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3 (1700-1725).djvu/21

此页尚未校对

雖不能久,可以習焉,豈非治心之道與?一矢之失,猶 一行之虧也,豈非修」身之道乎?兢兢業業,慎終如始, 豈非為國之道與?君子之為之也,確然不動其心,儼 然不改其容,未得之而不懾,既得之而不驕。小人之 為之也,俯身引臂,挾巧取奇,苟得而無愧,豈非觀人 之道與?由是言之,聖人取以為禮,宜矣。彼博弈者,以 詭譎相高,以殘賊相勝,孔子猶曰:「飽食終日,無所用 心為」之,猶賢乎已,況投壺者,又可鄙略而輕廢哉!古 者壺矢之制,揖讓之容,今雖闕焉,然其遺風餘象,猶 彷彿也。世傳《投壺格圖》,皆以奇雋難得者為右,是亦 投瓊探鬮之類耳,非古禮之本意也。余今更定新格, 增損舊圖,以精密者為右,偶中者為下,使夫用機徼 倖者,無所措其手焉。壺口徑三寸,耳徑一寸,高一尺, 實以小豆壺,去席二箭半,箭十有二枝,長二尺有四 寸,以全壺不失者為賢。苟不能全,則積算先滿百二 十者勝,後者負;俱滿則餘算多者勝,少者負。為《圖》列 之左方,并各釋其指意焉。

傅崧卿夏小正解四卷

按崧卿自序崧卿少時讀禮記至孔子得夏時於杞鄭氏注曰夏四時之書也其存者有小正而鄭注月令引小正者八辭大抵約嚴不類秦漢以來文章信

其為有夏氏之遺書,顧欲睹其全,未之得。政和中,閱 外兄關澮藏書,始得而讀之,星昏旦伏,見中正當鄉, 若寒暑日風、冰雪雨旱之節,草木稊莠之候,羽毛鱗 臝蠕動之屬,蟄興粥伏,鄉遰陟降,離隕鳴呴之應,罔 不具紀,而王政民事係焉。蓋夏之《月令》也,志時之有 是物,往往以言見之,豈謂據人所見者,辭固當爾耶? 關本合傳為一卷,而不著作傳人名氏。按《漢、唐藝文 志》不載,惟《隋志》有其目曰「《夏小正》一卷,戴德撰。」疑澮 所藏即此書。後讀孔穎達《禮記正義》,其疏《月令》注曰: 「《夏小正》,《大戴禮》之篇名也。」因求集賢所藏《大戴禮》版 本參校,信然。《漢》《唐志》既錄戴氏《禮》矣,此書宜不別見, 抑不知取《戴禮》為此書,自何代始?意者隋重賞以求 逸書,進書者務多以徼賞帛,故離析篇目而為此乎? 有司受之,既不加辨,而作志者亦不復考。且《小正》《夏 書》,德所撰傳耳,而《隋志》云然,可謂疏矣。德,西漢梁人, 與聖俱受禮后蒼,號大戴,嘗為信都太傅。而《集賢》《大 戴禮》其前乃云:「漢九江太守戴德撰。」以《儒林傳》考之, 為九江太守者聖也,書藏集賢蓋久,率無有正其訛 謬者。使世亡漢史而《大戴禮》獨傳後人,渠復有知德 為信都太傅者歟?由是知前代書因陋承訛,流傳及 今,不可復辨者蓋多矣,豈特是書也哉?關本、《戴禮》皆 以《夏小正》文錯諸傳中,渾渾之書,雜以漢儒文詞,醇 駁弗類。且所訓疑有失本指者,乃倣《左氏春秋》列正 文其前,而附以《傳》月為一篇,凡十有二篇,釐為四卷, 名曰《夏小正戴氏傳》。關本簡編失倫,悉以《大戴禮》是 正,兩書互有得失,或字衍脫不同,則擇其善者從之, 仍注其下,而闕其可疑者。《大戴禮》無注釋,關本注釋 二十三處,懼與今注相糅,則云舊注別之,來者宜詳 焉。宣和辛丑九月一日山陰傅崧卿序。

呂祖謙少儀外傳二卷

按祖謙弟祖儉跋少儀外傳一篇先兄太史所自次輯者也首命其名曰帥初次更其名曰辨志而其終則定以是名焉某嘗侍坐與聞所以為此編之意蓋

以始學之士,徒玩乎見聞,汨乎思慮,輕自大而卒無 據,故指其前言往行所當知而易見者登之於冊,使 之不待考索而自有得於日用之間;其於未易遽知 而非可卒見者,則皆略而不載。苟讀是編而無所厭 忽,各因其所得而有自立之也,則先兄之本心,庶乎 其不泯矣。

楊簡孔子閒居解一卷

按趙彥悈後序曾定遠既刊先生己易又刊所解孔子閒居閒居真聖人之言伊洛諸賢未嘗及之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不肖者不及賢者又過之中庸庸

常也。棄日用平常而趨乎異說,吾不知之矣。