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
第一百二十七卷目錄
書經部藝文一
舉賢良文學詔 漢昭帝
移太常博士書 劉歆
選高才生受學詔 後漢章帝
舜舞干戚贊 周庾信
武丁夢傅說贊 前人
補逸書 唐陳子昂
進士策問 權德輿
明經策問 前人
進士策問 韓愈
前題 前人
上洪範圖章〈并序〉 盧碩
改尚書洪範無頗字為陂敕 孫逖
端午獻尚書為壽賦 王棨
律和聲賦 歐陽詹
簫韶九成賦 元稹
謙受益賦 吳連叔
前題 孟翱
泗濱浮磬賦 張仲素
高宗夢得傅說賦 李觀
進尚書二典義表 宋文彥博
進尚書孝經解劄子 前人
泰誓論 歐陽修
書論 蘇洵
策問 王安石
進洪範傳表 前人
夔說 前人
鯀說 前人
經籍典第一百二十七卷
書經部藝文一
《舉賢良文學詔》漢·昭帝
朕以渺躬,獲保宗廟,戰戰栗栗,夙興夜寐,修古帝王 之事,通保傅,傳《孝經》《論語》《尚書》,「未云有明。其令三輔、 太常舉賢良各二人,郡國文學高第各一人。」
《移太常博士書》劉歆
昔唐虞既衰,而三代迭興,聖帝明王累起相襲,其道 甚著。周室既微,而禮樂不正,道之難全也如此。是故 孔子憂道之不行,序《書》以紀帝王之道。及夫子沒而 微言絕,七十子終而大義乖。至于暴秦,燔經書,殺儒 士,設挾書之法,行是古之罪,道術由是遂滅。漢興,去 聖帝明王遐遠,仲尼之道又絕,法度無所因襲。至孝 惠之世,乃除挾書之律。然公卿大臣絳、灌之屬,咸介 胄武夫,莫以為意。至孝文皇帝,始使掌故朝錯從伏 生受《尚書》。《尚書》初出于屋壁,朽折散絕,今其書見在, 時師傳讀而已。天下眾書往往頗出,皆諸子傳說,猶 廣立于學官,為置博士。至孝武皇帝,詔書稱曰:「書缺 簡脫,朕甚閔焉。」時漢興已七八十年,離于全經固已 遠矣。及魯恭王壞孔子宅,欲以為官,而得古文于壞 壁之中,《書》十六篇。天漢之後,孔安國獻之,遭巫蠱倉 卒之難,未及施行,皆古文舊書,藏于祕府,伏而未發。 孝成皇帝閔學殘文缺,稍離其真,乃陳發祕藏,校理 舊文,以考學官所傳,經或脫簡,傳或間編,抑而未施。 此乃有識者之所惜,閔,士君子之所嗟痛也。往者綴 學之士,不思廢絕之闕,苟因陋就寡,分文析字,煩言 碎辭,學者罷老,且不能究其一藝,信口說而背傳記, 是末師而非往古。至于國家將有大事,則幽冥而莫 知其原,猶欲保殘守缺,挾恐見破之私意,而無從善 服義之公心。或懷妒疾,不考情實,雷同相從,隨聲是 非。以《尚書》為備,豈不哀哉!今聖上德通神明,繼統揚 業,亦閔文學錯亂。學士若茲,雖昭其情,猶依違謙讓, 樂與士君子同之。故下明詔,遣近臣奉指銜命,將以 輔弱扶微,與二三君子比意同力,冀得廢遺。今則不 然,深閉固拒,而不肯試,猥以不誦絕之,欲以杜塞餘 道,絕滅微學。夫可與樂成,難與慮始,此乃眾庶之所 為耳,非所望士君子也。且此皆先帝所親論,今上所 考視,其古文舊書,皆有徵驗,外內相應,豈苟而已哉! 夫禮失求之於野,古文不猶愈於野乎?往者《書》有歐 陽,孝宣皇帝猶復廣立大小《夏侯尚書》,義雖相反,猶 並置之。何則?與其過而廢之也,寧過而立之。《傳》曰:「文 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志其大者,不賢者志其 小者。若必專己守殘,黨同門,妒道真,違明詔,失聖意, 以陷干文吏之議,甚為二三君子不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