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8 (1700-1725).djvu/72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歟?吾固聞之。」子貢曰:「賜之師何如?」姑布子卿曰:「得堯

之顙,舜之目,禹之頸,皋陶之喙。從前視之,盎盎乎似 有王者;從後視之,高肩弱脊。此惟不及四聖者也。」子 貢吁然。姑布子卿曰:「子何患焉?汙面而不惡,葭喙而 不藉,遠而望之,羸乎若喪家之狗,子何患焉?」子貢以 告孔子,孔子無所辭,獨辭喪家之狗耳。曰:「丘何敢乎?」 子貢曰:「汙面而不惡,葭喙而不藉,賜以知之矣。不知 喪家狗,何足辭也?」子曰:「賜!汝獨不見夫喪家之狗歟? 既斂而槨,布器而祭,顧望無人,意欲施之。上無明王, 下無賢士方伯,王道衰,政教失,強陵弱,眾暴寡,百姓 縱心,莫之綱紀。是人固以丘為欲當之者也,丘何敢 乎?」詩闕

《旄丘》

脩身不可不慎也。嗜慾侈則行虧,讒毀行則害成,患 生於忿怒,禍起於纖微,汙辱難湔灑,敗失不復追。不 深念遠慮,後悔何益?徼幸者,伐性之斧也;嗜慾者,逐 禍之馬也;謾誕者,趨禍之路也;毀於人者,困窮之舍 也。是故君子不徼幸,節嗜慾,務忠信,無毀於一人,則 名聲尚尊,稱為君子矣。《詩》曰:「何其處也,必有與也。」

《園有桃》

君子之居也,綏如安裘,晏如覆杆。天下有道,則諸侯 畏之;天下無道,則庶人易之。非獨今日,自古亦然。昔 者范蠡行遊,與齊屠地居。奄忽龍變,仁義沉浮,湯湯 慨慨,天地同憂。故君子居之,安得自若。《詩》曰:「心之憂 矣,其誰知之。」

田子方之魏,魏太子從車百乘而迎之郊。太子再拜 謁田子方,田子方不下車。太子不說,曰:「敢問何如則 可以驕人矣?」田子方曰:「吾聞以天下驕人而亡者有 矣。由此觀之,則貧賤可以驕人矣。夫志不得則授履 而適秦、楚耳,安往而不得貧賤乎?」於是太子再拜而 後退,田子方遂不下車。詩闕

戴晉生敝衣冠而往見梁王。梁王曰:「前日寡人以上 大夫之祿要先生,先生不留,今過寡人邪?」戴晉生欣 然而笑,仰而永嘆曰:「嗟乎!由此觀之,君曾不足與遊 也。君不見大澤中雉乎,五步一噣,終日乃飽。羽毛悅 澤,光照於日月;奮翼爭鳴,聲響於陵澤者何?彼樂其 志也。援置之囷倉中,常噣梁粟,不旦時而飽,然猶羽 毛憔悴,志氣益下,低頭不鳴。夫食豈不善哉?彼不得 其志故也。今臣不遠千里而從君遊者,豈食不足,竊 慕君之道耳。臣始以君為好士,天下無雙,乃今見君 不好士明矣。」辭而去,終不復往。詩闕

《東門之池》

楚莊王使使齎金百斤,聘北郭先生。先生曰:「臣有箕 箒之使,願人計之。」即謂婦人曰:「楚欲以我為相,今日 相即結駟列騎,食方丈於前,如何?」婦人曰:「夫子以織 屨為食,食粥毚履,無怵惕之憂者,何哉?與物無治也。 今如結駟列騎,所安不過容膝;食方丈於前,所甘不 過一肉。以容膝之安,一肉之味,而殉楚國之憂,其可 乎?」於是遂不應聘,與婦去之。《詩》曰:「彼美淑姬,可與晤 言。」

傳曰:昔戎將由余使秦,秦繆公問以得失之要,對曰: 「古有國者,未嘗不以恭儉也;失國者,未嘗不以驕奢 也。」由余因論五帝三王之所以衰,及至布衣之所以 亡,繆公然之,於是告內史王繆曰:「鄰國有聖人,敵國 之憂也。由余聖人也,將奈之何?」王繆曰:「夫戎王居僻 陋之地,未嘗見中國之聲色也。君其遺之女樂,以淫 其志,亂其政,其臣下必疏。因為由余請緩期,使其君 臣有間,然後可圖。」繆公曰:「善。」乃使王繆以女樂二列 遺戎王,為由余請期。戎王大悅,許之。於是張酒聽樂, 日夜不休,終歲淫縱,卒馬多死。由余歸,數諫不聽,去 之秦,秦公子迎拜之上卿。遂并國十二,辟地千里。詩闕

《伐木》

子夏過曾子,曾子曰:「入食。」子夏曰:「不為公費乎?」曾子 曰:「君子有三費,飲食不在其中;君子有三樂,鐘磬、琴 瑟不在其中。」子夏曰:「敢問三樂。」曾子曰:「有親可畏,有 君可事,有子可遺,此一樂也;有親可諫,有君可去,有 子可怒,此二樂也;有君可喻,有友可助,此三樂也。」子 夏曰:「敢問三費。」曾子曰:「少而學,長而忘,此一費也;事 君有功而輕負之,此二費也;久交友而中絕之,此三 費也。」子夏曰:「善哉!謹身!事一言愈於終身之誦,而事 一士愈於治萬民之功。夫人不可以不知也。吾嘗蓾 焉,吾田期歲不收,土莫不然,何況於人乎?與人以實, 雖疏必密;與人以虛,雖戚必疏。夫實之與實,如膠如 漆;虛之與虛,如薄冰之見晝日。君子」可不留意哉!《詩》 曰:「神之聽之,終和且平。」

《晏子》之妻使人布衣紵表,田無宇譏之曰:「出於室何 為者也?」晏子曰:「家臣也。」田無宇曰:「位為中卿,食田七 十萬,何用是人為畜之?」《晏子》曰:「棄老取少謂之瞽,貴 而忘賤謂之亂,見色而說謂之逆,吾豈以逆亂瞽之 道哉!」詩闕

《鳲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