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8 (1700-1725).djvu/76

此页尚未校对

楚莊王將興師伐晉,告士大夫曰:「敢諫者死無赦。」孫 叔敖曰:「臣聞畏鞭箠之嚴,而不敢諫其父,非孝子也; 懼斧鉞之誅,而不敢諫其君,非忠臣也。」於是遂進諫 曰:「臣園中有榆,其上有蟬,蟬方奮翼悲鳴,欲飲清露, 不知螳螂之在後,曲其頸欲攫而食之也。螳螂方欲 食蟬,而不知黃雀在後,舉其頸欲啄而食之也。黃雀」 方欲食螳螂,不知童子挾彈丸在下,迎而欲彈之;童 子方欲彈黃雀,不知前有深坑後有窟也。此皆言前 之利而不顧後害者也。非獨昆蟲眾庶若此也,人主 亦然。君亦知貪彼之土而樂其士卒,國不怠而楚國 以寧,孫叔敖之力也。詩闕按文義亦有闕文

《桑柔》

晉平公之時,藏寶之臺燒,士大夫聞者趨車馳馬救 火,三日三夜乃勝之。公子晏子獨束帛而賀曰:「甚善 矣!」平公勃然作色曰:「珠玉之所藏也,國之重寶也,而 天火之,士大夫皆趨車走馬而救之,子獨束帛而賀, 何也?有說則生,無說則死。」公子晏子曰:「何敢無說!臣 聞之,王者藏於天下,諸侯藏於百姓,商賈藏於篋匱。 今百姓之於外,短褐不蔽形,糟糠不充口,虛耗而賦 斂無已。王收大半而藏之臺,是以天火之。且臣聞之: 昔者,桀殘賊海內,賦斂無度,萬民甚苦,是故湯誅之, 為天下戮笑。今皇天降災於藏臺,是君之福也,而不 自知變悟,亦恐君之為鄰國笑矣。」公曰:「善。自今已往, 請藏於百姓之間。《詩》曰:『稼穡維寶,代食維好』。」

《桑柔二》

魏文侯問李克曰:「吳之所以亡者何也?」李克對曰:「數 戰而數勝。」文侯曰:「數勝,國之福也,其獨亡何也?」李克 對曰:「數戰則民疲,數勝則主驕,驕則恣,恣則極,上下 俱極,吳之亡猶晚矣。此夫差所以自喪於干遂。《詩》曰: 『天降喪亂,滅我立王』。」

《桑柔三》

楚有士曰申鳴,治園以養父母,孝聞於楚。王召之,申 鳴辭不往。其父曰:「王欲用汝,何謂辭之?」申鳴曰:「何舍 為子,乃為臣乎?」其父曰:「使汝有祿於國,有位於廷,汝 樂而我不憂矣,我欲汝之仕也。」申鳴曰:「諾。」遂之朝受 命,楚王以為左司馬。其年,遇白公之亂,殺令尹子西、 司馬子期,申鳴因以兵之衛。白公謂石乞曰:「申鳴,天 下勇士也,今將兵,為之奈何?」石乞曰:「吾聞申鳴孝也, 劫其父以兵,使人謂申鳴曰:『子與我,則與子楚國,不 與我,則殺乃父』。」申鳴流涕而應之曰:「始則父之子,今 則君之臣,已不得為孝子矣,安得不為忠臣乎?」援桴 鼓之,遂殺白公,其父亦死焉。王歸,賞之。申鳴曰:「受君 之祿,避君之難,非忠臣也。正君之法」,以殺其父,又非 孝子也,行不兩全,名不兩立,悲夫!若此而生,亦何以 示天下之人哉!遂自刎而死。《詩》曰:「進退惟谷。」

《桑柔四》

昔者太公望周公,旦受封而見太公,問周公何以治 魯?周公曰:「尊尊親親。」太公曰:「魯從此弱矣。」周公問太 公曰:「何以治齊?」太公曰:「舉賢賞功。」周公曰:「後世必有 劫殺之君矣。」後齊日以大,至於霸,二十四世而田氏 代之,魯日以削,三十四世而亡。由此觀之,聖人能知 微矣。《詩》曰:「惟此聖人,瞻言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