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7 (1700-1725).djvu/66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

 第一百二十六卷目錄

 書經部總論六

  明焦氏筆乘尚書古文

  群書備考尚書源流

  古今私評評書三端

  貝瓊文集中星解

  周洪謨文集殷民叛周論

  張吉文集禹貢疑誤辨

  夏良勝文集讀洪範

  日知錄舜典 古文尚書 書序 豐熙偽尚書 書傳會選

經籍典第一百二十六卷

書經部總論六

明焦氏筆乘

尚書古文

國子學正梅鷟曰:「《尚書》惟今文四十二篇傳自伏生 口誦者為真,古文十六篇出孔壁中者,盡漢儒偽作, 大抵依約諸經、《論》《孟》中語,併竊其字句而緣飾之。其 補《舜典》二十八字,則竊《易》中『文明』、《詩》中『溫恭允塞』等 字成文。其作《大禹謨》『后克艱厥后,臣克艱厥臣』等句, 則竊《論語》『為君難、為臣不易』成文;『惟精惟一,允執厥 中』」等句,則竊《論語》「允執其中」等語成文。征苗、誓師、贊 禹還師等,原無此事。舜分北三苗與竄三苗于三危, 已無煩師旅。偽作者徒見《舜典》有此文,遂模倣為誓, 召還「兵有苗格」諸語。《益稷賡歌》,亦竊孟子「手足腹心」 等句成文。其外《五子之歌》,竊孟子「忸怩」之語。《泰誓》三 篇,取語孟「百姓有過,在余一人,若崩厥角稽首」之語, 其外引《征仲虺之誥》《湯誥》《伊訓》《太甲》咸有一德、《傅說》 《武成》諸篇,文多淺陋,必非商周之作。相傳共王壞孔 子宅,欲以為宮而得之,不知竹簡漆書,豈能支數百 年之久?壁間《絲竹八音》,是何人作?乃獻書者之飾辭 也。梅作有成書,不知今尚流傳否?聊記于此,以俟明 者。

群書備考

尚書源流

孔子敘書,始自唐虞者,以其運中天而治化隆也。傷 周道之既東,而深有望于魯,故錄伯禽之《費誓》焉;嘆 《王風》之不競,而懼其入于秦,故錄穆公之《秦誓》焉。

邵康節謂「孔子知周之必入于秦,故《書》終于《秦誓》。」 《詩》錄夫《秦風》,先儒多非之,然其說亦有理。《鶴林玉露》載之甚詳。

後遭秦火,百篇亡缺,幸而得濟南伏生之口授二十 九篇,謂之《今文》。

伏生名勝,為秦博士。以秦時禁書,伏生壁藏之。漢興,伏生求其書,亡數十篇,獨得二十八篇,即作《尚書大傳》,以教于齊魯之間。孝文時,遣晁錯往受之。伏生老,不能正言,言不可曉,使其女傳言教錯。錯,齊人,語,多與潁川異。錯所不知者凡十二三,略以其意屬讀而已。按伏生所傳只二十八篇,《泰誓》一篇,武帝時河內女子所獻,故合為二十九篇。然所獻者載白魚火烏之祥,乃偽《書》也。伏生教齊、魯時授同郡張生,張生授歐陽生,歐陽生授倪寬,倪寬授歐陽之子,世世傳之,至曾孫歐陽高,謂之「歐陽之學。」 又有夏侯都尉,受業於張生,以授族子始昌。始昌傳族子勝,為大夏侯之學。勝傳子建,別為小夏侯之學。故有歐陽。大小夏侯三家並立,而歐陽最盛。

而傳之者,歐陽大小夏侯也。

歐陽歙八世傳書,教授千餘人,而不免多賕之敗。倪寬亦出其門,以循良課最,而贊成封禪,可惜也。夏侯明《皇極》之大旨,而垂意於青紫之得,何歟?

其後孔安國得孔壁所傳科斗文字,定為五十八篇, 謂之《古文》。

武帝時,魯恭王壞孔子舊宅,得其末孫惠所藏之書,字皆古文。孔安國以伏生之書考論其文義,定其可知者,得伏生所誦《盤庚》等五篇相合,又多伏生二十五篇,《泰誓》與河內女子所獻不同,共五十八篇.。安國並依古文,間其篇第,以隸古字寫之,其餘篇簡錯亂,並送之官府。安國又為作傳,巫蠱事起,不得奏,私傳其學于都尉朝,朝授膠東庸生,謂之「《尚書》古文之學」 ,而未得立。張霸之徒遂偽造《古文尚書》二十四篇。後漢扶風杜林傳《古文尚書》,然非孔舊本。同郡賈逵為之作《訓》,馬融作《傳》,鄭元亦為之註。劉歆欲立古文學官,移責諸博士甚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