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0 (1700-1725).djvu/47

此页尚未校对

梁傳》十五卷,漢諫議大夫尹更始撰,亡。

《春秋穀梁傳》十二卷。「魏平樂太守」麋信注。

《穀梁傳》十卷。晉堂邑太守張靖注。梁有《春秋穀梁 傳》十三卷,晉給事郎徐乾注;《春秋穀梁傳》十卷,胡訥 集解,亡。

《春秋穀梁傳》十六卷。程闡撰。

《春秋穀梁傳》十四卷。孔衍撰。

《春秋穀梁傳》十二卷。徐邈撰。

《春秋穀梁傳》十四卷。《段肅注》。「疑漢人。」

《春秋穀梁傳》五卷。孔君楷《訓》殘缺。梁十四卷, 《春秋穀梁傳》十二卷范甯《集解》。梁有《穀梁音》一卷, 亡。

《春秋穀梁傳》四卷,《注》殘缺。張、程、孫、劉四《家集解》, 糜信理《何氏漢議》二卷魏人撰。

《春秋穀梁傳義》十卷。徐邈撰。

《春秋議》十卷。何休撰。

徐邈答《春秋穀梁義》三卷。

薄叔元問《穀梁義》二卷。梁四卷。

《春秋穀梁傳例》一卷。范甯撰。

《春秋公羊穀梁傳》十二卷。晉博士劉兆撰。

《春秋穀梁廢疾》三卷。何休撰,鄭元釋,張靖箋 《春秋公羊穀梁二傳評》三卷

《春秋三家經本訓詁》十二卷。賈逵撰。宋有《三家經》 二卷,亡。

《春秋三傳論》十卷。魏大長秋《韓益》撰。

《春秋經合三傳》十卷。潘叔度撰。

《春秋成奪》十卷。潘叔度撰。

《春秋三傳評》十卷。胡訥撰。梁有《春秋集三師難》三 卷,《春秋集三傳經解》十卷,胡訥撰,今亡。

《春秋土地名》三卷。晉裴秀《客京相璠》等撰。

《春秋外傳國語》二十卷。賈逵注。

《春秋外傳國語》二十一卷。虞飜注 《春秋外傳章句》一卷。王肅撰。梁二十一卷。

《春秋外傳國語》二十二卷。《韋昭注》。

《春秋外傳國語》二十卷。晉五經博士孔晁注 《春秋外傳、國語》二十一卷。唐固注梁有《春秋古今 盟會地圖》一卷,亡。

右九十七部,九百八十三卷。注:《通計》亡書,合一百三十部,一千一百九十二卷。

「《春秋》者,魯史策書之名。昔成周微弱,典章淪廢,魯以 周公之故,遺制尚存,仲尼因其舊史,裁而正之,或婉 而成章,以存大順;或直書其事,以示首惡。故有求名 而亡,欲蓋而彰」,亂臣賊子於是大懼,其所褒貶,不可 具書,皆口授弟子,弟子退而異說,左丘明恐失其真, 乃為之傳。遭秦滅學,口說尚存。漢初有公羊、穀梁、鄒 氏、夾氏四家並行。王莽之亂,鄒氏無師,夾氏亡。初,齊 人胡母子都傳《公羊春秋》,授東海嬴公,嬴公授東海 孟卿,孟卿授魯人眭孟,眭孟授東海嚴彭祖、魯人顏 安樂。故後漢《公羊》有嚴氏。顏氏之學,與《穀梁》三家並 立。漢末,何休又作《公羊解說》,而《左氏》漢初出於張蒼 之家,本無傳者。至文帝時,梁太傅賈誼為訓詁,授趙 人貫公。其後劉歆典校經籍,考而正之,欲立於學,諸 儒莫應。至建武中,尚書令韓歆請立而未行。時陳元 最明《左傳》,又上書訟之,於是乃以魏郡李封為《左氏》 博士。後群儒蔽固者數廷爭之,及封卒,遂罷。然諸儒 傳《左氏》者甚眾。永平中,能為《左氏》者擢高第,為講郎。 其後賈逵、服虔並為《訓解》,至魏遂行於世。晉時杜預 又為《經傳集解》,《穀梁》,范甯注《公羊》,何休注《左氏》,服虔、 杜預注,俱立國學。然《公羊》《穀梁》但試讀文而不能通 其義,後學三傳通講,而《左氏》唯傳《服義》。至隋,杜氏盛 行《服義》,及《公羊》《穀梁》浸微,今殆無師說。

《唐書》

《藝文志》

左丘明「《春秋外傳國語》二十卷。」

董仲舒《春秋繁露》十七卷。

《春秋穀梁傳》十五卷。尹更始注。

《春秋公羊傳》五卷。嚴《彭祖述》

賈逵《春秋左氏長經章句》二十卷,又《解詁》三十卷, 《春秋三家訓詁》十二卷

董遇《左氏經傳章句》三十卷。

王肅注三十卷,又「《國語章句》二十二卷」

王朗注《左氏》十卷。

士燮注《春秋經》十一卷。

杜預《左氏經傳集解》三十卷,又《釋例》十五卷,《音》三卷, 鄭眾《牒例章句》九卷

穎容《釋例》七卷。

劉寔《條例》十卷。

《方範經例》六卷。

何休「《左氏膏肓》十卷。」鄭元箴:

又「《公羊解詁》十三卷。」

《春秋漢議》十卷。糜信注鄭元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