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8 (1700-1725).djvu/61

此页尚未校对

無罪,而得天下不為也。故近者競親,而遠者願至,上 下一心,三軍同力,名聲足以熏炙之,威強足以一齊 之,則拱揖指麾,而強暴之國莫不趨使,如赤子歸慈 母者,何也?仁形義立,教誠愛深。故《詩》曰:「王猷允塞,徐 方既來。」

《常武二》

勇士,一呼而三軍皆避,士之誠也。昔者楚熊渠子夜 行寢石以為伏虎,彎弓而射之,沒金飲羽,下視知其 為石,石為之開,而況人乎?夫倡而不和,動而不僨,中 心有不全者矣。夫不降席而匡天下者,求之己也。孔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先王之 所以拱揖指麾,而四海來賓者,誠德之至也,色以形 於外也。《詩》曰:「王猷允塞,徐方既來。」

《常武三》

昔者趙簡子薨而未葬,而中牟畔之。葬五日,襄子興 師而次之,圍未匝而城自壞者十丈,襄子擊金而退 之。軍吏諫曰:「君誅中牟之罪而城自壞者,是天助之 也。君曷為而退之?」襄子曰:「吾聞之於叔向曰:『君子不 乘人於利,不厄人於險,使其城然後攻之』。」中牟聞其 義而請降,曰:「善哉,襄子之謂也!《詩》曰:『王猷允塞,徐方 既來』。」

《召旻》

「威有三術:有道德之威者,有暴察之威者,有狂妄之 威者,此三威不可不審察也。何謂道德之威?」曰:禮樂 則修,分義則明,舉措則時,愛利則刑。如是則百姓貴 之如帝王,親之如父母,畏之如神明。故賞不用而民 勸,罰不加而威行,是「道德之威也。」「何謂暴察之威?」曰: 禮樂則不修,分義則不明,舉措則不時,愛利則不刑, 然而其禁非也暴,其誅不服也繁。審其刑罰而信其 誅殺,猛而必闇,如雷擊之,如牆壓之。百姓劫則致畏, 怠則傲上,執拘則聚,遠聞則散。非劫之以刑勢,振之 以誅殺,則無以有其下,是暴察之威也。何謂「狂妄之 威?」曰:無愛人之心,無利人之事,而日為亂人之道。百 姓讙譁,則從而放執於刑灼,不和人心,悖逆天理,是 以水旱為之不時,年穀為之不升。百姓上困於暴亂 之患,而下窮衣食之用,愁哀而無所告訴,比周憤潰 以離上,傾覆滅亡,可立而待,是狂妄之威也。夫道德 之威,成乎眾強;暴察之威,成乎危弱;狂妄之威,成乎 滅亡。故威名同而吉凶之效遠矣,故不可不審察也。 《詩》曰:「昊天疾威,天篤」降喪。瘨我饑饉,民卒流亡。

《小旻》

晉平公游於河而樂,曰:「安得賢士與之樂此也?」船人 盍胥跪而對曰:「主君亦不好士耳。夫珠出於江海,玉 出於崑山,無足而至者,由主君之好也;士有足而不 至者,蓋主君無好士之意耳,無患乎無士也。」平公曰: 「吾食客,門左千人,門右千人。朝食不足,夕收市賦;暮 食不足,朝收市賦。吾可謂不好士乎?」盍胥對曰:「夫鴻 鵠一舉千里,所恃者六翮爾。背上之毛,腹下之毳,益 一把飛,不為加高,損一把飛,不為加下。今君之食客, 門左門右各千人,亦有六翮在其中矣,將皆背上之 毛,腹下之毳耶?《詩》曰:『謀夫孔多。是用不集』。」

《四牡》

齊宣王謂田過曰:「吾聞儒者親喪三年,君與父孰重?」 過對曰:「殆不如父重。」王忿然曰:「曷為士,去親而事君?」 對曰:「非君之土地無以處吾親,非君之祿無以養吾 親,非君之爵無以尊顯吾親,受之於君,致之於親,凡 事君以為親也。」宣王悒然無以應之。《詩》曰:「王事靡盬, 不遑將父。」

《烝民》

趙王使人於楚,鼓瑟而遣之,曰:「慎無失吾言。」使者受 命,伏而不起,曰:「大王鼓瑟,未嘗若今日之悲也。」王曰: 「調。」使者曰:「調則可記其柱。」王曰:「不可。天有燥濕,絃有 緩急,柱有推移,不可記也。」使者曰:「請借此以喻。楚之 去趙也,千有餘里,亦有吉凶之變,凶則弔之,吉則賀 之,猶柱之有推移,不可記也。故王之使人,必慎其所」 之,而不任以辭。《詩》曰:「征夫捷捷,每懷靡及。」蓋傷自上 而御下也。

《草蟲 出車》

齊有隱士東郭先生梁石君。當曹相國為齊相也,客 謂匱生曰:「夫東郭先生梁石君,世之賢也。隱於深山, 終不詘身下志以求仕者也。吾聞先生得謁曹相國, 願先生為之。」先臣里母相善,婦見疑盜肉,其姑去之, 恨而告於里母。里母曰:「安行?今令姑呼汝。」即束蘊請 火去婦之家曰:「吾犬爭肉相殺,請火治之。」姑乃直使 「人追去,婦還之故里。母非談說之士,束蘊請火,非還 婦之道也。然物有所感,事有可適,何不為之先?」匱生 曰:「愚恐不及,然請盡力為東郭先生、梁石君。」束蘊請 火。於是乃見曹相國曰:「臣之里有夫死三日而嫁者, 有終身不嫁者,則自為娶,將何娶焉?」相國曰:「吾亦娶 其終身不嫁者耳。」匱生曰:「齊有隱士東郭先生梁石 君,世之賢士也。隱於深山,終不詘身下志以求仕。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