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3 (1700-1725).djvu/14

此页尚未校对

南太守。宗室不典三河,又徙五原太守。以君賓之著 名好學,公仲之深博守道,猶迫同門朋黨之議,卒令 子駿負謗於時。則知變易章句,其難三矣。子雍規元 數十百件,守鄭學者。時有中郎馬昭上書,以為肅謬, 詔王學之輩占答以聞。又遣博士張融案經論詰融 登召集,分別推處,理之是非,具《聖證論》。王肅酬對,疲 於歲時,則知《變易章句》,其難四矣。卜商疑聖,納請於 曾輿;木賜近賢,貽嗤於武叔。自此之後,惟推鄭公。王 粲稱「伊洛已東,淮漢」之北,一人而已,莫不宗焉。咸云 先儒多闕,鄭氏道備,粲竊嗟怪,因求其學,得《尚書注》, 退而思之,以盡其意,意皆盡矣,所疑之者,猶未喻焉。 凡有兩卷,列於其集。又王肅改鄭六十八條,張融覈 之,將定臧否。融稱「元注泉深廣博,兩漢四百餘年,未 有偉於元者。然二郊之際,殊天之祀,此元誤也。其如 皇天」祖所自出之帝,亦元慮之失也。及服虔釋傳,未 免差違。後代言之,思弘聖意,非謂揚己之善,掩人之 名也。何者?君子用心,願聞其過。故仲尼曰:「過也,人皆 見之;更也,人皆仰之。」是也。而專門之徒,恕己及物,或 攻先師之誤,如聞父母之名,將謂亡者之德,言而見 壓於重壤也。故王邵《史論》曰:「魏、晉浮華,古道夷替。洎 王肅、杜預,更開門戶,歷載三百。士大夫恥為章句,惟 草野生以專經自許,不能究覽異義,擇從其善,徒欲 父康成,兄子慎寧,道孔聖誤,諱聞鄭服非。」然於鄭服 甚憒之。鄭服之外皆讎也。則知變易章句,其難五 也。伏以安國《尚書》,劉歆《左傳》,悉遭擯於曩葉,咸見重 於來今,故知二人之鑒,高於漢廷遠矣。孔季產云:「物 極則變。比及百年外,當有明直君子,恨不與吾同代 者。」於戲!道之行廢,必有時者歟!僕非專經,罕習章句, 高名不著,易受輕誣。頃者修撰,殆淹年月,賴諸賢輩 能左右之,「免致愆尤,仍叨賞賚,內省昏朽,其榮已多。 何遽持一己之區區,抗群情之噂𠴲,捨勿矜之美,成 自我之私,觸近名之誡,興犯眾之禍?一舉四失,中材 不為,自用韜聲,甘此沉默也。」其所為釋疑之辭如此。 嗚呼!觀常山公之言,亦可知賢人君子著書立說之 苦心,將以誘來世,詔無窮,使之家行而戶習。乃一旦 格於時論,使其書之沉淪湮沒,不得顯其輝光,衣被 後學。不得已而自寫其胸蘊,以抒其憤懣不平之氣, 亦所以求諒於後世之賢人君子,為之顯微闡幽,而 使之不終於湮沒也。今於數百年後,幸而得之,此非 人力之所可致,而非天之相協之陰騭之,其勢固有 所不能。予是以敬承天之所賜,而并列其事與其辭, 以備載於編端,俾傳之於世之賢人君子,思所以顯 微闡幽,上達朝廷,頒行天下,使得家行而戶習,則文 武成康之世,其復見於今日,庶不負魏鄭公與常山 公誘世之深心也夫。

宋張載禮記說三卷

按魏了翁序橫渠張先生之書行於世者惟正蒙為全書其次則經學理窟及信聞錄已不見於呂與叔所狀先生之言行至於詩書禮樂春秋之書則方且

條舉大例,與學者緒正其說,而未及就。其在朝廷講 行冠、昏、喪、祭、郊廟之禮,乃以「孤立寡與」議卒不用。既 移疾西歸,欲與門人成其初志,亦未及為,而卒於臨 潼。今《禮記說》一編雖非全解,而四十九篇之目大略 固具,且又以《儀禮》之說附焉。然則是編也,果安所從 得與?嘗反覆尋繹,則其說多出於《正蒙》、理窟,信聞諸 書,或者先生雖未及定著為書,而門人會稡遺言以 成是編,與亦有二程先生之說參錯其間。蓋先生之 學,其源出於程氏,豈先生常常諷道之語,而門人并 記之與?先生強學質行,於喪祭之禮尤謹且嚴。其教 人必以禮為先,使人有所据守。若有聞焉,則告之以 「知禮成性」之道。其行之於家也,童子「必使之執幼儀, 親灑掃,女子則觀祭祀,納酒漿,久以固其肌膚之會、 筋骸之束,而養其良知良能之本。」然其始也,聞者莫 不疑笑,久而後信其說之不我欺也,翕然丕變,惟先 生之從。嗚呼!是烏可強而致然與?豈人心之所無,而 可以襲而取之?在人受天地之中以生,莫不有仁義 禮智之性,具乎其心。故仁其體也,義其用也,知以知 之,禮則所以節文仁義者也。且自父坐而子立,君坐 而臣立,推之凡升降、上下、周旋、裼襲之文,喪祭、射御、 冠昏、朝聘之典,夫孰非其性情所有,天理之自然而 為之品節者與?此所謂「天秩天敘」,此其是也。然出天 理則入人欲,故品節云為者,又將以人情或縱之防 限也。孔孟教人,要必以是為先。今所謂《禮記》《儀禮》諸 書,雖曰去籍於周衰,煨燼於秦虐,淆亂於漢儒,然所 謂經禮《曲禮》者錯然於篇帙之中,其要言精義則有 可得而推尋者。夫《禮》,後生小子自其幼學,因而從事 乎此,不幸時過,而後知學者亦有以倍致其力焉,則 將變化氣質,有以復其性情之正,雖柔可強,雖顏子 《四勿》之功,可體而自致之也。所謂「忠信之薄,人情之 偽」者,亦將曉然知其為異端之說矣。此先生有功於 禮樂之大意也。敢識篇末,以告同志,又以自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