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義要訣》四卷。〈注〉《倪士毅》:
黃倫「《尚書精義》六十卷。」
《尚書》三卷。〈注〉梁·巢徛
《尚書義》三卷。〈注〉《隋·劉先生》
《尚書釋義》四卷。〈注〉伊說:
《尚書義注》三卷。〈注〉呂文優:
《尚書文外義》一卷。〈注〉《顧彪》:
《尚書大義》二卷。〈注〉吳孜:
《暢訓》一卷。〈注〉漢:伏勝
《百篇義》一卷。〈注〉劉炫:
《略義》三卷。〈注〉劉炫:
《尚書要義》二十卷。〈注〉《魏了翁》:
《尚書義宗》三卷。
《尚書關言》三卷。〈注〉黃君俞。
《略義》一卷。〈注〉樂敦逸。
胡伸《書解義》。〈闕〉卷。
《書義十述》一卷。〈注〉孫覺:
《尚書義》十三卷。〈注〉王雱:
《尚書講義》三十卷。〈注〉張綱。
徐蘭《書經體要》:〈闕〉卷。
梁寅《書演義》。〈闕〉卷。
《書九意》一卷。〈注〉《楊繪》:
黃存齋《尚書通考》。〈闕〉卷。
王耕野《讀書管見》:〈闕〉卷。
《尚書日記》十六卷。〈注〉王樵:
《禹貢論》一卷。〈注〉程大昌:
《禹貢後論》一卷。〈注〉程大昌:
《禹貢指南》一卷。〈注〉毛晃。
《洪範論》一卷。〈注〉《張晦之》:
《尚書斷章》十三卷。〈注〉成伯璵。
右疏義
《尚書駁義》五卷。〈注〉王肅:
《尚書釋問》四卷。〈注〉《王粲》。
《尚書百問》一卷。〈注〉顧歡。
《尚書百釋》三卷。〈注〉《巢徛》。
《尚書釋問》四卷。〈注〉鄭元。
《尚書通考》十卷。〈注〉黃鎮成。
《因問錄》。〈闕〉卷。〈注〉呂柟:
《尚書糾繆》十卷。〈注〉《王元感》:
《書義辨疑》一卷。〈注〉楊時。
《書辨譌》七卷。〈注〉鄭樵 《書或問》二卷。〈注〉陳大猷:
《書疑》九卷。〈注〉《王柏》:
余芑舒《讀蔡傳疑》。〈闕〉卷。
趙祀《尚書辨疑》。〈闕〉卷。
程直方《蔡傳辨》〈闕〉卷。
《洪範考疑》一卷。〈注〉吳世忠:
田澤《洪範洛書辨》一卷。
右問難
《河圖傳》一卷。〈注〉李平西。
《尚書治要圖》一卷。
《禹貢圖》一卷。〈注〉程大昌:
《禹貢圖》一卷。〈注〉《王柏》:
《洪範圖論》一卷。〈注〉蘇洵。
《洪範圖解》一卷。〈注〉韓邦奇:
《禹治水譜》一卷。〈注〉鄭瑤。
《書譜》二十卷。〈注〉程大昌:
右圖譜
《尚書要記名數》一卷。
《書經名數索至》十卷。〈注〉方時發。
《洪範九疇數解》八卷。〈注〉熊宗立。
右名數
《古文尚書音》一卷。〈注〉徐邈。
《今文尚書音》一卷。〈注〉《顧彪》:
《音義》四卷。〈注〉王儉:
《古文尚書釋文》十三卷。〈注〉《陸德明》。
右音
《尚書緯》三卷。〈注〉鄭元注。
《尚書中候》五卷。〈注〉鄭元注。
右緯候
古者言為《尚書》,事為《春秋》,蓋左右二史分職之。秦置 尚書禁中,通章奏。漢詔命在尚書,主王言,故秦漢因 以名官。《七略》曰:「《尚書》,直言也」,而以為上古之書者,失 之矣。始伏生授晁錯書二十八篇,漢魏數百年間,諸 儒所治僅此耳。至東晉梅賾增多二十五篇,即所稱 「壁藏書」也。攷《漢志》有《古經》十六卷,以其後出別於經, 「不以相溷。」其慎如此。唐人不能深攷,猥以晚晉雜亂 之書定為《義疏》,而漢、魏專門之學遂以茀廢。近吳幼 清《敘錄》一出,乃悉還伏生之舊,而趙子昂、歸熙甫之 流,各著為書,靡不懸合,蓋渙然有當於心。夫古書殽 於後人,至不可勝數,其文辭格制之異,固可望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