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0 (1700-1725).djvu/106

此頁尚未校對

異,《公羊》嚴彭祖、申輓、伊推、宋顯、許慶、《穀梁》尹更始、劉 向、周慶、丁姓、王亥,議三十餘事。望之等十一人各以 經誼對,多從《穀梁》。

《漢·藝文志》:「《穀梁傳》十一卷,《外傳》二十篇,《章句》三十二 篇,皆《穀梁》之學也。」《公羊》《穀梁》受學子夏,出於讖緯之 書,所謂說題辭者,其言不經見。

晉元帝踐阼時,《左傳》、杜氏、服氏各置博士,《公羊》《穀梁》 省不置。太常荀崧上疏曰:「《春秋公羊》其書精隱,明于 斷獄,《穀梁》簡約隱要,孔子作《春秋》,丘明子夏造。」親 受,無不精究。丘明撰所聞為傳,其書善《禮》,多膏腴美 辭,張本繼末,以發明經意,信多奇偉。儒者稱「公羊高 親受子夏,立於漢朝,辭義清俊,斷決明審,多可採用, 董仲舒之所善也。」穀梁赤師徒相傳,暫立於漢時,劉 向父子,猶執一家,莫肯相從。其書文清義約,諸所發 明,或《左氏》《公羊》所不載,亦足訂正。是以三《傳》並行,博 士宜各置一人,以傳其學。

《穀梁》先有尹更始、唐固、麋信、孔衍、江熙、段肅、張靖等 十餘家注解,晉范甯以為膚淺,乃商略名例,為《集解》 十二卷,例一卷。沉思積年,其義精審,為世所重。甯子 泰、雍、凱從弟卲及其父汪、門生故吏諸子之言,各記 姓名。既而徐邈復為之注。甯字武子。

晁說之曰:《穀梁》晚出於漢,因得監省《左氏》《公羊》之違 畔而正之,至其精深遠大者,真得子夏之所傳也。范 甯又因諸儒而博辯之,申《穀梁》之志也,其于是非亦 少公矣,非若征南一切申傳,汲汲然不敢異同也。 晉劉兆以《春秋》一經,三家殊途,諸儒是非紛然,互為 讎敵,乃思三家之異,合而通之,取《周官》調人之義,作 《春秋調人》七萬餘言,論其首尾,使大義無乖,不合者 舉其長短以通之。又為《春秋左氏解》,名曰「全綜。」《公》《穀 解詁》皆納經傳中,朱書以別之。

《隋志》有徐乾注十三卷,胡訥《集解》十卷,程闡十卷,孔 君《指訓》十卷,張程孫、劉《集解》四卷,然多殘闕,不及見 載記。石季龍遣國子博士詣洛陽寫石經,校中經於 祕書,國子祭酒聶熊注《穀梁春秋》,列于學官。

《穀梁疏》三十卷,唐楊士勛撰。

《左氏》傳「事不傳義」,《公穀》傳「義不傳事。」學經以「傳」為按, 則當閱《左氏》;玩辭以「義」為主,則當習《公》《穀》。

子夏以篤信之資,居文學之選,《春秋》屬商有以矣。《公》 《穀》同受經於卜氏之門,宜若無異同者,口授數傳而 著竹帛,何大逕庭哉!大抵聖賢授受,因才區別,《論語》 弟子問固皆然矣。《公羊》得其斷決,《穀梁》得其精嚴,其 質有以受之也。合二子之撰,其可因西河派而尋洙 泗源乎?後之說《春秋》者,實竊其緒,名離其宗,既則自 是。其說曰:《公》《穀》不足據也。此何異甂甌薦御,彝鼎潛 淵,懷石而詆連城也。 公、《榖歷》春秋、戰國、先秦、西京始克成書。其文兼四運 之華,不可以一時目

「天啟紀元,歲在辛酉,冬十有一月甲子」 ,烏程閔齊《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