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0 (1700-1725).djvu/7

此页尚未校对

明、子夏造膝親受,無不精究。孔子既沒,微言將絕,于 是丘明退撰所聞,而為之傳。其書善禮,多膏腴美辭, 張本繼末,以發明經意,信多奇偉,學者好之。公羊高 親受子夏,立於漢朝,辭義清雋,斷決明審,董仲舒之 所善也。穀梁赤師徒相傳,暫立于漢世。向歆漢之碩 儒,猶父子各執一家,莫肯相從。其書文清義約,諸所 發明,或是《左氏》《公羊》所不載,亦足有所訂正。是以三 《傳》並行于先代,通才未能孤廢。今去聖久遠,其文將 墜,與其過廢,寧與過立。臣以為三傳雖同曰《春秋》,而 發端異趣。按「如《三家》同異之說,此乃義則戰爭之場, 辭亦劍戟之鋒,于理不可得共。博士宜各置一人,以 傳其學。」詔曰:「崧表如此,皆經國之務,為政所由,息馬 投戈,猶可講藝。今雖日不暇給,豈忘本而遺存耶?可 共博議者詳之。」議者多請從崧所奏。

南齊

高帝建元 年帝好左氏春秋

按《南齊書高帝本紀》,不載。 按《文惠太子傳》:「初太祖 好《左氏春秋》,太子承旨諷誦,以為口實。」

武帝永明元年國學置杜服左氏春秋何氏公羊麋氏穀梁

按《南齊書武帝本紀》,不載。 按《陸澄傳》,「永明元年,領 國子博士。時國學置鄭、王《易》、杜服,《春秋》何氏、《公羊》、麋 氏,《穀梁》鄭元、《孝經》。」

永明 年,賜晉安王子懋《左傳》。

按《南齊書武帝本紀》,不載。 按《武十七王傳》,晉安王 子懋啟求所好書。上曰:「知汝常以書讀在心,足為深 欣也。」賜子懋、杜預手所定《左傳》及古今善言。

北齊

武成帝太寧元年張雕與張景仁同入華光殿共讀春秋

按《北齊書武成帝本紀》,不載。 按《儒林張雕傳》,「世祖 即位,以為侍讀,與張景仁並被尊禮,同入華光殿,共 讀春秋。」

煬帝大業 年以徐曠為春秋博士

按《隋書煬帝本紀》,不載。 按《唐書徐曠傳》,「曠字文遠, 隋大業初,禮部侍郎許善心薦文遠及包愷、褚徽、陸 德明、魯達為學官,擢國子博士,愷等為太常博士。世 稱《左氏》有文遠,《禮》有褚徽,《詩》有魯達,《易》有陸德明,皆 一時冠云。」

高祖武德七年二月丁巳釋奠於國學博士徐曠講春秋

按《唐書高祖本紀》,「武德七年春二月丁巳,釋奠於國 學。」 按《儒學徐曠傳》:「曠字文遠,以字行,為國子博士。 高祖幸國學,觀釋奠,文遠發《春秋》題,講難鋒生,隨方 占對,莫能屈,帝異之。」

太宗貞觀元年令群臣以春秋酬難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 按《儒學張後引傳》:「高祖鎮 太原,引為賓客,以經授秦王。太宗即位,令群臣以《春 秋》酬難。帝曰:『朕昔受大誼于君,今尚記之』。後引頓首 謝曰:『陛下乃生知臣叨天功為己力,罪也』。」帝大悅。 貞觀 年,詔朱子奢持節至新羅國講大義,發《春秋》 題。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 按《儒學朱子奢傳》:「太宗貞 觀初,高麗、百濟同伐新羅,連年兵不解。新羅告急。帝 假子奢員外散騎侍郎,持節諭旨,平三國之憾。二國 上書謝罪,贈遺甚厚。初,子奢行,帝戒曰:『卿為講大誼, 勿入其幣,還,當以中書舍人處卿』。子奢唯唯,至其國, 為發《春秋》題。」大誼一作大義

貞觀十二年,敕孔穎達等撰《春秋正義》。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 按孔穎達《春秋正義序》。「奉 敕刪定。謹與朝請大夫國子博士臣谷那律故。四門 博士臣楊士勛。四門博士臣朱長才等。對共參定。」 按《唐會要》。「貞觀十二年。詔孔穎達撰五經義疏。 貞觀十六年。敕趙弘智等覆更詳審。」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 按孔穎達《春秋正義序》,「十 六年又奉敕與前修疏人及朝散大夫行太學博士 上騎都尉臣馬嘉運、朝散大夫行太學博士上騎都 尉臣王德韶、給事郎守四門博士上騎都尉臣蘇德 融、登仕郎守太學助教雲騎尉臣隨德素等對敕使 趙弘智覆更詳審。」

高宗永徽四年二月孔穎達上春秋正義三十六卷三月頒於天下明經依此考試

按《唐書高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高宗本紀》,永徽 四年三月壬子朔,頒孔穎達「《正義》于天下,每年明經 令依此考試。」

按孔穎達進正義表。「永徽四年二月二十四日上。」 按《唐會要》。孔穎達《正義》。永徽四年三月一日進之。頒 于天下。以為定式。凡《春秋》三十六卷。

按「《玉海春秋正義》三十六卷,孔穎達、楊士勛、朱長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