,遷於洛邑,密邇王室。既歷三紀,世變 風移,而康王作《畢命》之書曰:「惟周公克慎厥始,惟君 陳克和厥中,惟公克成厥終。」是故有周之治,垂拱仰 成而無所事矣。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而孔子之 聖,但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又曰「文武之道未墜於 地,在人。」是故《六經》之業,集群聖之大成,而無所刱矣。 雖然,使有始之作之者,而無終之述之者,是耕而弗 穫,菑而弗畬也,其功為弗竟矣。六二之柔順中正,是 能穫能畬者也,故「利有攸往」也。「未富」者,因前人之為 而不自多也,猶「不富以其鄰」之意。

《天在山中》

張湛注《列子》曰:「自地以上皆天也,故曰天在山中。」

《罔孚裕無咎》

君子信而後諫,未信則以為謗己也。而況初之居下 位未命於朝者乎。孔子嘗為委吏矣,曰「會計當而已 矣。」嘗為乘田矣,曰:「牛羊茁壯,長而已矣。」此所謂「裕無 咎」也。若受君之命而任其事,有官守者不得其職則 去,有言責者,不得其言則去矣。

《有孚于小人》

君子之於小人也,有「知人則哲」之明,有「去邪勿疑」之 斷,堅如金石,信如四時,《使憸壬》之類,皆知上志之不 可移,豈有不革面而從君者乎?所謂「有孚于小人」者 如此。

《損其疾使遄有喜》

損不善而從善者,莫尚乎剛,莫貴乎速。初九曰「已事 遄往」,《六四》曰「使遄有喜。」四之所以能遄者,賴初之剛 也。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 夜以繼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子路有聞,未之能行, 惟恐有聞,其遄也至矣。文王之勤日昃,大禹之惜寸 陰,皆是道也。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也。故為政者玩 「歲而愒日,則治不成;為學者日邁而月征,則身將老 矣。」

召公之戒成王曰:「宅新邑肆,惟王其疾敬德。」疾之為 言,遄之謂也。故曰:「雞鳴而起,孳孳為善。」

《上九弗損益之》

有天下,而欲厚民之生,正民之德,豈必自損以益人 哉?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 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所謂 弗損益之者也。皇建其有極,斂時五福,用敷錫厥庶 民。《詩》曰:「奏格無言,時靡有爭。」是故君子不賞而民勸, 不怒而民威於鈇鉞,所謂弗損益之者也。以天下為 一家,中國為一人,其道在是矣。

《利用為依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